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看了黄征写的冬天去乌梁素海打苇子,有知青朋友不慎掉入冰窟窿的事,不由得想起我们曾经排演过关于乌梁素海的节目,有心把节目视频发给黄征看,以证明我所言不虚,急急忙忙发了一个日常,人家日常只能发一分钟的视频,而我的视频是两分三十秒,结果不伦不类,心里有话不吐不快,于是提笔写了这个题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都笑了,因为到现在我也没有去过乌梁素海,我去过十九团(兵团解散以后叫乌梁素海农场),在团部住了几天,天天吃乌梁素海的鱼,但是就是没有安排我们去乌梁素海,那时候的人们光知道干活不知道旅游,无论春天的乌梁素海还是冬天的乌梁素海我一眼都没有见过,哈哈哈,真的是观景不如听景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没有去过但是我知道它,内蒙人哪儿有不知道乌梁素海的啊,何况我还是巴彦淖尔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乌梁素海位于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内陆湖,乌梁素海在内蒙古比纳林湖名气大的多,但是缺乏一支像“我在纳林湖等着你”那样的歌,这儿出产的黄河大鲤鱼天下闻名,当然大鲤鱼只是他的一个特产,乌梁素海最大的作用是它对于河套灌区黄河水的调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6年冬天,巴盟全境人民开展了疏通总排干的大会战,这场仗打的艰苦,巴盟人至今记忆犹新,就是为了打通河套地区通过五家河向乌梁素海的排水,以求彻底解决河套地区越来越严重的盐碱化,这次战役我参加过,我知道我们挖的河将来水要流到乌梁素海,再由乌梁素海流进黄河,达到对于河套灌区盐碱地清洗的作用,所以说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的肺一点不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不久我们的大领导亲临乌梁素海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可见乌梁素海在河套地区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这个大道理以外我还和乌梁素海有点渊源,1971年内蒙古兵团组织赴北京、天津回访,让编写一些有内蒙古特色的节目通过舞台宣传给京、津知青的父老们看,有个十九团反映兵团战士在乌梁素海捕鱼的节目,由我和景田修改加工改编成了一个男声表演唱,节目最后王树理抱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出场,王树理个子小,那条道具大鲤鱼几乎和他一般高,不知道是他抱着鱼,还是鱼抱着他,全场观众开怀大笑高兴极了,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天津,演出的效果都特别好,这个节目一直保留到兵团解散,堪称内蒙古兵团宣传队的经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工作关系我有很多十九团的战友,比如冯双白、卢立夫、邱晓燕、邓天平、木一等等,他们都是内蒙古兵团响当当的人物,他们是北京知青,但是乌梁素海是他们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这段视频是2007年兵团宣传队部分老演员的演出版本,这个时候距离1971年已经过去了36年,大家岁数大了,有些动作做不出来了,比如拉网的动作,只能站着比划,当年在北京天津演出是要反复躺倒起来躺倒起来——难度很大,这是演出实况的录音录像。</p> <p class="ql-block">1972年兵团宣传队演出版本,这个道具有点问题,像红烧鲤鱼,身上有花刀。</p> <p class="ql-block">1976年巴盟农管局宣传队演出版本</p> <p class="ql-block">上面表演队伍中没有我,我的任务是干这个,改词儿,这是我1971年回访团时期的照片,可能修改乌梁素海渔歌的歌词儿😀</p> <p class="ql-block">( 本文背景音乐“请到草原来”由史爱玲演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