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同学们的爱国热情,8月15日,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德育,少先队代表参观了清丰“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和范县“冀鲁豫边区纪念馆”和《八公桥战斗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b> 第一站: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b></p><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师生们犹如走进了一条历史的长河,面对展厅展出的一幅幅历史画卷,一篇篇寓意深刻的文字记载,一桩桩扣人心弦的英勇故事,一个个伟岸挺立的革命英烈形象……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激情澎湃的革命年代,当年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少先队员。</p> <p class="ql-block"> 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占地面积284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抗日战争后期,解放战争初期,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在这里成功制造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号”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历经70多年的风雨沧桑,单拐村至今仍保存有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暨军区第一兵工厂旧址以及邓小平、宋任穷、黄敬、杨勇、苏振华、曹里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40余处以及他们和部队当年生活、工作、生产使用过的大量革命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b> 第二站:冀鲁豫边区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 位于濮阳市范县新区东北6公里处的颜村铺乡颜村铺村,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冀鲁豫边区首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冀鲁豫野战军休整和战勤的重要后方基地。军区附属单位包括:《挺进报社》、边区银行、战地医院、被服厂、兵工厂 (冀鲁豫兵工厂三厂)等单位长期设置在这里。刘伯承、段君毅、万里、宋任穷、杨勇、杨得志、苏振华、曾思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共商大计。</p> <p class="ql-block"> <b>第三站:八公桥军事会议旧址</b></p><p class="ql-block"> 中原野战军八公桥军事会议旧址,位于濮阳县八公桥镇南街。</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当天下午,至少有三四拨人也在此瞻仰参观。小小的史家寨村成了濮阳县人民的红色教育“打卡地”。一拨又一拨人,在这里学习党史、重温历史,接受教育,寻找初心。 据介绍,八公桥战斗纪念馆在八公桥战斗指挥部旧址上建成,一开始为个人所建,2001年已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濮阳市委、市政府,濮阳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原八公桥战斗指挥部旧址筹建“八公桥战斗纪念馆”,先后投资20余万元,在尽量恢复历史原貌的情况下,对原陈列室进行了改建。笔者在现场看到,纪念馆不大,但是里面有一些革命前辈穿过的衣服、戴过的军帽等物品。看着那些遗物,内心有一种深深的震撼。 </p><p class="ql-block"> 而今,距八公桥战斗已经过去了70余年,但穿越历史的烟云,那些光辉的往事依然清晰如昨。我想,让我们感动的,一定不只是史料记载中的只言片语,而是从内心感受到的那种红色革命精神。带着这种精神上路,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会充盈着一种一脉传承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b> 第四站:谢台臣故居</b></p><p class="ql-block"> 在谢台臣故居,少先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不时驻足观看展馆里大量珍贵的照片、作品手稿、书刊、信件、遗物,重新认识了这位创造大名七师,提出“以作为学”教育理论,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卓越的革命教育家。</p><p class="ql-block"> 谢台臣故居占地400余平方米,为一座古老的背对背尖顶阴阳建筑,坐北朝南,分南北两室,中间一条夹墙相隔,共6间,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故居内陈列有桌椅、纺车、织布机及一些生活用品。凝视着书桌上那盏落满灰尘的油灯,我似乎看到了那闪烁的烛光仍在跳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寻访”活动的开展,让少先队员们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拿好接力棒,继承革命传统,学习先烈的精神,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时代好队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