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党史学习系列之读书接力赛(第119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民银行北镇市支行 谭浩</div>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是我党早期在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内首次铸造属于苏维埃政权的银元,它标志着广大工农群众开始拥有自己的铸币。不久以后,毛泽东、朱德等率红四军在赣南闽西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随即着手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大量发行苏维埃政权的货币。短短几年时间,从1928年“工”字银元的产生到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建立,显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色金融事业的强大生命力。 首先,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是苏维埃政权独立的体现,体现了共产党人缔造新中国的决心。金融政策直接关系到宏微观经济的调控与运行。独立发行货币的权力,是彰显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内容。随着各个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建设,根据地内金融机构也随即纷纷组建成立,发行区域性的根据地货币,金融事业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经济上保障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事业。<br> 其次,井冈山红军造币厂起到了统筹调剂货币、统一团结部队、稳定根据地政权的作用。井冈山根据地政权是由三支革命力量(毛泽东秋收起义部、朱德南昌起义部、王佐井冈山部)结成的苏维埃政权,人员素质不一,政治觉悟不一,况且又要实行财产公有的制度,统一整编、凝聚部队面临困难。造币厂的成立对统一调配货币,避免缴获贵金属分配不均,形成统一的货币制度,巩固统一的政权,实现红军团结稳定和一致对外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br> 再次,井冈山红军造币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金融战线斗争策略的成熟,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经济金融思想。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经济金融直接影响到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毛泽东1928年的论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了“根据地的经济问题”: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因此引起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红军士兵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度。红军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筹饷。每天除粮食外的五分钱伙食费都感到缺乏,营养不足,病的甚多,医院伤兵,其苦更甚。井冈山造币厂的建立与“工”字银元的铸造,是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在经济金融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的最好明证,不仅帮助了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度过艰难的岁月,也为此后的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政权的金融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