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综合写作培训班成功举办

王苏玲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图片提供:北京老夏</b></p> <p class="ql-block">8月8日,立秋。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近百名学员齐聚辽西历史名城——兴城,中国地方铁路综合写作(新闻、公文、论文)培训班在这里举办。</p> <p class="ql-block">这次培训班是为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宣传报道全国铁路行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助力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会员单位广大通讯员更好地履职,提高新闻采访写作水平,以更好地宣传广大会员单位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做法、事迹,共同促进地方铁路高质量发展而举办的。</p> <p class="ql-block">培训班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方式,来自各省市铁路投资系统、设计施工企业、地方铁路企业、产业链企业等会员单位的通讯员、特约通讯员,党群宣传干部、有新闻写作能力的学员近百人参加了培训。</p> <p class="ql-block">这是继2022年中铁协举办首期通讯员培训班后的第二次培训班。许多学员都是去年培训班的“回头客”。</p> <p class="ql-block">8月9日培训班正式开始,中铁协秘书长郑明理代表中铁协对全体学员表示欢迎,并以《为铁路高质量发展鼓与呼》为题,从中国铁路十年来巨大成就及地方铁路快速发展,“十四五”地方铁路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努力做好媒体宣传、为铁路高质量发展鼓与呼三个方面讲授了第一课。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谭云明,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总编助理、中宣部宣教局原副局级巡视员王开忠,新华社高级记者、新闻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记者杂志原总编辑李仁虎,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著名作家王雄,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邱立纯,中铁协编辑部主任才铁军,中铁协编辑王丹誉各位老师分别以《企业公文写作》《思政论文及人物通讯写作》《时代、国家与个人——一位新华社资深记者的研究心得》《报告文学的选题和写作》《浅谈新媒体运作的体会与收获》《文章结构的魅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写作营养》为题进行了授课。</p> <p class="ql-block">郑明理秘书长在授课中围绕做好媒体工作提出 “八个要”,并希望各位学员要“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肩上有道义,笔下有功力!”</p> <p class="ql-block">培训期间,学员们认真听课,老师们认真授课,上下互动,气氛融洽,反响良好。学员们对培训班给予充分肯定,大家非常感谢中铁协为会员单位创造的这次学习培训机会。学员们说,良师益友,千金不及。能够聆听来自国内、业内知名专家和老师的教诲分享,感到十分荣幸。前辈们将几十年的经验心得浓缩在短短几内倾囊相授,令人感触颇深,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有的学员说,这是一次求学之旅,围绕文章二字,郑明理秘书长要求我们要有理论功底、知识修养、实践经验、个人气质,才能写好文章。谭云明老师指导我们应用写作要换位思考、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秉笔直书。王开忠老师告诫我们思政论文写作要围绕领导关注、基层关心、贯彻难点,抓政治上重要的问题。李仁虎老师运用力学原理进行社会学研究,以开阔视野为我们分析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当今国际和富强之路等问题。王雄老师强调报告文学写作就是讲好故事,好故事要有一个核,即情景交融的意境。邱立纯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实战案例,启迪我们新媒体运作的新闻策划和舆情风险控制。才铁军老师强调结构是文章之基、文章之骨,文人要有情怀、有胆量,做人要谦虚。王丹誉老师声情并茂带领我们品味了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章、精神境界、价值观念,及其对写作的启示。老师们的讲授让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升了格局,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添了一份对写作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学员们纷纷表示,中铁协工作人员为学员们提供了非常周到的服务,课程设置用心、老师讲解用情,学员们受益匪浅,不虚此行。在今后工作中,将牢记老师们的教诲,不断增强公文、新闻的写作能力,用文字“奏响”会员企业好声音,用笔触勾勒地方铁路发展的宏伟蓝图,尽快成为岗位上的合格“小秀才”,真正为铁路高质量发展鼓与呼!</p> <p class="ql-block">《今日铁路》编辑部主任才铁军在总结中说,这次培训班有三个特点:一是授课老师层次高,都是本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是老师精心备课,内容专为本次培训量身定制,受众指向明确,有的放矢。三是老师与学员互动,随时调整丰富案例。具体生动的课程,深受学员欢迎。特别是学员都有写作基础,理解力强,与授课老师迅速产生共鸣,台上台下有机融合,学习氛围良好。受益匪浅,不虚此行,是学员们的共同感受。对学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铁协会认真研究,将不断提高培训水平。</p> <p class="ql-block">培训结束后向学员们颁发了“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签章的结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基地风光</b></p> <p class="ql-block">  提到铁路兴城疗养院必提它的温泉。万古温泉水,百年几度游;炎流从地发,暖气欲天浮;风过亭台爽,山还景物幽;自怜多病害,不是濯孆帱。这是明朝诗人徐景崇写的一首赞美兴城温泉的诗。据史料记载,兴城温泉发现于唐朝初年,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沈铁兴城疗养院内发掘于唐代初期的千年古汤泉兴城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温泉主脉井,它位于兴城海拔最低处,由地下1800米处涌出。</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别墅在这里很抢眼。1925年8月,北宁铁路局长高纪毅在得知喜欢温泉汤浴的张作霖即将到兴城来,为讨好张作霖,特意为张大帅在原唐代谷温泉主脉井址,为其动工修建了温泉别墅、温泉汤池。</p> <p class="ql-block">1926年4月末张作霖携家眷、张学良及赵四小姐来到兴城,看到北京铁路局长高纪毅为他们而建的温泉别墅、温泉汤池,高兴至极,当即奖赏给高纪毅2000大洋。</p> <p class="ql-block">“菩提树下的疗养天堂”是大家对这里的评价。在院内的两株千年菩提树身高约十五米,郁郁葱葱,枝干蜿蜒,呈参天之势。</p> <p class="ql-block">相传释加牟尼在菩提树下参悟佛理而修身成佛,因此菩提树自古以来就有“圣树”的美誉,向菩提树许愿也成为了一种虔诚的祷告方式。</p>

学员

铁路

老师

培训班

写作

兴城

温泉

中铁

菩提树

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