<p class="ql-block">殷商时期,本地隶属于逄国之境。诸侯国王逄伯陵原系商王近裔,初封侯国于开封逄泽;后改封青州地,号称昌国,史称此地为逄伯陵之国。</p><p class="ql-block">相传商朝大将杨骥居功自傲、反叛朝廷,试图自成霸业,遂在石门山北二十里处(后称逄山)操练兵马,敛赋屯粮,意在进攻商都,夺取江山。</p><p class="ql-block">商王闻讯,遂命当地国君逄伯陵率兵镇压。</p><p class="ql-block">逄伯陵带兵围剿,杨骥以“悬羊击鼓,饿马咆槽”的疑兵诈术而金蝉脱壳,率部突围而去。逄伯陵挥师攻入,只见击鼓者,乃是把羊悬挂,令其羊蹄击鼓;马嘶者,乃是马拴空槽,渴饿而嘶。原来叛将杨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利用“悬羊击鼓,饿马咆槽”的金蝉脱壳战术早已逃之夭夭!</p><p class="ql-block">逄伯陵未能平叛,难复朝命,遂从山巅跳悬崖而为国尽忠,此山遂被命名为“逢山”。后因逢山绝壁上有石酷似人影,土人遂说是逢公影像。邑人则缀加《临朐八景诗》后,曰:“逢山影像万古传”。</p><p class="ql-block">由于《礼记·王制》规定:“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所以后之本地主宰皆以《礼记·王制》之约而祭祀逄伯陵,蓋因逄伯陵壮烈殉国而无主后祀之属。加之逄伯陵推广稼穑,牧民有方,以致物阜民殷,颇受民众拥戴;及其壮烈殉国功德,遂在逢山之阴建庙而祀,史称逄公庙,亦称逄公祠。相传此庙始建于殷商,内有石社石鼓,石鼓鸣则年凶,所以地方官后来专祀石社石鼓。,人们念其</p> <p class="ql-block">由于逄山一代自古以来属于风雹路径,从逄山向东南数十里常常有风雹灾害,受灾之地农民多是奉祀逄伯陵,因为逄伯陵推广稼穑,爱惜民力,有止避风雹之神功。因此受灾之域多有逄公庙宇,现在可知的逄公祠庙即有金钟寺逄公庙、崇圣寺逄山行宫、太平崮逄公祠、孤塘社龙王庙逢公祠、西安村逄公祠、石家河悬泉寺逄公祠等等。逄伯陵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发生在逢山,没有发生在石门山、太平崮和崮山;除了逄山的逄公庙,其它逄公祠都属行宫,都是处于对逢公有止避风雹灾害功能的仰慕与尊崇而建立的分支祠庙。</p> <p class="ql-block">石门坊崇圣寺的逄山行宫是在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创建的,迄今已有309年的历史。据诸王村(大楼)《衣氏族谱》“石门居士自叙”记载:清康熙四十七年,衣于帝“约亲朋堂会吕道人募缘石门坊,创建逄山行宫,遇旱涝辄应。”衣于帝,即法书“晚照”二字者。查诸石门坊残碑文献资料,明朝嘉靖十三年石门坊《重修崇圣寺碑》记载:崇圣寺“中为佛殿,池南为伽蓝殿,西则为龙王殿。殿后壁凿二龛(卧化、坐化石龛)”,可见此时没有逢公庙。后来伽蓝殿、龙王殿坍塌圮毁,衣于帝才创建了逢山行宫,以取代龙王功能满足士民祈雨之需,实际上祭祀逢公的目的是止避风雹之灾。详情参见《石门坊崇圣寺历代建制考辩》。</p><p class="ql-block">逢山行宫建成以后,受到当地士民的欢迎,每逢旱涝之年多是来上香祈祷。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祟圣寺创建文昌殿时,顺便对逢公祠进行了修缮。后来几经战乱,加之“文革破四旧”,崇圣寺的祠庙全部毁坏,古碑几乎被砸净,崇圣寺变成了一片瓦砾场!</p><p class="ql-block">1991年临朐县重修石门坊崇圣寺,恢复了逄公庙和文昌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