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八一建军节,这一天,我都会想到战争、军队、军人。这时,耳畔会萦绕着父亲说过的那句话:“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说真的,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总是不屑一顾地调侃道:不就是“土八路”、游击队吗?又不是正规军。其实,共和国的成立,中国革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土八路”、游击队,不可缺少,功不可没。“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我党的战略指导思想,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法宝。</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九年,父亲所在的部队正式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父亲确确实实,曾经是一名革命军人。翻开父亲的干部履历表,从一九三七年三月参加革命起,直至解放,十二年间,他大多是以教师的身份做掩护,在白色恐怖深重的广东粤中、香港等地区,做党的地下工作。其间,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奉上级的命令,在地方、部队之间不停地转换着自己的身份,时而是讲堂上的教书先生,时而又是战场上与敌人厮杀的游击队战士,他先后在部队上大约有五年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父亲 1949年于广东台山</p> <p class="ql-block"> 父亲于一九一七年出生在广东省台山县斗山镇浮石村的一个侨工家庭,家中兄弟四人,父亲排行老大,在他的影响和引导下,三个弟弟,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参革命到了部队。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他的二弟,在恩平“朗底”战斗中,奉命带领全连掩护主力部队撤离,最后弹尽粮绝,光荣牺牲。老家的祖宅的门上至今还挂着“光荣烈属”的红色牌子。父亲的一家,可谓是”军人之家”。</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八年二月,中共华南分局根据斗争形势的发展,指示武装斗争“普遍发展,大胆进攻”。主力部队不断在斗争中壮大,游击区在逐步扩大。需要地方党组织调一批干部去部队,加强武装斗争的领导力量。潜伏在香港,做党的地下工作近两年的父亲(公开身份香港岭东中学教师,党内香港教师及青年工作组组长)奉命调回内地,担任广东人民解放军台开赤总队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九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召开干部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为局势空前有利,应开展更大规模的斗争,配合全国形势的发展,争取更大胜利。决定成立粤中人民解放军滨海总队,下辖四个独立大队。父亲调到恩平台独立大队,任政委(兼中共恩平台县工委书记)马德里任大队长。</p> <p class="ql-block">夜袭大沟乡公所战斗战场遗址(位于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大沟镇大沟圩)源自《广东省革命遗址通览》2014年版</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家里,一般是不和我们谈单位工作上的事,包括战争年代的往事,我几乎没有听他说过。(当然他和我母亲例外,他们在战争年代是同志、战友)</p><p class="ql-block"> 星移斗转,浑然不觉,我已到了回忆往事的年纪,但我的记忆的“内存”中,父亲的往事,却是严重缺失。还好,现在是网络时代,都说网络是个超大内存,是会留下记忆的。于是,我在网络上采取“地毯式的搜索”,略有收获,最终联系到父亲家乡——广东台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在他们的帮助下,在他们的“内存”中,查到了一些父亲的资料,其中有一篇,是父亲在四十年前写的《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的一些活动和战斗》回忆文章,下面父亲讲述的故事,就是源于此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1949年恩阳台独立大队在游击区的一个连队。</p> <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九年二月,滨海总队和几个独立大队成立之后,基本上形成这样的形势:我们的部队背靠南海,面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展开斗争,打击敌人。这样,从台山东面的崖门口,沿都斛,赤溪、广海、海宴、深井、寨门到阳江东平圩以东的滨海地区,我们可以纵横驰骋,往来活动了。恩阳台独立大队是位于滨海总队的西翼。在紫萝山、葵田山区活动。这个山区后来一直是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的基地。这里南临浩翰的海洋,北倚重叠的崇山峻岭,形势险要。老百姓说它是“铁桶江山”,但却是边陲之地,所处地位偏僻,交通梗塞。这里有些地名也是很有意思的,叫什么涯,什么际,什么角,大概是“天涯海角”的意思吧。由于地处一隅,国民党政府鞭长莫及,因此,地主、恶霸勾结土匪,割据一方,无法无天,对老百姓残酷地压迫敲诈。人民群众蕴藏着强烈的斗争要求。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对这个地区的统治,与地主、恶霸、土匪互相利用,狼狈为奸,串同欺压老百姓。</p><p class="ql-block"> 我们研究了整个形势,认为困守这个“天涯海角”的山区,师老无功,难有作为。只有密切配合阳江、恩平方向的武装斗争的发展,大胆地把队伍开出山区,展开更大规模的斗争,作更广泛的号召,才能迅速打开局面。而开辟阳东地区,是推动形势发展的关键,阳东地区局面打开了,整个台山、阳江、恩平边区的群众,就比较容易发动起来了。后来局势的发展,正如我们所预料那样,随着阳东地区局面的打开,恩平南面很快就在我们力量控制之下。这样,我们向东可以同东面台山、开平的斗争互相呼应,向西向北又可以同阳江西部和恩平北部山区的武装斗争互相支援,造成国民党地方武装部队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恩阳台独立大队,是由南坑出龙潭洞进入阳江东部地区的。真正打开阳东地区的局面,是在群众发动起来反“三征”,和独立大队在阳东地区三战三捷之后。 所谓“三征”,就是国民党政府加紧征兵、征粮、征税,以满足其发动全面内战的需要。他们横征暴敛,搜刮民财,大抓壮丁,群众苦不堪言。经过八年抗战,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重整家园。反对三征、反对内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因此,反内战、反饥饿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蓬勃发展。我们主力进入阳东之后,进一步鲜明地提出支持反“三征”,反对打内战,进一步调动了群众情绪。群众奔走相告,四出串连。他们杀生鸡,饮血酒,秘密集合宣誓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经过阳东武工组逐村地进行细致的发动工作后,整个阳江二区以贫雇农为骨干,纷纷组织起半公开的“抗征会”,反“三征”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p> <p class="ql-block">1949年在广东台山父亲与警卫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独立大队一进入阳江,就先声夺人,一连打了几场打胜仗。</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镇压反“三征”活动,由阳江伪县府派自卫大队长敖敏超带领他的两个中队二百多人进驻大沟圩。这两个中队武器精良,比我们独立大队装备强多了。一个中队配有日本九二式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一挺,驻防圩外学校旁的祠堂(伪乡公所),另外一个中队由敖敏超亲自带领,配有轻机枪一挺,据守圩内。他们自恃武器装备好,人多力强,以为我们不敢碰他,妄图在大沟圩站稳脚跟后。 采取“重点驻扎,穿梭扫荡”的战术,对阳东地区实行“督剿”。每天派出小分队到附近各村进行搜索,四处追捕武工人员,并派出便衣特务侦探恩阳台独立大队主力部队的行踪,妄图包围歼灭独立大队主力部队。在强敌面前,我们能不能克敌制胜,拔除大沟敌据点,是关系到恩阳台独立大队在阳东地区武装斗争的巩固与发展的关键。我们绝不应被动挨打。我们充分估计,敌分住圩内圩外,虽然可以互相呼应,但既然分住两地,就是说它是可以分割开来的,他们装备好,人多是优势,但这一优势不是绝对的,如果把它分割开来,攻其一部分,那末它的优势就可能变为劣势了。</p><p class="ql-block"> 经过周密的侦察和反复的研究,我们决定还是用我们擅长的夜袭战术,夜袭大沟圩。我们于夜晚把队伍运动到敌人两个住地中间,把敌人分割为两个部分,分隔切断其联系,然后以少量兵力攒制圩内之敌,使其不能出援。以大部兵力包围圩外之敌,造成敌人之劣势,攻其弱点,吃掉它。圩内圩外之敌,其间只有一条道路可通,用火力把通道控制住了,敌人就无法来援,这是容易做到的。圩外之敌住在乡公所里,如何吃掉它,则不是那么容易的。经过侦察,我们发现敌人只在大门前放两个游动哨,一挺轻机枪放在大门侧,一挺重机枪放在后厅堂,枪口对准大门口,这是防我们从大门口打进来。但后面却没有戒备,敌人大概以为屋后无路可进,有两个窗户早已用砖封死了,我们是不能从后面进去的,这正是敌人的弱点,是由敌人判断的错误所造成的。我们决定利用敌人的错误,避实就虚,从乡公所后面秘密运动接近敌人,用长梯攀登屋顶,由天井用火力突袭,同时用机枪封锁大门,不让敌人跑掉。这样就有可能把这部分敌人全部歼灭。我们就是这样部署这次战斗的。</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阳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恩阳台独立大队事迹展览馆(既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p> <p class="ql-block"> 五月五日,是我们出击的日子,部队由龙潭洞出发,在表竹村稍事休息之后,就精神抖擞地向大沟圩前进。由于侦察情报可靠,战斗部署正确,行动神速秘密,我战斗部队全部进入战斗岗位,敌人尚一无所觉。只等攀登屋顶成功,向天井开火,战斗就打晌了。可惜登屋顶不很顺利,我登顶部队未完全布置就绪。就被敌人游动哨发觉,开了第一枪。但我们仍以坚强的决心,在敌已警觉的情况下,按已定部署强攻。一时间,手榴弹、炸药包,机枪、步枪,手枪齐鸣,把敌人打得上天无路人地无门,仅二十分钟就解决了战斗。敌死伤二十余人,中队长以下十余人投降。缴获崭新的日本九二式重机一挺,崭新的白朗宁轮机枪预备管一支,三八式步枪二十余支,子弹数千发。敌轻机枪手未被杀伤,顽抗了一下,就扛起机枪拚命从正门逃跑。我们的火力未能把正门封锁住,让他跑掉了。这一仗把阳江县地方武装的“王牌”打掉了。敖敏超和他圩内的一个中队躲在圩内不敢出援,第二天就夹着尾巴逃回阳江城去了。</p> <p class="ql-block"> 恩阳台独立大队 老搭档 左→右 赵向明(大队政委)马德里(大队长)林良荣(副大队长)相聚一堂。1983年夏于台山。</p> <p class="ql-block">后记 </p><p class="ql-block"> 粤中人民解放军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成立以来,全体指战员和当地人民共经历了大小战斗近40场,主力部队发展到三个连,武工队、武工组26个,区中队1个,总兵力达到700余人的游击大队,成为恩平、阳江、台山三地的一支重要革命武装力量。共计歼灭敌人500余人,配合南下解放军解放阳江城,俘敌3万余人,为广东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20年10月份,广东阳江市政府共投入1500万元,对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进行全方位修缮和事迹展馆建设,并于2021年6月,在阳江市阳东区新洲镇表竹村揭牌落成,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父亲奉命再一次脱下军装,回到地方,任中共台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中共阳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共青团书记。一九五二年三月,组织上调他来到鞍钢,从事设计工作,后来又调到某部的一个设计院工作,直至离休。</p><p class="ql-block"> 三十六年时光薄如蝉翼,父亲离开我们的时间越是久远,思念越是深重,父亲一生信念坚定,朴实无华,脚踏实地去做好他应做的事,他是我们人生的榜样,是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怀念曾经是一名军人的父亲。</p><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阅读!</p><p class="ql-block">感谢台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赵向明 马德里 1983年撰写的回忆文章:《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的一些活动和战斗》</p><p class="ql-block">2.文中照片第二、五张源于网络,鸣谢!其余来自家相册。</p><p class="ql-block">(写于2023年8月1日,修改于8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