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6日,我们自呼和浩特驱车240多公里至山西大同,最先游览了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华严寺。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这座隆盛于辽金两朝西京重地的北国梵宫,寺内的建筑、塑像、壁藏、壁画、平綦、藻井等,以历史之悠久,规模之浩大,技艺之高超,堪称辽金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主殿大雄宝殿,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薄伽教藏殿内依墙排列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38间及"天宫楼阁"五间,巧夺天工,玲珑之致,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大殿中央佛坛上供奉的31尊辽代泥塑堪称辽塑精品,尤以合掌露齿的菩萨为最,惟妙惟肖,史学家郑振铎先生赞其为"东方维纳斯";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樟卯结构的方形术塔,通高43米,上聚金盘,下承莲池,特别是塔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全国唯一,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p><p class="ql-block"> 云中古刹华严寺,是历史之珍品,是文物之精华,更是中华文化之结晶,它将继续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百世!</p> <p class="ql-block"> 山西大同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 游览了著名的华严寺后,就匆匆步入小吃街,找到了姑娘提前预约的“凤临阁”饭店,排队就餐场面震撼,外面站等、里面坐等的人很多,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方吃上一顿饭,来到大同我们必点了大同美食:过油肉、凉粉、刀削面等饭菜。</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附近小吃街</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附近“凤临阁”大饭店及店内木雕匾额!</p> <p class="ql-block"> 午饭毕,我们从大同市区驱车50多公里来到了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的最高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广建寺宇,大开石窟。此石窟群的主要部分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千米。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 云冈石窟的那尊露天大佛在第五窟,此佛高达17米,大耳垂肩,慈眉善目。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是唐代雕刻的。 第六窟雕刻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云冈石窟的佛像有坐有立有半坐,比龙门石窟自由得多。时间仓促,我们只能有选择地参观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窟,虽没能更多、更深刻地了解云冈石窟,但匆匆紧跟导游,认真听其讲解,也略知了许多知识。此次游窟,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p> <p class="ql-block">大同云冈石窟!</p> <p class="ql-block">雨中登大同古城楼观夜景!</p> <p class="ql-block"> 慨叹了云冈石窟人文景观之美好壮观,我们回到大同市区入住到“如家酒店”,在街边小饭馆,吃了大同的刀削面、凉粉、过油肉和抿面(白面做的叫抿面,莜面做的叫抿八锅),抿面也叫擦圪蚪,它的做法是把和好的白面按在扁眼的擦子之上,从擦子下漏出掉入开水锅里,然后煮熟,再配以各种浇头、打卤食用。这种面食极易嚼食,易于消化,非常适宜老年人及牙齿不良的人食用!</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我们打着两辆车,准备悠闲自在地逛一逛大同古城楼,饱览大同的夜景。天公不作美,瞬间天阴沉了下来,飘浮着几块黑云,很快风呼雨作,我和大姐、女儿,躲在城门楼里等待雨住风停,当然也等待着另辆车里坐着的爱人和大哥。疾风骤雨作罢,淅淅沥沥的雨还滴哒着,一行会合后,冒雨从东门登阶上到城楼顶,体会着行进雨中城楼赏景人们的惬意!这时用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中的一句话形容再合适不过了:“真是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登高望远,用手机拍了许多绚丽夜景的照片,体会大同古城楼与现代摩天大楼交相辉映的契合和壮观!走下城楼,从西门出城,冒雨行进在雨中明亮如昼的大同街上,继续赏雨听风……</p> <p class="ql-block">山西浑源县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华严寺、云冈石窟的游历后,8月7日一大早,我们驱车近两小时来到了山西浑源县“悬空寺”。悬空寺,座落在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与主峰天峰岭东西对峙。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依照力学原理,巧借岩石暗托,凿洞插梁为基,梁柱上下相嵌,廊栏左右相连,是建在半空中的一组木结构建筑。唐代诗仙李白称其为“壮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叹为“天下巨观”。整个建筑占地125㎡,总体三部分,由禅院和南北二楼组成,大小殿阁40余间,最大的不足36㎡,可为建筑奇绝,小巧玲珑。寺内供奉"释"、“道”、“儒”,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教合一”的寺院。这里游人如织,登临游客摩肩接踵。我们怕影响下一个景点的游历,只得放弃了亲临,选择远观留影,记载了“悬空寺”之壮观。</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我们赶到紧邻“悬空寺”的“北岳恒山游客中心”。姑娘买好门票,每人又花了二十元钱,我们坐着电瓶车来到恒山脚下,开启了“擎天北岳”的游览。北岳恒山,集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于一体,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齐名天下!恒山,又名元岳、紫岳,汉文帝时讳其名号曾一度改为常山。舜帝封恒山为"北岳",汉代开始建庙,逐步形成了"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的庞大古建筑(群)。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管革"、"三茅真君"曾在恒山修炼得道,被道家尊为"第五小洞天"。主峰天峰岭2016.1米,自古为我国北方万山之宗主,可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灿烂,风光壮美,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p><p class="ql-block"> 登山是女儿的最爱,姑娘领着四位老人登山,四位老人陪着姑娘登山,一路上相互鼓励扶持,拾级而上,走走歇歇,边观边赏,领略了祖国的壮美河山。沿途我们还了解了许多传说故事:张果老归隐恒山,经常倒骑毛驴往返于步云路的崎岖小道间,一个雨天,大仙云游归来,行至此处仙驴蹄陷泥窝,情急果老欲坠忙以手托起,这便留下了颗颗蹄印和人掌印,曰"果老仙迹",此岭也因此得名"果老岭"。 </p><p class="ql-block"> 登山最为有趣,汗流浃背,不甘落后!情侣携手、挈妇将雏、引领长辈,各个表现都非常棒!亲密的搀扶动作、镇定鼓励的眼神、铿锵有力的话语,皆影响着周围的游客,去完成登顶的宏愿,我们也不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帮夏令营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鼓励下,穿着印有“小脚丫,丈量大中国”的白色小背心,雄心有志地登临!我们一行五人,用时四小时,登上了“北岳”峰顶!我挤在登顶的行列中,手执着红旗留下美好的一瞬,完成了一次“毅力之检阅、体力之考验”的登山之行!下山时每人花费七十元钱,坐着索道车轻松自在地到了山脚下。“恒久北岳、厚道浑源”,下山后,找到了当地有名的饭馆“小媳妇凉粉店”,食客如云,好不容易等到空座,匆匆吃了当地有名的凉粉、过油肉、家常饼、刀削面等小吃。饭毕,又开车300多公里到达山西太原市,入住“希岸.轻雅”酒店,结束了两天的大同之游!</p> <p class="ql-block">北岳恒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