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滁州行,这个夏天的相约等待了太久。 ——题记</p>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29日,我们一家三口按约出发奔向定远县城。一路上,我们的心情随着建筑、路况和风景的变化,不断萌发未知的新奇感。</p><p class="ql-block"> 出发时的环湖路,环绕着江巷水库,视野开阔,荷香沁人心脾。不久便颠簸在裂缝突兀、仅容一辆小轿车经过的乡间水泥路上。这条导航给的路线与五年前去滁州的路线不同,老刘记得那年是穿过回族乡的,话音刚落,顺路右转,转上了县级公路,视线里便出现了回族乡的门廊。门廊中间标志性的伊斯兰教建筑顶,两边各有一个饱满鲜红的石榴造型。我以为这里盛产石榴,后来才明白这是饱含“石榴籽民族情”的涵义。据说这里有虞姬墓。</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上了五年前的路线。回忆起五年前相聚琅琊山时场景,翻找出那时记录这次出行的美篇,发现竟然也是7月29日。一时感叹,原来竟是同一天!</p><p class="ql-block"> 每年夏天,我和儿子都会跟着老刘回定远老家,陪陪他的父母,待上十天半个月。最后一天,我们往往会去合肥待一天,见见亲朋好友,与涛声依静、书画留燕两家一起吃饭,有时候暖男阿杜也会在,然后男人们去开展娱乐活动,女人们开始家长里短,孩子们聚成一团。每一次相聚都让我特别期待。老刘的高中同学情能一直持续到现在,在我心目中是难能可贵的。而我早已失散了我的高中同学。相聚就像是为友情续航,情感是越聚越浓的,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说“爱就一个字”,但距离与疏离也只是相差一个字而已。</p> <p class="ql-block"> 一路繁华而平凡的乡间景色,总是让我这个外乡人一惊一乍。</p><p class="ql-block"> “呀,大风车!”“那是风力发电机。”“哦🙄”</p><p class="ql-block"> “有人卖桃子唉,又是一家!还有罐头。”“有人卖桃子不是很正常吗?奥特W曼。”</p><p class="ql-block"> “这排树特别漂亮呀!法国梧桐林荫道的感觉,有点浪漫!”“这有什么浪漫的呀,我们这边都是这样的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到没有,路边的交通标志。”</p><p class="ql-block"> “啊?字这么大,危险,交通标志这么直白?”</p><p class="ql-block"> “还有更直白的——很危险!非常危险!”</p><p class="ql-block"> 哎,地方特色。滁州果然是离南京近呀,难怪有些滁州人认为自己的省会是南京。</p> <p class="ql-block"> 最后的车程经过一段绕来绕去的山路,这条路是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沿途是各种树种群,一路黄色金鸡菊,这是皖东自驾游新路线。来的时候,老刘只是跟我说到定远一个与滁州市区交界的地方,模糊不清。导航反复告知驾驶者“沿当前道路继续行驶4公里”,原来这条风景道有420公里呢,我们只是经过了其中一小段。</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皇甫山,这是一座有历史却鲜为人知的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 下了车首先见到了老五一家,他们第一个到。他们家有两个儿子,今天穿了一样的T恤,两个孩子相差六岁。能见到他们我有点惊喜,与他们兄弟六人相识多年,还是第一次与他的老婆孩子见面。老五弟妹性格开朗直率,有亲切感。和他们一起到的还有阿杜,看到他的笑容,我的心也放松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到达的是梅大哥,还是上次定远古城见面时那样神采奕奕,他一来,氛围就有凝聚感了,大哥果然是大哥。和嫂子是第二次见面,距离上次见面也有四年了,她和大哥一样,身材高挑,性格又温和。他们带着女儿妞妞,我的零食很快吸引了她,小女孩总是这样惹人怜爱。</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到来的是书渔留燕一家四口啦。老四擅长书法,喜欢钓鱼,燕子是个追求生活品味的人,养了一阳台的花草,夫妻俩一人写书法一人裱,生活有滋有味。大儿子个子也窜高了,小儿子倏忽间长大了。</p><p class="ql-block"> 时间真是一把温柔的梳子,一梳二梳……头发由疏转密、由密转疏,岁月就这样在梳缝中流淌着,愈流愈远。</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等着涛声依静一家,一个多小时后,他们还没有到,我们一行十四人便先行步入皇甫山。阿杜留下等二哥。阿杜总是默默无闻地等着所有人,悄悄地关心着每一个人,背起包或者探着路。</p><p class="ql-block"> 相传南唐大将皇甫晖将军镇守滁州城西,赵匡胤用计出奇兵,攻克滁州城,皇甫晖兵败被斩,却在冥冥之中保护着逃入曲亭山烽火台的士兵们。后人为纪念他,将“曲亭山”改名为“皇甫山”。自古一郡之太守、一军之将领,若“以民为本”,为百姓谋福祉,百姓自会领其恩情,将他牢记于心。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欧阳修“与民同乐”,苏东坡修苏堤,一绝水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功绩造福一方,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又缺少维护和宣传,皇甫山显得宁静荒凉,来游玩的游客与琅琊山相比,门可罗雀。“杜苏芮”台风来了,昨天刚下了一场大雨,山里蚊虫多,这一点也不影响孩子们探索未知的兴趣,就像他们的父亲们因台风来曾犹豫聚会时间又坚决成行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森林拓展中心”的秋千、木晃神、射箭场……就足够孩子们疯狂竞技一阵子了,一路前行,被一只张扬的猴子勾引得晃荡过了“木晃桥”,去近距离接触了“野生”动物园里的一群猴子,老鸵鸟和黑熊。勾留了许久,又晃晃悠悠过了晃桥。我们等阿杜过来,一起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走大路去最高峰,而是沿着山间小路走向了“洪武茶楼”。枫杨是这里的常驻客,树籽外壳像板栗,挂在书上的是绿色,掉在地上的是黑色;“吊死鬼”吊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张牙舞爪;各种蝴蝶在林间穿梭,停落在山石或绿叶上;“双龙潭”一点也不壮观,传说倒比眼前景象引人遐想,据说宋太祖和明太祖都曾临幸此地,瞬间让我有了几朝穿越感。</p> <p class="ql-block"> 没有多久,我们就到了“洪武茶楼”,茶楼的对面便是“弥陀寺”,楼、寺门前各有一棵三四百年枫杨老树,偶尔会掉下一截枯枝,砸到地上,父亲们提醒着孩子们,离远一点,怕会砸中树下的人。我说“你看,它像不像风烛残年的老人?”儿子说“风烛残年?你看它的树叶,哪像个老人?”好像有点道理的样子,外形与年龄不是衡量年轻与否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楼前一湾溪水给了我们无限的乐趣。喜欢钓鱼的俩,凑在一起交流钓鱼经验,无工具、理论性研究如何钓起溪水深处的鱼,这一路,只要有水,哪怕只是一个小池塘,都能刺激他们俩内心最浅层“无处不钓鱼”的灵魂;父亲引导孩子观察水里有什么,孩子说“水”,一包薯片便成了大人们引诱红红黄黄的鱼浮出水面的诱饵,小小的孩子们马上发现水里有鱼啦。剩下的薯片就发挥它的一般作用,消失不见啦。鱼儿也和孩子们一样,喜欢味道浓郁的零食呀。</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各自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远或近,单独或三两成群,大茶壶、亭中水井、山间茶园、高山滑索,与茶楼、寺庙,构成了金甲溪源头最自然的茶境,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转眼就到了傍晚,我们没有登高去寻找北将军岭、北将军井、古烽火台遗址,去回顾皇甫晖将军爱兵如子的道义。一行人分成两路,一路原路返回,第二路从茶楼后面的台阶山路继续上山,从上往下与一路汇合。没有登上最高峰的心总还是要浅尝一下爬山的滋味,这样,阿杜、五弟妹和我,就浅浅地爬了一小节台阶,再沿着盘山路一路向下。路上看到了双龙潭的源头,清泠如许。远望见一片黄色略带橘色的花丛,稀稀疏疏在林间,像黄花菜,又像彼岸花。经过一番辨认与讨论,我们仨都认为是彼岸花,适合这悠悠森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两路汇合,从合肥赶来的涛声依静也到了。二哥一家四口,我们也很熟悉了,没有特殊情况,几乎年年见面。二嫂善于顾及大家的感受,二哥总是听二嫂的。大儿子是这几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年龄相近的孩子之间都是相差一岁。二哥小女儿被大花蚊子咬了,他心疼得眼睛眯成缝,想象一下小岳岳的神情,对,就是那样的。三个老父亲,看到小二被蚊子叮了大包,都是一副心疼宠溺模样。蚊子也会察“颜”观“色”,见机行事,戳中要害。</p><p class="ql-block"> 一行十九人,第一次全部到齐,确实是难得的。两家在合肥,三家在滁州,我们相对远一些。大门外的老枫杨与茶楼前的枫杨遥相呼应,他们见证我们这一次的拜访。</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起下山,开车返回,我们的车刚好居中,看着前车后车,颇有车队浩荡出行之感。想拍一张前挡风玻璃和右后视镜分别有两辆车的照片,我这技术确实是差强人意啦。</p> <p class="ql-block"> 井楠茗宿如果有适合的房型,晚上六家都待在一处,聊天、游戏、钓鱼、烧烤,不失为一个美好的夜晚。最终我们还是住在滁州市区。</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我们再次去了琅琊山,车子刚停到停车场,上天便赐予了我们瓢泼大雨,好在阿杜带了三把伞,解救了只有一把伞的一家三口。</p><p class="ql-block"> 等到大家都聚齐了,雨也慢慢停了下来,我们在平坦湿滑而游人如织的琅琊古道上散步。走过野芳园、幽香谷,经过靠山亭、听泉亭,醉翁亭是一定还要去的,尤其是不在滁州居住的三家,恰恰有着与这座亭子本身承载的文化底蕴无关的记忆与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两个男孩子单独行动了,他们打算从洗心亭出发,径直奔向琅琊寺。我们则在附近的同乐园参观欧阳修纪念馆,瞻仰欧阳修雕塑,欣赏历代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碑文。</p><p class="ql-block"> 刚进大厅,大雨又至,我们索性在廊亭穿行。小花想和弟弟一样撑着雨伞在水里玩,无奈鞋子不合适。二嫂哄骗着她捡了一片树叶,托着雨水,开心玩耍。</p> <p class="ql-block"> 雨未停,我们也必须要返回了。两个男孩子坐观光车下山,阿杜去接。我们踏着雨水往景区大门走。路遇一家五口,撑着一把伞,往门口赶,这画面不禁让人心疼,又让人觉得温馨。三个大人没有抱怨,一个孩子被奶奶抱在手里,另一个躺在推车里,这经历,终身难忘了。我们半身湿透,鞋子泡水,有点狼狈。却也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正如醉翁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雨中观景,又与五年前的晴日从后门千年古道出发,一路奔袭,别有不同。那些人文,那些美景,那些峰回路转,我们并不在意,和大家一起,“也无风雨也无晴”,才是醉翁之意吧。</p><p class="ql-block"> 滁州,这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楚尾吴头地,有韦应物的西涧,是宋朝流量大咖王安石、苏轼、曾巩、梅尧臣、辛弃疾的打卡地,是王阳明讲学之处。长久居住在这里的人,觉得一切都很平常,不曾来过的人,总会对这里满怀憧憬。</p><p class="ql-block"> 如果在一座城市,这些孩子应该能成为彼此最好的玩伴,因为有他们的父亲们做榜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重新翻看“美篇”,发现五年前聚会的时间原来并不是29日,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周年。就让它成为一个美丽的误会吧,差了几天又何妨?短暂的相聚让人意犹未尽,依然期待相聚,想走遍琅琊山的角落,认清它的每一座亭;想爬完每一座山,认清每一种花草树木;想走完每一条路,熟悉每一个典故。每一次的相聚都会有遗憾,这成了下一次相聚的借口。</p><p class="ql-block"> 年近不惑,生活中出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让人惊喜,却不让人期待,因为这样的年龄少了一点时间去辨识一个人。却想和每一个在生命里出现的人重聚,他们的岁月里、眉宇间、眼眸中、记忆里,倒映着彼此的人生。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经过了岁月,岁月却以相同的方式经过每个人!</p><p class="ql-block"> 滁州行,夏日里的别样旅途。不是风景,不是文化,只是相聚。</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4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附一:相聚旧照,青春依旧</p> <p class="ql-block"> 附二:五年前登琅琊老刘短文一篇,道别离,企盼再相聚。</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零雨送秋,轻寒迎节。江枫晓落,林叶初黄。七月握别,倏已残秋。岁序殷流,离心超忽。忆昨滁州聚首,越古道,登琅琊,谑语雄谈,千古一快!言念昔游,茫然兴叹。今重阳又至,卿各佳否?可有雅致与友携壶,共上翠微?可有豪情遍插茱萸,把酒临风,衔觞赋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凡身居迥地,风壤一殊,睽索累年。红尘忽接,青山顿远。今欲酩酊以酬佳节,恐情深杯浅,遥祝安康,不一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字:小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片:众兄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审核:老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