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起今天的伊朗,大多数人的会感觉这个国家神秘的存在着。因为它不但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政教合一”国家,而且是教权高于一切的国度。</p><p class="ql-block">(德黑兰自由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古兰经门前在布置宗教活动,每个座位前都摆放了一本古兰经。)</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伊朗首都德黑兰,见到我们的导游,一位漂亮的中文超级棒的波斯美女——小芳。她首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伊朗为什么在1979年会发生伊斯兰革命吗”?一见面就问如此重大的问题,我们只能说“不知道”。小芳说:“我告诉你们吧,就是没事儿干,吃饱了撑的”,大巴车内一片笑声。</p><p class="ql-block"> 开始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巴列维王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采取“亲美”的外交政策,对伊朗进行“世俗化”改革。让坐拥丰富石油资源的伊朗,成了人均GDP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经济体。就在伊朗的国运突飞猛进的时候,巴列维的“亲美”路线激怒了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旨主义保守势力,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国王巴列维被迫流亡美国,霍梅尼成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最高领袖,国家开始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并提出:“既不倚东,也不靠西”的发展方针。伊朗从此走上了保守的彻底“教派化”的孤立之路,其结果路人皆知。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二位的伊朗,过上了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德黑兰城市一角)</p> <p class="ql-block"> 伊朗德黑兰的汽油价格,折合人民币0.25元/升,真是汽油比水便宜。(1人民币 ≈ 5858.2308 伊朗里亚尔)由于伊朗的石油被限制出口,就只好当福利“发给”自己人了。</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在德黑兰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龟行,道路两旁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略显陈旧的建筑,满大街破旧的二手汽车把德黑兰的道路堵的严严实实。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在未来的几天里,我们在伊朗饱受堵车之苦。经常汽车离景点还有两公里就再也开不动了,只好顶着烈日下车步行,这是后话。坐在车上人闲着脑子却闲不下来:伊朗,这个古称波斯的神秘国家,真不知道如何“认识”你。</p> <p class="ql-block">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由三条山脉围成的高原地带。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望。总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00公里,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其地理位置即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现在“蜗居”在高原之上的伊朗全国人口8502万,主要是波斯人。但历史上的伊朗或者说是古波斯国曾经是一个疆域占当时地球已知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就说今天位于中亚的五个国名叫“斯坦”的国家,国名中的“斯坦”就是波斯语的词根。也就是说,这些地方或者说地球上国名中有“斯坦”的国家,历史上都曾经是波斯帝国的“势力范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榴城堡,波斯古国的建筑遗存)</p> <p class="ql-block"> 而且,曾“威风八面”的波斯还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汉书称之为安息。如果非要牵强附会的说世界上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那第五个一定是波斯。大约公元前2700年,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埃兰人建立了埃兰王国。公元前2000年,印欧的一支雅利安人由中亚南迁至伊朗高原,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今天伊朗人的主体,并建立伊朗历史上第一个雅利安人国家“米底王国”。波斯的国名之所以在1935年改叫“伊朗”,正是因为在波斯语中“伊朗”是“雅利安人的土地”的意思。现在伊朗的版图上,在古代是四分天下:西北部是米底,西南部是波斯,东北部是帕提亚,西南沿海的平原低地是埃兰。公元前6世纪,波斯部落的居鲁士统一伊朗各部,建立波斯帝国,到第三代波斯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达到鼎盛。</p><p class="ql-block">(德黑兰格雷斯坦宫里展出的波斯帝国国王的王冠)</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所灭,后政权几易其手。公元前129年,伊朗帕提亚人击败塞琉西王国,建立安息王朝(中国汉朝时期)。公元224年,萨珊王朝推翻安息王朝,占领伊朗全境,并积极向东扩张,并确立祆教(拜火教)为国教,创造了古代波斯最辉煌时期。萨珊王朝于公元651年(中国唐朝时期)被阿拉伯人灭亡,波斯人的国教“袄教”也被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所取代,这也为今天伊朗的国运埋下了“祸根”。</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装饰。</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由被称为先知或穆圣的穆罕默德创立的,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由于伊斯兰教的教义简单、内部组织平等,很快便风靡阿拉伯半岛,并影响到拜占庭、波斯等国。</p><p class="ql-block">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由于穆圣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一部分人便推举穆圣的岳父做了哈里发,他们就是今天的逊尼派。但另一部分人觉得,穆圣生前指定了他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做继承人,应该由阿里做哈里发。但他们没有占到上风,直到经过三代哈里发之后,阿里才正式上位。等到阿里去世,他的支持者又认为,哈里发的地位应该由与穆圣和阿里有血缘关系的后代继承,这部分人就是今天的什叶派。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少数派,只占伊斯兰教徒的15%左右,而什叶派基本都在伊朗。换句话说,波斯人基本上都是什叶派穆斯林。而宗教的分裂,逊尼派的发展壮大,也影响了作为少数派的伊朗的选择。处于东西方军事和经济交流的交通要道,屡受外族入侵的的伊朗,同时又是穆斯林少数派的波斯人,不得不强化什叶派教义,固守波斯文化来“抱团取暖”,这也造成了伊朗穆斯林保守派“根深蒂固”的局面。发生在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其本质是宣告伊朗的现代化进程失败。伊斯兰教什叶派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复辟,让伊朗再次走上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的“独立”发展道路,成了“不作就不会死”的活教材。</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宣传古兰经关于妇女着装教义的宣传画,我猜的。</p> <p class="ql-block"> 其实,古波斯人并不保守。早在中国先秦乃至秦朝时期,地处“欧亚陆桥”的波斯帝国就是连接中国与西方交流的“交通枢纽”,波斯语中,称中国为“Chin”(秦),称呼中国人为“Chini”(秦那),就是最好的例证。到中国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史学家司马迁把张骞的出使称为“凿空”。此举“打通”了路上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都长安经西域诸国、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到达地中海,这条全长6440公里以罗马为终点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现在我们日常食用的胡萝卜、胡椒、西红柿、西瓜等蔬菜水果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被我们视为民族乐器的“胡琴”原本也是从西亚传入中国的。而西汉哀帝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唐初由东罗马帝国传入了中国的景教(东正教),唐中期自波斯传入的摩尼教(亦称袄教、拜火教),中国化后称为“明教”,都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历史走向。而中国传统文化和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远播世界。到唐朝丝绸之路最“繁荣鼎盛”时期,中国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通使交往,每年取道丝绸之路前来长安这个当时世界最大都市的各国客人数以万计。可以说,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对整个世界的思想、文化及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而伊朗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当然是功不可没,自然也赚的盆满钵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波斯波利斯石壁上的浮雕,与中国古代“侠客”颇为相似。</p> <p class="ql-block"> 伊朗大街上售卖的扫帚与中国的扫帚一般无二,究竟是谁先发明的估计没人能说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 亚兹德街边的中国凤凰牌28自行车,认识这个车的人年龄应该在50岁以上。从要用铁链把一辆老旧的自行车锁在铁柱上猜想,伊朗的社会治安可能不太好。要知道,在伊朗偷窃他人财物者将依照伊斯兰教义,用今天看来非常残忍的手段处罚,真的还有人敢做贼吗?</p> <p class="ql-block"> 公元755年,中国爆发“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衰落,逐渐失去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逐步走向低谷。到宋代,中原王朝的版图大幅缩减,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至南宋更是“退守”江南,无法涉足西北地区,丝绸之路基本断绝。同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逐渐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而经过几百年“伊斯兰化”的伊朗也逐渐走向“保守”,丝绸之路上曾经风光一时的波斯商人“销声匿迹”,人类历史有时就是这样“诡异”。</p><p class="ql-block">(伊朗大街上裹得严严实实的妇女)</p> <p class="ql-block"> 伊朗传统民居的大门,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左右两扇门上的门环的形状是不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两个门环的形状不同,敲击时发出的声响也不同。左侧门环是供男性客人敲门用的,右侧自然是供女性客人使用,门内的主人通过门环发出的声响就能知道来客的性别。其作用是如果有男性客人来访,那屋内的女性要“穿戴整齐”之后主人才会打开大门,以免违反伊斯兰教规。</p> <p class="ql-block"> 一对制作考究的门环,从形状看,门环的造型应该来自人类早期“生殖崇拜”的图腾。聪明的伊朗人用它来给自己“把门”,让人“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伊朗虽然已经开始打开“国门”,但它仍然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和有许多“禁忌”的国家。比如:女士(学前儿童除外)出门须披上从头到脚的恰杜勒(一种黑色长袍)或者戴头巾,穿长袖且盖过臀部、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下半身则要遮挡到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及短裤。这对初次来到伊朗这个气候炎热的“大火炉”的外来者,的确是个不小的“烤”验。相比较之下,诸如不食猪肉和无鳞鱼,不供应带酒精的饮料,男女见面时不能握手等饮食和礼仪习惯则显得无足轻重。倒是男厕所没有立式小便池,让初次到伊朗的男人总会误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一边小便、一边“惴惴不安”,感觉自己像个犯了错的孩子。</p><p class="ql-block">(穿着黑袍的女士在街边购买西红柿)</p> <p class="ql-block"> 现在来伊朗旅游的人大多来自亚洲,西方来的人很少。有不少伊朗人见到东方“面孔”的游客会主动问“Chini”(中国人)?Japan(日本人)?当得到“Chini”(发音近似“亲那”,听来格外入耳)的回答后,你一定会看到对方真诚亲切的眼神和灿烂如花的笑容。接下来他们可能会要求与你合影或让你给他照相,伊朗人热情奔放的性格与他们所奉行的近乎“苛责”的宗教教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很少能见到“外国人”,就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见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会“围观”一样。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在别处很少碰到的“并不坏”的体验。就凭这一点,伊朗也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哪怕只有一次。</p><p class="ql-block">(漂亮的伊朗美女与我们的团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知道我从中国来以后</p> <p class="ql-block"> 活泼好动的孩子会“冲向”你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 位于伊朗中南部扎格罗斯山区的波斯波利斯,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波斯波利斯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波斯人的城市”。波斯波利斯是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二个宫城。是大流士一世在公元前520年前后开始修建,历时50多年建成。公元前330年、即在大流士一世为其奠基200年之后,波斯帝国被马其顿君王亚历山大消灭,亚历山大的骑兵在抢劫了波斯波利斯的巨额财富之后,一把大火将这座富丽堂皇、有无数精美雕像和浮雕,堪称艺术品的宫城焚毁。尽管时钟又走过了两千多年,但当你来到三面围墙围成的宫城,穿过“万国之门”,徘徊在大流士王的觐见厅、玉座厅、百柱厅、大流士宫殿、薛西斯宫殿等遗址上的时候,你依然能想象出波斯波利斯昔日的辉煌,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经的荣耀也“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波斯波利斯全景</p> <p class="ql-block">残存的宫殿“宛若”巨石阵。</p> <p class="ql-block"> 远眺大流士王觐见大厅,高大的石柱似乎在彰显它昔日“气吞天下”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高耸入云</p> <p class="ql-block"> 有人做“比例尺”,更显出石柱的高大威猛。</p> <p class="ql-block"> 近处是“百柱厅”遗址,只剩下可怜的柱基在宣告它昔日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 万国门</p> <p class="ql-block"> 万国门背面的大门,门两侧雕塑保存的很完整。</p> <p class="ql-block"> 觐见大厅石头台基上的精美浮雕,描写的是波斯帝国的臣民向国王进贡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浮雕细节</p> <p class="ql-block">前面戴平顶帽子的是波斯贵族,后面戴圆顶帽子的是进贡的米底人。</p> <p class="ql-block"> 伊朗最常见的关于“狮子掠食牛”的传说故事,在古波斯帝国有“辞旧迎新”的寓意,在大厅楼梯左右两侧“对称”出现,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春联”。</p> <p class="ql-block"> 遗址中造型奇特的马,马身上的方形石柱让人联想到中国的“王八驮石碑”。</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看</p> <p class="ql-block"> 双头“怪兽”,有点像中国的麒麟,不知道是不是也代表“祥瑞”。</p> <p class="ql-block">双头马</p> <p class="ql-block"> 看着被大火烧成废墟的波斯波利斯,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北京的圆明园。相隔两千一百多年、同样来自欧洲的“一把大火”,把两个相隔万里、闻名遐迩但又风格迥异的“皇家建筑”,一座“万国之城”和一座“万园之园”烧成了一个模样。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而人性“恒古不变”。</p> <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波斯波利斯背后的拉赫马特山坡上,有阿塔薛西斯二世和三世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陵墓浮雕细节</p> <p class="ql-block"> 帕萨尔加德,大约建于公元前550年前后,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一个首都。其遗迹位于波斯波利斯东北方87公里处,现在伊朗的法尔斯省境内扎格罗斯山的一盆地中。整个帕萨尔加德遗迹范围为1.6平方公里,包括两座皇宫与花园的遗址和坐落在附近山丘上的堡垒。而最标志性的遗存就是居鲁士二世陵墓建筑了。</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只参观了这个建于2600年以前的居鲁士二世陵墓,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去补课。</p> <p class="ql-block"> 纳克歇·洛斯塔姆,伊朗的“帝王谷”。这片古老的波斯帝陵位于波斯波利斯西北12公里处,在一座笔直的山崖上,并列开凿出四个希腊十字形雕刻的陵墓,又被称为波斯十字。从右到左分属薛西斯一世(公元前519年-公元前465年,大流士一世之子)、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50年-公元前486年)、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前425年,薛西斯一世之子)和大流士二世(?—公元前404年,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之子)。</p><p class="ql-block"> 陵墓中的第一位君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年-485年在位。这位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伟大君主雄才大略、戎马一生。他率领波斯铁骑东进西杀、南征北剿,进攻里海东岸、进兵印度河谷、巡查埃及、占领希腊东部。然后跨过多瑙河 ,进攻欧洲,使马其顿人投降,并将波斯帝国的疆域范围扩大到伏尔加河沿岸和高加索山区,大流士一世无愧是当时世界第一帝国的缔造者。而与他同享“哀荣”的另外三位君王则是波斯帝国盛世的“守成者”与“见证人”。</p><p class="ql-block"> 大流士二世去世后,其子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继位。后来大流士二世的另一个儿子居鲁士三世叛乱,发生内战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从此走向衰败。</p> <p class="ql-block">陵墓正前方有一座四方体的石筑建筑,这是琐罗亚兹德教(拜火教)神庙。</p> <p class="ql-block"> 陵墓的中间是墓室的入口,亚历山大大帝征服阿契美尼德王朝时对墓室进行了破坏,如今的墓室已经空空如也。</p> <p class="ql-block"> 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但陵墓上的浮雕刻画在阳光的照射下依然清晰可见,似乎在诉说着古波斯王朝最辉煌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离开“帝王谷”,神秘的的伊朗还有多少秘密在等着我们去探寻?</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