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国医千古事

熊克明

<p class="ql-block"> 千古国医千古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散文/熊克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京,自古就是一座以“吴越文化”为基础,以“徽州文化”为辅助,与“荆楚文化”相兼融的文化风格多元性城市,人们习惯将这种多元性文化统称为“江南文化”。中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深谙儒家“格物致用”理学之道的李时珍先生,正是在这种多元性文化的熏陶下,以其所掌握的博物学知识为基础,历经35个寒暑,考括坟籍、穷究物理,博采众长地记录了千万字的札记,又几易其稿,最终编撰出一部约192万字的旷世之作一一《本草纲目》医药典籍。</p><p class="ql-block"> 《本草纲目》以北宋著名药学家唐慎微编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蓝本,集历代诸家本草之精萃,广征博采、独辟蹊径,且详细记录下药物的性味、形状、产地、制作、药理和对应治疗的病症等。形成了一套医药并重、特色鲜明的汉医理论体系。</p><p class="ql-block"> 《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为16部60类,书中编入药物1892种,书前附有药物形状插图1109幅,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张。且李时珍独创了一种“标名为纲、列事为目”的药物分类方法,按照不同药物的特点,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级动物、植物,到高级动物、植物,以纲带目,纲举目张,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全书上至飞禽走兽,下至虫鳞介羽,无不备采,其规模之大、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本草学著述。 </p><p class="ql-block"> 1596年(明朝万历二十四年),皇皇巨著《本草纲目》首次在南京出版了500套初刻本。史称“金陵本”。该书在南京一经出版,便迅速在“杏林”中无胫而行,人们奔走相告,并进行翻刻刊印。以至《本草纲目》一时间成为了“郎中”(医生)们的必备之书。此后,民间便流传这样一句谚语:“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人们将李时珍与素称“神医”的万密斋郎中齐名并价。人们认为,他们两人都为中华汉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两人的医德、医风亦被人们赞不绝口。据史籍记载,明朝的万密斋郎中,后来被清朝的康熙皇帝追封为"医圣"。李时珍则被后世誉为"药圣"。</p><p class="ql-block"> 1606年(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本草纲目》首次传入日本。</p><p class="ql-block"> 1607年(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初,日本学者林罗山从商埠长崎得到一套金陵本的《本草纲目》后,呈献给了日本江户幕府的创始人德川家康将军,备受德川家康家族的重视。据说,这套《本草纲目》后来被奉为“神君御前本”。 </p><p class="ql-block"> 1637年(明朝崇祯十年),日本京都出版了《本草纲目》的日本刻本,随即日本医学界掀起了经久不衰的“本草热”。</p><p class="ql-block"> 1647年(清朝顺治四年),波兰(古称孛烈儿)汉学家、外交官卜弥格(原名米歇尔-博伊姆)来到中国,将《本草纲目》带回国,译成拉丁文后,在欧洲广为流传。 </p><p class="ql-block"> 1735年(清朝雍正十三年)起,《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日、朝、德、英、法、俄等多国文本,辗转传往世界各地,一时间,引起了众多海外学者的重视。是年12月,法国巴黎出版的法文本《中华帝国全志》中,刊载了《本草纲目》的节译本。</p><p class="ql-block"> 一代药圣李时珍所撰写的《本草纲目》,虽为汉医药学专著,但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综合有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在系统而严谨的目录编排、大胆纠正前人漏误的确凿证据、继承与发扬自然科学的态度等方面,都令世人津津乐道,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19世纪的英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在写《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著作时,曾多次引用《本草纲目》书中的内容。并称誉《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中高度评价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那部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的著作依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伽利雷(意大利天文学家、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安德雷亚斯-维萨里(比利时解剖学家、近代人体解剖学创始人)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他还在该著作的第三卷中,将李时珍誉为中国博物学家中的“无冕之王”。</p><p class="ql-block"> 1951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他的浮雕塑像被镶嵌在俄国莫斯科大学礼堂的墙壁上,与之并列的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艾萨克-牛顿、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夫人和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等59位世界级科学巨匠。</p><p class="ql-block"> 1953年8月,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了一部药学工具书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书中收集了531种现代药物和制剂,其中选用《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和制剂就有100种以上。</p><p class="ql-block"> 1956年2月,中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为重建的李时珍墓碑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30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不仅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对世界自然科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本草纲目》最早提出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而这种分类方法也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瑞典生物学家、近现代生物学分类创始人卡尔-冯-林奈所撰写的,对生物准确命名与分类的《自然系统》著作,整整提早了150年。故此,在《本草纲目》问世以后,即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医药巨典”。作者李时珍被称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文献记载,迄今为止,《本草纲目》的各种版本加上简编、改编、补编,一共诞生了280多种版本,而且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新的版本出现,这在中国医书出版史上,可谓前所未有。《本草纲目》因此成为中国历代医书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的医药书籍。</p><p class="ql-block"> 据说,最早在南京出版的500套《本草纲目》初刻本,如今,在全世界仅存有8套。其中,中国存有3套,日本存有3套、美国存有1套、德国存有1套。中国的3套分别珍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及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中。</p><p class="ql-block"> 2011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珍藏的金陵本《本草纲目》,被选入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p><p class="ql-block"> 诞生于中医世家、颖悟绝伦的李时珍,注定了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只是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他那“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传说,李时珍诞生的那天,他的父亲李言闻(当地名医)去离家不远处的“雨湖”,想捕几条鱼给妻子补充营养,一连撒下几网,都一无所获,李言闻有点泄气,好在最后一网拉起来感觉沉甸甸的,他顿时心中暗喜,以为捕到了大鱼,可是拉上来一看,网里却是一块大石头。李言闻不免叹声道:“石头呀石头,我与你无冤无仇,今日为何捉弄我?让我愁上加愁。”岂料,石头答道:“石头呀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原来这块石头正是传说中的“雨湖神”。李言闻急忙赶回家,正巧此时李时珍诞生了,于是,李言闻便给儿子起名叫“石珍”。当晚,李言闻做了一个梦,梦见八大仙人之首的“铁拐李”(俗称药王)前来道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名声。”梦醒后,李言闻便将石珍改成了“时诊”。</p><p class="ql-block"> 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学、思维敏捷,还没到读书的年龄,父亲已经教他认熟了许多文字。李言闻怎么都不会想到,他的这个瘦小孱弱的次子(李时珍有个做郎中的哥哥),长大以后竟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药圣”。</p><p class="ql-block"> 当年,李时珍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药草,这些药草都是李言闻从附近的山上采回来,然后移植在院子里的。李时珍从蹒跚学步时,就和满院子的药草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懵懂记事之年,他就喜欢看这些药草发芽、开花、结出果实,然后站在一旁看父亲把它们制成药方,给病人诊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许多药草的性能渐渐有所了解,对药草的认知感也日益深厚,经常整日消磨在自家的院子里。</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民间的“郎中”(即医生)一般不受“上流社会”的待见,甚至有时还会遭到岐视,被贬低为“下九流”之类。李言闻作为民间的一名郎中,对自己一生所遭受的歧视,可谓刻骨铭心。因此,他不想让儿子李时珍重蹈覆辙,而是一心巴望他苦读诗书,将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所以,他一边黜衣缩食,一边送李时珍去学费昂贵的私塾念书。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想考一下少年李时珍的才智,便指着远处被绿树掩映的群山,出了一个上联:“远声隔林静”。李时珍听过上联,仰起头指了一下天边灿烂的朝霞和山道上的赶路人,轻声地对道:“明霞对客飞”。李时珍“善联”的趣闻,很快在四邻八乡传扬开来。不久,邻乡有个年轻人慕名前来找李时珍帮忙。事情是这样的,有个药铺的掌柜,膝下有一小女,长的如花似玉。这位掌柜为了给女儿找个才华出众、值得托付终身的郎君,决定用草药的名子作上联来为女儿征婚,他出的上联是:“玉叶金花一条根。”限求婚者三日之内对出下联。在场的众多求婚者只能“望联兴叹”,无一人能对出下联。来找李时珍帮忙的年轻人即是求婚者之一,只因自己文采不足,只得来求助李时珍。虽然年少,却善气迎人的李时珍告诉年轻人,你对下联:“冬虫夏草九重皮。”年轻人连忙喜滋滋地揣着下联去叩见药铺掌柜,竟然有人这么快就对出了下联,药铺掌柜的心里既高兴又疑惑?于是,他重新给年轻人出了一个上联:“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限他一日之内对出来。年轻人只好又去找李时珍帮忙,李时珍看过上联,思索片刻后,即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药铺掌柜看到下联后,稍稍打消了一些疑惑,但还是不放心,生性多疑的药铺掌柜最后出了一个刁钻的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要求年轻人半天必须对出来。无奈之下,年轻人只得再次求助李时珍,一心想成人之美的李时珍,想了好一会儿,终于对出下联:“天仙子相思配红娘。”这次药铺掌柜见到如此对仗工整、妙不可言的下联后,大喜过望,不再犹豫,当即定下此桩婚事。</p> <p class="ql-block">  少年李时珍虽酷爱本草学,但为了不辜负父亲寄予的厚望,他只好暂时把心思放在那些枯燥乏味的八股文章上。好在聪明伶俐的李时珍,14岁那年便考中了秀才。父亲李言闻不仅喜笑颜开,以为儿子肯定学业有成,仕途有望了。岂料,事与愿违、俯仰一纪,到了17岁时,李时珍接连3次参加乡试均曝腮龙门,中举无望。现实渐渐让李言闻明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事万物当顺其自然。此后,他不再奢望李时珍去妄求什么功名利禄,而是放手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1551年(明朝世宗嘉靖三十年),明王朝封藩在湖北武昌的楚恭王朱英㷿,闻知蕲州乡下有一位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名字叫李时珍的郎中,便命人请李时珍到王府来主管祭祀礼仪和医务。一心想着造福桑梓、济世救人的李时珍,起初并不情愿与明王朝皇室的王公们来往,但想到或许有朝一夕楚恭王能帮他上疏朝廷,实现他编撰一部“本草”药医书籍的梦想。基于这一点,他便毅然辞家来到武昌楚恭王府,担任“奉祠正”(掌管祭祀礼节的官)兼王府“良医所”(八品官)。不久,李时珍又被明王朝封藩在蕲州的富顺王朱厚焜,请去给他的小孙子看病。富顺王之前请过几位京城的“太医”来给小孙子把脉诊病,但太医们都弄不明白这个“水米不进”的小王孙得的是什么怪病,只好推说“小王孙中邪了”。一段时间下来,富顺王的小孙子已是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王府上下急得不知所措。一天,富顺王听说武昌楚恭王府来了一个医术十分了得的郎中,他便急忙派人去请这位郎中来王府试试,看能否诊治小孙子的“怪病”。李时珍来到富顺王府,对小王孙一番望闻问切后,确诊他是患了“虫癖”症,随即开了药方,然后将药制成小孩子喜欢吃的蜜丸,小王孙服了几天药丸后,所谓“怪病”的症状即消失了,随后开始正常饮食,没过多久,富顺王的小孙子便恢复健康。</p><p class="ql-block"> 多年间,有无数多方寻医求治无效的疑难杂症病人,经过李时珍的精心诊治后得到康复。李时珍虽为凡人,但他却用自然生长于大地上的各种药草,创造了一个个悬壶济世、起死回生的人间奇迹。后来,富顺王朱厚焜将李时珍推荐给皇室的楚愍王朱显榕,李时珍又及时地治愈了楚愍王世子所患的急症。为此,欣喜过望的楚愍王朱显榕为了感谢李时珍,特别将李时珍举荐到明王朝设立在应天府(南京)的“太医院”。</p><p class="ql-block"> 1555年(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时年37岁的李时珍来到应天府(南京),在应天府太医院担任“院判”(相当于副院长)一职。代表了明王朝医学最高水平的太医院,可谓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来到太医院后的李时珍尤如“蛟龙得水”,在这里他可以随意出入太医院的御药房,可以仔细地比较、鉴别由全国各地送来的各种药材。最为难得的是,他还有机会阅览到藏于太医院藏书阁卷帙浩繁的医学典籍,以及许多在民间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这一切不仅让李时珍拓宽了眼界,也增长了见识,更提升了格局。从此,李时珍只要得空就扎在藏书阁里,孜孜不倦地研读、摘抄和临摹药物标本图形,认真地吸取前人提供的医药学精髓。这一时期,李时珍的医术和药理知识,称得上是日益精进。</p><p class="ql-block"> 李时珍在研读太医院藏书阁里的医药典籍时,发现不少医药典籍,以及自己过去收集的一些本草抄本,在草本植物形态的描绘和药理分析等方面,舛误甚多。而这些有舛误的医书,都是参考古代东汉时期刻印的《神农本草经》药典。有签于此,李时珍曾经想编撰一部纲目清晰的本草学书籍的愿望,此刻特别的强烈。于是,他决定立即着手编撰一部书名为《本草纲目》的药学书,让天下行医者拥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医药书籍。</p> <p class="ql-block">  所谓“本草”,即古人对“中医药物学”的代称。它包括“花草果木”植物、“鸟兽鱼虫”动物和“铅锡硫汞”矿物等制成的药品。由于“药品”中绝大多数成份是植物,或者说是以植物为本,所以人们将这三大类药物,约定俗成地统称为“本草”。虽然早在东汉时期就有《神农本草经》医药典籍问世,并且至李时珍诞生时,前后相隔1400多年岁月里,历代药学家都有“本草”之类的专著问世,但在历代的本草著作中,却找不到一部能够准确、系统的概括“本草”药性、药理的书籍。为此,心怀悲天悯人之心的李时珍才坚定地担负起重新编撰修订“本草”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为了使自己编撰的《本草纲目》内容尽可能的精准无误。李时珍会经常去南京秦淮河畔夫子庙一带,拜访药摊的药农,并与他们结交为友。然后根据药农们提供的线索,不辞辛劳地去寻觅那些自己尚不熟知的药材。此间,李时珍曾多次去南京东郊素有“六朝胜迹”之称、明朝时期就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栖霞山,寻觅到可以滋养摄身的“太子参”、“党参”、“何首乌”等名贵药材。故栖霞山又名“摄山”。古代三国时期的高道葛玄、东晋时期的医药学家葛洪、南朝时期的医药学家陶弘景等人,都曾慕名上栖霞山采药。在南京南郊佛教牛头禅宗发祥地的牛首山上,李时珍欣喜地发现了形状酷似牛膝关节的“牛膝”药草,和一种根部有白茸、状似白发老叟的“白头翁”药草。</p><p class="ql-block"> 早在明朝洪武年间,中华著名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从南洋诸国带回了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如:三七、芦荟、胡椒、乳香、血竭、白豆蔻等花草植物和一些番药、夷果。后来,郑和将这些花草植物,全都移植在南京城北静海寺的大院子里。李时珍从太医院同僚中得知此消息后,简直欣喜若狂。此后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要抽空去静海寺观察和研究这些异国的“本草”。</p><p class="ql-block"> 李时珍在南京四处采药的经历,无疑让他对“本草”有了更加宽泛、更加深刻的认知。后来,他将这些“认知”全都编入在《本草纲目》著作中。另外,他还将异国的“番药”作为特别品目,一并列入《本草纲目》。</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早日编撰出《本草纲目》一书,李时珍曾几次向太医院“院使”(院长)请求,希望太医院的同僚们协助他共同来编削《本草纲目》。可是事与愿违,目光短浅的院使总是找借口,推诿此事。几次碰壁后,李时珍终于明白,太医院并非自己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好地方。翌年,李时珍毅然辞去“院判”(六品)官职,告病返回湖北蕲州老家。</p> <p class="ql-block">  李时珍回到家乡后,一边坐堂行医(医馆东璧堂),积累临床经验。一边孜孜不懈地编撰《本草纲目》。他曾在《铭志诗》中写道:“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乡人闻讯,颔首称赞,纷纷送来家藏的秘方及各种草药书籍稿本。</p><p class="ql-block"> 李时珍在编撰《本草纲目》的过程中,经常要去离家不远的横江山(今称横岗山)上采集药草,带回去制成标本。有一天,他攀上横江山巅,望着远处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不禁心生感慨:“祖国如此地大物博,药草的分布必然泛广,一定有很多药草我还没有发现。”此刻,李时珍只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其深受宋代理学家朱熹理学思想的熏陶与启发,朱熹说过:“上而无极太极,下而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缺了一物道理。须看逐一件与它理会过。对自然界一切要做到一一格物致知。”由此,李时珍以为,古人如此看重格物,则医者亦贵在格物也。所以他笃信:“天下万物,皆可以为药,虽冷僻不可遗也,天下无弃物。”于是,自1565年(明朝嘉靖四十四年)起,每年李时珍都会装点行囊,去各地采集药材。几年间,他先后去了湖广(今湖北、湖南)、南直隶(今江苏、安徽、浙江、上海)、中原(今河南、山西、陕西)、北直隶(今北京、河北、山东、天津)等境内的丛山峻岭,常常不顾生命危险,风餐露宿,深入荆棘丛生、毒虫出没的人迹罕至之地采药,从而厘清了许多本草药理与功效不明的问题。求真务实的李时珍常会效仿上古时期“神农”氏(药王神)尝百草的做法,对采集到的带有毒性的药草,总要亲自尝一尝,以便鉴别和求证药草的药性与疗效。因此,李时珍屡屡因药物中毒而处于万死一生的险境。当然,苍天不负有心人,通过数年历尽艰辛地于荒山野岭中,采集到的许多以前未知的药材,使李时珍自然而然地涉猎到了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遗传与变异等诸多自然科学领域,认识并掌握了自然界的某些规律变化,了解到自然界许多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明白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异常的。在此期间,李时珍还笔耕不辍地记录了近千万字的札记,为编撰好《本草纲目》一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见多识广、知一万毕的李时珍,常常将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当年李时珍所掌握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对于现代人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李时珍曾给弟子们讲授“金子”的知识时说:“金子分为山金和沙金两种,含金量七成的金子,颜色是青色的,八成时是黄色的,九成时是紫色的,十成时是赤色的。所以,颜色呈赤色的金子即为足金。若在金子里添加了白银,它就会变得比较柔软。若在金子里添加了黄铜,它就会变得非常坚硬。”他在讲授“火油”(今称石油)的知识时,弟子们一脸茫然,不知“火油”为何物?李时珍告诉弟子们:“火油是从岩石中流出来的一种液体,与泉水相杂,其状肥如肉汁,黑色像漆,有一种硫磺的气味。火油可以用来点灯,灯很明亮,不能食,燃烧时会冒出黑色的浓烟。”他还告诉弟子们:“有一种名叫‘胆矾’(具有催吐,祛腐,解毒等药用价值)的矿物质,是铜析出的液体。”非常有趣和难得的是,当年(500多年前)李时珍的这种见解,竟与现代化学家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即胆矾是天然的含水硫酸铜)。李时珍还常会搞一些药学和化学实验,如:把铜放进醋里,铜的表面便会长出一层铜绿来等,由此而言,实在令人不可思议,诞生于明代(16世纪)的李时珍,竟然懂得这么多复杂而深奥的冷知识,可想而知,他是何等的博学多识。难怪古今中外的人们在拜读《本草纲目》后,即匪夷所思,又拍案叫绝!</p> <p class="ql-block">  1579年(明朝万历七年),时年60岁的李时珍终于完成了约192字的《本草纲目》书稿。当初,李时珍确定用《本草纲目》作为书名,是借鉴了宋代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朱熹所著的《通鉴纲目》书名。准确地说,历经24年的艰辛努力才完成的《本草纲目》一书,是以李时珍为主的“举家之作”。因为,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次子李建元、弟子庞鹿门等都参与了该书后期的编辑修订,且书中1109幅本草插图,均是李建元所绘制。</p><p class="ql-block"> 1580年(明朝万历八年)初秋,李时珍背着沉甸甸的《本草纲目》书稿,重返应天府(南京)。</p><p class="ql-block"> 李时珍为何要重返南京这个曾经让他引以为憾的地方呢?原因有二:一是,李时珍希望在南京刻印出版《本草纲目》这部医药学著作。二是,他要请当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大人为《本草纲目》作个序。</p><p class="ql-block"> 据史志记载,南京在书籍的刻印、出版方面,自古就很发达。在宋、元朝时期,南京的刻印、出版业已初具规模。明朝定都南京后,更是大力发展出版业,到了明朝中叶,南京已成为全国的刻印、出版中心之一,其刻印技术力量之雄厚、刻印质量之精良、出版书籍种类之繁多,冠于全国。</p><p class="ql-block"> 早在1381年(明朝洪武十四年),南京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就将宋、元朝以来,江南各地的“书版”集中起来编辑印制,然后向全国发行。由于南京位于经济蕃衍昌盛的江南平原,且上安下顺,弊绝风清。故此,全国各地的鸿儒之士,都愿意到南京来刻印出版著作,以此传名得誉。</p><p class="ql-block"> 李时珍怎么会想到请明朝文坛领神王世贞来为《本草纲目》作序呢?原来早在1574年(明朝万历二年),李时珍到太和山(今湖北武当山)上采药时,曾邂逅时任郧阳府巡抚的王世贞大人,当时,王世贞正在太和山上的“太玄紫霄宫”里,向道长请教风靡整个朝廷的“炼丹之术”。两人虽是初见,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李时珍正是因为与王世贞有过“一面之缘”,所以,他估摸王世贞会看在这一面之缘的份上,为《本草纲目》写个序文。李时珍为何如此看重这篇“序文”呢?因为李时珍很清楚,南京虽然是全国刻书、出版业的中心,但由于他写的这部《本草纲目》卷帙浩繁,出书成本一定会很高。在出版商的眼里,他不过是来自湖北乡下的一个普通郎中,没有什么名气,出版商不会轻易垫资来刻印这么一部皇皇巨著的。唯有请像王世贞这样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文坛领袖,为这部书写一篇序文,借此提高书的身价后,或许才有出版商愿意承印。</p><p class="ql-block">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市)人。据考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王世贞乃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的“琅琊王氏”(其家族中有东晋王朝开国元勋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等)之后裔。</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陈田在编撰的《明诗纪事-己签-序》里,转载了《明史-王世贞传》中一段话:“弇州(王世贞)负博一世之才,下笔千言,波谲云诡,而又尚论古人,博综掌故,下逮书、画、词、曲、博、弈之属,无所不通。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由此可见,李时珍是有先见之明的。当初,他风尘仆仆赶到南京后,为验证自己的“先见之明”,特意去找了几位知名的出版商,打探一下出书的行情,结果真的是无人肯承印他的这部巨著。</p> <p class="ql-block">  1580年(明朝万历八年)中秋,李时珍背着《本草纲目》书稿,登门拜访与他有过“半面之交”的王世贞大人,时隔6年两人再度相见,彼此都很激动。李时珍向王世贞行过叩首礼后,呈上《本草纲目》书稿,作揖道:“愿乞一言,以托不朽”。素以慧眼识人出名的王世贞,不仅才华盖世、德隆望尊,还是一位古道热肠之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曾评价王凤洲(世贞):“ 生平于故旧兄弟,白首无间言。好推于鳞,而逊敬美。尤不惜以齿牙笔札缓急人。”这段话的意思是,王世贞对友人或有求于己者,总是有求必应,急人之难 。果然,王世贞亲自沏上一壶茶,两人席茶间,一边品茗一边兴致盎然地畅谈起来。交谈中,王世贞得知李时珍从发现历代药学著作“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立志重修本草。进而“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自嘉靖乙卯年(1555年)始,至万历己卯( 1579年),倾其所有,历时 24年,编撰了约192万字的皇皇著作后,连连称赞、惊叹不已!故而,王世贞请李时珍“留饮数日”,应允他拜读过后再为《本草纲目》作序。过了几日,学不师授、博洽多闻的王世贞,虽未详细阅完《本草纲目》书稿,但他觉得这部书稿某些章节尚有不足之处。一向善解人意的王世贞便以委婉的语气,戏赠了李时珍一首诗:“华阳真逸欲临仙,误注本草迟十年。何如但付贤郎舄,羊角横搏上九天。”读罢这首诗,独具天赋的李时珍即刻明白了王世贞的意思,随即他打消了急于刻印出版《本草纲目》的念头。翌日,李时珍与王世贞依依话别后,启程返回蕲州老家。</p><p class="ql-block"> 返回老家后,李时珍又用了10年时间,坚持不懈地对《本草纲目》重新编削,他除了对书中文字进行3次大的调整修改,还对书中的插图重新绘制,尽量做到说理有力,图画精准。</p><p class="ql-block"> 1590年(明朝万历十八年)春天,已是72岁高龄的李时珍在次子李建元的陪同下,带着修改过后的《本草纲目》书稿,再次来到南京,登门叩拜王世贞大人。尺璧寸阴,时隔10年后,王世贞再次阅读这部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的《本草纲目》书稿后,不禁拍案叫绝,满意之极!欣然命笔为《本草纲目》作序。</p><p class="ql-block"> 独主明朝“文坛、诗坛20年”的王世贞,一气呵成的为《本草纲目》撰写了一篇500余字的序文。不曾想,他的这篇文约意远、情真意挚,读来口齿噙香的即兴之作,被盛赞为古今绝妙之序文。王世贞在这篇云霞满纸的序文中,首先用风趣的笔触,对李时珍的形象描绘了一番:“予窥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这段话的意思是,李时珍身姿挺拔,精神矍铄,气概不凡,可谓天下难得的一位奇才。然后,他又毫不悭吝地对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一书大加赞赏道:“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辩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p><p class="ql-block"> 一目了然,王世贞在序文中将《本草纲目》与古代的知剑、辨珠、博物、辨字、析玉相比拟,可见在他的心目中,此书之涯涘早已超出一般医书的范畴,它俨然就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  正是有了王世贞这篇赞赏有加的序文与不遗余力地推荐,一直昧昧无闻的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书稿,很快得到南京著名出版商人胡承龙的青睐。于是,从1590年春至1593年冬,历时3年多时间的刻版印制,约192万字、1109幅插图的《本草纲目》,终告全部付梓。</p><p class="ql-block">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李时珍先生已于1593年(明朝万历二十一年)秋,也就是《本草纲目》刻印完毕的那一年,安然与世长辞了。享年75岁。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人均寿命仅有45岁的明朝,享年75岁的李时珍绝对是高寿之人了。想来这与他通晓精妙的汉医药学之道,遵循自然养生法则,一定不无关系。</p><p class="ql-block"> 1596年(明朝万历二十四年),也就是李时珍谢世3年后,中国本草史上卷帙最长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终于在南京出版了500套初刻本。史称“金陵本”。如今,金陵本的《本草纲目》已成为稀世珍本。虽然李时珍生前没能看到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编撰的《本草纲目》出版,但这部“东方医药巨典”一经问世,便被称誉为中国科学史乃至世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1597年(明朝万历二十五年),神宗皇帝朱翊钧为了充实皇家书库,敕令全国各地向朝廷献书。是年11月,李时珍次子李建元遵照父亲的遗志,赴京向朝廷呈献了一套金陵本的《本草纲目》。并附上一份《进本草纲目疏》。他在《进本草纲目疏》中写道:“父有遗命而子不遵,何以承先志;父有遗书而子不献,何以应朝命。矧今修史之时,又值取书之会,臣不揣谫陋,不避斧钺,谨述故父遗表。”不日,神宗皇帝御批:“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p><p class="ql-block"> 李时珍的同乡、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顾景星在编撰的《明史-李时珍传》中,针对《本草纲目》写道:“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他还在著作《白茅堂集》第三十八卷中记载:“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至此,《本草纲目》被正式载入史牒,得以济世寿民、护佑苍生。</p><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时至500年后的今天,人们发现作为中国古代本草学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影响最深远的《本草纲目》医药学典籍,对现代中国传统医学的研究、发展及临床实践,仍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价值。</p><p class="ql-block"> 遥望古今,每一个时代,每一段历史,都是由无数个鲜活的生命组成的。中华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过:“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有名世者。”掐指算来,近500年来,几多朝代,几多帝王,唯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李时珍,凌越了时代,凌越了帝王,成为护佑苍生,留情民谟的千古名世者!且古人早有诗为证:“百世谁能并立功,千秋万代一李时。泉下有人安药草,月明还照草玄鸟”。 </p><p class="ql-block"> 一位学者说过:“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总以某种方式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同时也为当代人所传承并在传承中演进。”确实如此,凝聚了中华几千年药学之精粹的《本草纲目》,从始至今都在生动地解读“格物明理、医药并重”的“苍生之大医”精神!这一医学文化之现象,充分有力地说明了,只要有人记得,只要后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永不会丢失,充满人性的善良和光辉就永不会泯灭!伟哉,中华“药圣”李时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5日拙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