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临仙游地,不见仙人游…

长安月

<h3>  天气晴朗,心情也自美丽。驱车来到关中古镇马召的仙游寺游玩,这是一个著名但不热门的旅游景点,就坐落在渭河的重要支流黑河上游河畔半山腰处。</h3> <h3>  仙游寺始建于隋,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历来香火鼎盛,加之周边风景秀丽,古今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翰墨碑刻。遗憾的是,由于迁寺和一些历史原因,好多真迹现在看不到了,唉!</h3> <h3>  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奉召入朝做官之前,曾在仙游寺附近黑河畔石室苦读。公元806年,时任周至县尉的大诗人白居易和友人同游仙游寺,有感于“李、杨”二人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这里写下千古名篇《长恨歌》。公元1062年,宋代大文豪,时任凤翔府通判的苏轼曾两度游历至此,留下墨宝:“客远红尘丛中,到此俗缘尽了”的赞句。</h3> <h3>  20多年前,为满足西安城市饮水需求,开始在这里建设了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即马召镇金盆水库。也正因此,当年的仙游寺不得不从旧址,原黑河畔谷地低处迁出,重建于现址半山高处。从而导致了仙游寺如今的尴尬处境——景点闻名在外却很冷门,罕有人至。</h3> <h3>  由于种种原因,该景点现在还没有重建完成,其中一些重要的文化主题元素仍在规划设计中,但目前也已初具规模,颇有可观之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