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复制人,希望你代替我永远活下去!

G.HUANG_lt

<p class="ql-block">《碎片Shard》(随想集2023)(更新于8月14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AI复制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希望你代替我永远活下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黄国营/文</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复旦大学蒋昌建教授站在舞台上,他对面是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复制的AI机器人。他们交谈了几句,然后,蒋教授拥抱并嘱托他的替身说:“希望你替我永远活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网上的一个综艺节目小视频。</p><p class="ql-block"> 这一小段对话太简单,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顶多只有宣传和娱乐作用,科学性并不强。这是大连仿真机器人公司的产品,由于缺乏说明,对这个仿真机器人“智能”的范围和程度,我们无由得知,无从评论。也许仅只是一个综艺节目的道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关心的是,这个如果真是复制的AI机器人,与蒋昌建教授本人享有哪些共有知识(包括常识),特别是享有哪些蒋本人的特有知识、思维习惯、感情特点,以及价值取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有当AI机器人具备了足够多的知识包括常识,它才能通过图灵测试被判断为“人”,被赋予“人性”。同时,也只有当这个复制的AI机器人,具备了足够多的蒋昌建独有的特殊知识、思维习惯、感情特点,以及价值取向。它才是“他”,才是“这一个”,具有了“个性”,具备与蒋昌建的某种“同一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谁?”</p><p class="ql-block"> “‘我’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本我’、‘自我’、‘超我’是怎么运作的?”</p><p class="ql-block"> “‘意识’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思想’的物质形态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思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p><p class="ql-block"> “有灵魂吗?”</p><p class="ql-block"> “我的灵魂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灵魂能不灭吗?”</p><p class="ql-block"> “人能永生吗?”</p><p class="ql-block"> “孙悟空拔根汗毛能变出许多孙悟空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桓谭在《新论·形神篇》提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p><p class="ql-block"> 王充在《论衡》里说:“人死如灯灭。”</p><p class="ql-block"> 祥林嫂问过:“一个人死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鲁迅小说里吞吞吐吐地回答:“也许有罢,一一我想。……然而,也未必……”</p><p class="ql-block"> 一系列有趣而又深刻的问题,将被实际地、具体地探索,而不再是哲学的玄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种复制的AI机器人,与被复制的人类“本尊”,他们之间的“同一性”会有一些什么特点?会有一些什么类型?会有一些什么变异?被复制的AI机器人脱离“本尊”后在新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新的演化?被根据同一“本尊”同时复制的多个AI机器人之间,这些多胞胎,会有什么样的互动及演变,会演绎何种奇特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人工智能的发展虽快,还得一步一步来。早已有人急于把自己的“思想内存”移植到AI机器人,犹如插个优盘一样,让它们替自己永远活下去,甚至用分身术让多个灵魂同时存在,并分道扬镳各谋发展。无论如何,蒋教授的娱乐节目都值得点赞,值得深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皇、汉武追求永生,李太白、苏东坡也曾热衷于炼丹,大家看到,都未能成功。其实现今的医学也乐此不疲,肾坏了换个肾,心坏了换个心,还在琢磨换头术。永生的另一战线,便是复制思想和灵魂。肉身不中用了,把思想和灵魂用磁盘copy到新的碳基或硅基或混合的新个体,使之延续,直到永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来大多数人是会希冀永生的,当然未必是所有人。如果有朝一日,实现能将本尊的思想和灵魂搬迁到另外一个新的“生命”,甚至是多个,一个倒下了,成千上万个站起来了,是不是想想都怪怪的,有点兴奋,更有点恐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将思想和灵魂移植到新个体,让他替您永远活下去,您愿意吗?您的临别赠言会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一点评“科技头版”视频《复旦教授与AI复制人对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8-1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怎么判断一个机器人已经具有了人的智能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米稀丫:</b></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想知道如何判断一个AI机器人是否具备足够多的常识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国营:</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办法叫“图灵测试(The Turing test)”,是由英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麦席森·图灵在1950年提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他设计在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机器让平均每个参与者做出超过30%的误判,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如果在屏蔽隔开的情况下,AI机器人在超过三分之一的测试中,它被误认为真人,那么这个机器人就可以被认为具有了“人类智能”。</p><p class="ql-block"> “图灵测试”当然还可讨论,但当代GPT机器人能成功地鱼目混珠糊弄一般人的概率,早已远远高于3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AI机器人能替代得了我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lily:</b></p><p class="ql-block"> “希望你代替我永远活下去!” 句中的你是你,我还是我。不管你多么的像我,你的思维方式、思想情感和我多么的相同,你永远都替代不了我。不是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国营:</p><p class="ql-block"> 对你来说,也许“不是”,你的AI机器人替身永远都替代不了你。</p><p class="ql-block"> 对别人来说,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你的AI机器人替身可以替代你。</p><p class="ql-block"> 有两点原因。</p><p class="ql-block"> 其一,可能AI机器人有某些部分永远不如你,但这一部分会越来越小。而AI机器人会有很多部分和你一样,甚至远远超过你,而且这些部分越来越多。不如你的部分,对外部世界的意义越来越小,有如你甚至胜过你的部分,对外部世界意义越来越大。</p><p class="ql-block"> 其二,随着AI机器人的发展,很多行为结果,人们已无法判断是你真人本尊所为,还是你的AI替身所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语)达到这个阈值或奇点,外部世界对于区分“你”与“你”的AI替身已经没有任何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AI机器人的共有知识和特殊知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沁心贵雨:</b></p><p class="ql-block"> 作者通过对蒋昌建教授与AI机器人共有和特殊知识的探讨,展现出了他对于此话题的专业见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国营:</p><p class="ql-block"> 知识问题,知识工程,始终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最核心的板块。</p><p class="ql-block"> 这包括知识分类、知识表达、知识推理等。知识可包括百科知识和常识(commen sense),专业知识容易处理,最难的是常识的处理,难以发现、存取、结构化。从另一个角度,知识还要分为群体共有知识(commom knowledge)和个体特有知识。</p><p class="ql-block"> 知识的分类、获取、验证、存取、推理、解释,都是十分引人入胜的领域,也是至今尚具有极大挑战胜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知识工程需要为不同目的、从不同维度区分和处理各种知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AI机器人的未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骏鑫匠心:</b></p><p class="ql-block"> 这个话题严肃而又引人思考,很期待看到未来关于AI机器人更多相关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国营:</p><p class="ql-block"> 这个话题似乎很有“科幻感”,但大家确实感觉到“未来已来”,感到出乎意料地已经在走向“奇点”。</p><p class="ql-block"> “奇点”(Singularity),是指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临界点。</p><p class="ql-block"> “奇点”,也被称为“智能爆炸”,是一个假设的时间点。在该时间点上,技术的增长变得不可控制和不可逆转,从而导致人类文明发生无法预见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可升级的智能体,终将进入一种自我完善循环的失控反应。每个新的、更智能的世代将出现得越来越快,导致智能的“爆炸”,并产生一种在实质上远超所有人类智能的超级智能。</p><p class="ql-block"> 人类自身的力量不足以抗拒奇点的到来,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5)被偷走的灵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秋子:</b></p><p class="ql-block"> 热门话题阐述的通俗而又深邃。文中提到的问题是现在很多人都想了解的。我清楚的一点是并不想有和自己一模一样的AI机器人代我永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国营:</p><p class="ql-block"> 您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并不想有和自己一模一样的AI机器人代我永生。</span>”</p><p class="ql-block"> 但是,未必能做到。存在被迫永生的可能,如果被窃走足够多、足够完整的数据,被偷走的思想和灵魂,有可能被AI复制到另一个为永生设计的生命载体上。</p><p class="ql-block"> 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个人一生所产生的数据都会汇集在其信息处理器上(如手机、电脑),或汇集到云端。数据加密与窃取数据的博弈,始终是攻防拉锯战,隐私的保护很难说能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本人不知情,甚至不情愿的情况下,被窃取有结构的数据,然后被复制到新生命载体上,出现未经授权的替身,被迫续命永生,是可能的。避免此种情景的唯一办法,是绝对的隐私保护。</p><p class="ql-block"> 现在有些老人被迫“长寿”,身上插满管子,仍然被活着。也许将来有些人并不想“永生”,但如果思想感情的灵魂数据从云上被完整系统获取,那么也许是否要“永生”,可能也就由不得他/她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6)三种“永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水蓝天:</b></p><p class="ql-block"> 如果都是代替我活下去,生物克隆与AI复制,一般人是不是更喜欢克隆模式,如果是一个造福人类的伟人,人们希望ai模式,环球同此凉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国营:</p><p class="ql-block"> 老同学说得好。</p><p class="ql-block"> “永生”之术,自然不是访蓬莱、炼金丹,眼下“科学”的“永生”之术似乎有三个路径,一是器官移植,二是克隆复制,三是灵魂下载。当然最后还可能合流为一。</p><p class="ql-block"> 器官移植马上令人想到缅北和公海上的手术船。心肺、肝脾、肾脏皆可换新,更不用说手脚四肢了,还有在悄悄试练换头术的。</p><p class="ql-block"> 我的自行车用了二十多年,铃铛、座垫、把手、链条、菜篮、挡板、踏脚,当然还有车轮,都先后换过,车胎换过还不止一次。但据说只要保留三角架,即便全换过,甚至更换多次,那么自行车还是“这一辆”,因为三角架上有编号钢印,这是身份认定证明。据说汽车的身份编码刻在发动机上。</p><p class="ql-block"> 那么,变中不变的,同一性的证明是什么、在哪里呢?逝者如斯,还是同一条河。当移植技术发展到无所不能之后,是什么能标志这个可不断拆拼组装的“乐高人”,是“同一个人”,而且是原来的某某呢?</p><p class="ql-block"> 克隆人已经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故事,而是呼之欲出的现实。克隆人,被认为可能也是一种“毁灭的发明”,目前遭受到伦理和法律的抵制,但技术上的成功应该是迟早的事。在克隆羊之后,克隆宠物现在已经成为了产业,似乎让动物承受克隆相关的风险,人类还能接受。</p><p class="ql-block"> “克隆”的含义,是指由单个祖先个体利用其体细胞经过无性繁殖而产生的其他个体,DNA的同一性可达到99%。人们有很多误解,其实克隆人被复制的只是遗传特征,记忆并不能复制,而受后天环境里诸多因素影响的思维、性格等社会属性更不可能完全一样。克隆技术无论怎样发展,也只能克隆人的肉体,而不能克隆人的灵魂。因此,所谓克隆人并不是人的完全复制,历史人物不会复生,现实人物也不必担心多出一个“自我”来。</p><p class="ql-block"> AI复制人的重点,是复制知识、思想和灵魂,生物学肉体上的相似性和同一性还不是重点,而是其前提。</p><p class="ql-block"> 前面两种路径的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或逐渐成熟,有望实质性的解决。这都是生物学技术或碳基技术。但AI复制人的核心是电子技术,物理学技术,硅基技术。</p><p class="ql-block"> AI复制人其实还并不靠谱,关键是“知识、思想、灵魂”这些形而上的东西,目前尚无法真正的物质化、符号化、结构化、运算化。真正实现前途尚还遥远,即便我们医学上的脑科学,也远不能对知识、思想、灵魂之类作岀有效的解释。</p><p class="ql-block"> 这方面令人振奋的是,GPT取得突破性的成功,为人们通过“大语言模型”,找到了抓手和依托,知识工程得以迅速发展。知识的获取、发现、推理、运用将会让人们受益无穷,这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部份,基础部分。GPT的成功,关键是发现并利用了人类自然语言这个知识的物化符号系统。</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人类的大部分知识,人类的大部分思维方式,都固化在浩如烟海的自然语料之中。GTP通过合适的算法,发现并利用了隐藏在天量真实语言材料背后的人类知识和思维方式。这是其成功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人类的智能,并非全借助语言,于是有了“多模态”模型。不仅语言信息,而且图形信息、视频信息、音频信息,也许将来还有嗅觉信息、触能觉信息等被采集并加以综合处理。</p><p class="ql-block"> 上述这些,还只是在“知识”层面的探索,“思想”和“灵魂”层面则还是在五里云雾之中。</p><p class="ql-block"> 马斯克开发脑机结合,在大脑植入芯片,控制动物或人类的某些简单行为,其实还是非常粗浅的,离人类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处理,还有万里之遥。但万里之行,始于跬步。所以大家还是为他们点赞。</p><p class="ql-block"> 至于是否普通人只求克隆肉体,而伟人需要复制灵魂,我想这可能只是现实社会不同值价观的选择。我猜想,在复制知识、思想、灵魂的层面上,从纯技术角度,复制伟人精英,与复制芸芸众生,应该难度没有什么差别。你用优盘存储一篇小学生作文,与存储一篇千古名作,技术上有什么差别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7)AI是交叉学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乐滿天:</b></p><p class="ql-block"> 非常喜欢作者以不同角度展开分析并给出自己观点,请问各位还有其他类似主题推荐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国营:</p><p class="ql-block"> 是的,人工智能的确可以、也必须从不同角度研究,<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交叉学科,</span>涉及诸如数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语言学、哲学等许多学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8)什么是决定性因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远山悠影:</b></p><p class="ql-block"> 未来会怎样,取决于我们的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国营:</p><p class="ql-block"> 是的,未来世界,取决于我们的思想。不过,我们的思想取决于未来世界,可能更为真实。</p><p class="ql-block"> 马斯克和不少科学家,猜想、甚至深信,我们纷繁精彩的世界及其所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更高维度生命编写的一段程序。</p><p class="ql-block"> 依此看法,我们只是那个无法窥见的伟大程序员键盘上的虚拟玩偶,并无真正的“自由意志”,一切已由程序写定。</p><p class="ql-block"> 他们甚至认为,我们人类这些碳基生命威武雄壮的历史,只是正在开始出现的硅基生命的一段“启动程序”。</p><p class="ql-block">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帕斯卡曾如是说,表达了人虽脆弱但却高贵的理性自信。我思故我在。帕斯卡还接着说:“即使宇宙要毁灭他,他也比致他于死地的宇宙要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将要死亡,他知道宇宙相于对他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 但若真如现今那些科学家所言,宇宙并非“一无所知”,造物主是有知的,无知的却是我们,那么,芦苇及其思想都会变得更加脆弱虚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的如是人文关怀,可以一扫科学洞见背后的苍凉,虽然可能有人讥之为“阿Q主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中国人则用参禅这三种境界的递进,来消解知识带来的困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碎片•随想集》 2023081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9)我和“我”之间的谋杀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蓬蓬远春:</b></p><p class="ql-block">佳作欣赏,被Ai复制,想想还挺可怕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国营:</p><p class="ql-block"> 最可怕的是,AI复制人,可能在你不知情、甚至不情愿的情况下,未经授权被生成出来。</p><p class="ql-block"> 如有兴趣,写篇科幻小说,我和“我”吵架,打架,我和“我”之间的谋杀案。驰骋想象力是件很爽的事,难怪英美不少人爱写科幻小说、魔幻小说、刑侦小说。</p><p class="ql-block"> 下载上传思想感情乃至“灵魂”之事,应尚属遥远,脑科学家对大脑中的信息运作还知之甚少。马斯克们在大脑植入芯片的人机接口,目前只能用信号刺激几个最简单的动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xd9mcb6?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1332435" target="_blank">AI创作的剧本《螃蟹》</a></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