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西北(三)玉树→曲麻莱县

默默

<p class="ql-block">上午,计划留在玉树游览。</p><p class="ql-block">玉树,三江之源,亚洲水塔,</p><p class="ql-block">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去过很多次青海,却未必去过玉树。看过很多美景,却未必看过玉树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玉树是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不收门票,</p><p class="ql-block">所有旅游景区免费开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做攻略时了解到玉树州市区附近值得一游的景点很多,2天时间,足够逛遍,如果在加上周边的县城,可以有3-5天的行程安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城中就有一处景点:结古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结古寺位</span>于玉树结古镇东结古山上,藏语称“结古顿珠楞”意为“结古义成洲”为萨迦派在青海省内的主寺,主要建筑有:经堂2座,僧舍220间,主体建筑“都文舟嘉措”可容纳100所哇诵经。讲经院、大昭殿、弥勒殿、嘉那和文保活佛院都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结古寺历史上出过许多高僧,最出名的大概要数一世的嘉那活佛了。这位活佛年轻时曾在印度、锡金、西藏、以及汉地的峨眉山、五台山、打箭炉等处游历修行,精通汉文等多种语言。并为新寨玛尼城成为“世间第一大玛尼堆”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据了解嘉那还多才多艺,创始了被称为“多顶求卓”的100多种舞蹈,玉树地区成为著名的藏族歌舞之乡即源于此。另外,九世班禅大师却吉尼玛1937年在返藏途中圆寂于本寺。</p><p class="ql-block">推荐去结古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上面可以俯瞰玉树全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推荐一个地方:玉树州博物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玉树州博物馆是</span>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玉树州博物馆共有三个展区,分别为序厅、自然展区、人文展区,总建筑面积为11,500平方米。如果你没有那么多时间走遍玉树各地,去博物馆里逛一圈,会有很大的收获,更可以涨很多知识。</p> <p class="ql-block">城中还有一个广场值得一看:格萨尔王广场,得名于广场中央格萨尔王的塑像。2007年7月竣工,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目前为止是玉树州最大的广场。</p><p class="ql-block">格萨尔王的塑像有21米高,由黄铜材料打造而成,是当地藏族人民根据史诗《格萨尔王》塑造的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塑像座基四周有格萨尔王的爱将画像,以及与他们一起战胜恶魔的故事画面。</p><p class="ql-block">格萨尔王广场是玉树市的市中心,很多文化娱乐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也是当地居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要继续赶路,因此今天上午只安排了一个景点→新寨嘉那玛尼石堆。</p> <p class="ql-block">在藏区,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在山口、湖边、寺院、天葬场看到那奇特的玛尼石堆。那些或形成石堆石墙,或散布在山沟水流之中,或高踞于山崖之上的玛尼经石,那些刻在青、白、红各色石头或石板上的单色或彩色的经字,散发着一种圣洁肃穆的神秘气氛。玛尼堆,是藏区自然和人文结合的产物,是宗教的衍化、精神的雕塑,是一种少有的文化奇迹。</p> <p class="ql-block">新寨嘉那玛尼石堆是玉树的王牌景点之一,2005年,以25亿玛尼石突破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堪称世界第一大玛尼石经城。</p><p class="ql-block">由萨迦派第一世嘉那活佛——嘉那道丹松曲帕旺创建于公元1700年。目前玛尼石规模占地面积达65亩地,玛尼石数量已达到30亿左右。</p> <p class="ql-block">与其他大型佛教古迹相比,嘉那嘛呢石堆最大的不同在于,嘉那嘛呢石堆有现在的规模完全是一种民间自发行为形成,也就是说信徒每祈福一次,每许愿一次便往上添加几片嘛呢石致使堆积成占地2.4万平方米,高度约三米的巨大佛经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因此,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此转经朝拜,经过长期来往与此的人们不断添加,嘛呢石堆愈垒愈高,规模越来越大,世所罕见,堪称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世人对当地群众在几百年时间持续不断、坚韧不拔地凿刻玛尼石经的精神和所达到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从玛尼堆出来,已快到中午,我们开始向今天的目的地曲麻莱县出发。</p> <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较为轻松。</p> <p class="ql-block">曲麻莱,古为羌地。曲麻莱县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辖县,地处三江源核心区, 横跨通天河(长江)、黄河两大水系,青海省西南部。黄河发源于曲麻莱县麻多乡的约古宗列,长江的北源亦发源于曲麻莱县,是中国南北两大水系的重要水源涵养区。</p> <p class="ql-block">曲麻莱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5月的头上,草原才会返青,也只是星星点点的绿,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那种。直到6月头上,那草色的绿才会慢慢弥散开来,像是在用极淡的水墨晕染一般,而且速度非常缓慢,前一天跟第二天几乎没有变化,甚至前一周跟第二周也没有多大变化。再过十天半月光景,你又会突然发现,远处的山野竟然全绿了,像是一夜间变绿的。</p> <p class="ql-block">黄河源地区是多年冻土地区,富含地下冰的多年冻土发育,以藏嵩草为优势种的草地与多年冻土层形成汇水条件良好的沼泽化高寒草甸,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种草甸与沼泽之间的过渡植被类型,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水量、调节气候的作用。高寒沼泽草甸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曲麻莱迷人的时节就属夏天了,却因为短暂而显得格外绚烂耀眼。这种绚烂不仅在大地上,更在天空里,在阳光和空气中,也在人们的眼睛和心里。因为短暂,似乎一眨眼,这种绚烂即达到鼎盛,那是盛开的季节,可这盛开刚开始好像就要凋零枯萎了。</p> <p class="ql-block">有幸,我们在这对的时间与它相遇。</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驻扎在这里午餐。空闲时间啪啪啪又是一堆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保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再来一系列公路照。</p> <p class="ql-block">虽意犹未尽,仍需继续行军。</p> <p class="ql-block">美景连连,相机拍照片手机拍视频,一路不停的转换,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角度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垭口,一大丛经幡。</p> <p class="ql-block">只要进入藏区,一路便会看见很多经幡,大家伙知道他们的意义吗?</p> <p class="ql-block">今天再次做个了解。藏区随处可见的山顶山口、江畔河边、道旁以及寺庙等各处被认为有灵气地方的五彩经幡。这是藏族特有的民间习俗;他们在这些地方挂满经幡或风马旗,其中寓意原始传统,却富有特殊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经幡,在藏语中音译为“隆达”,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风马旗”,因为“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经幡的样式多种多样,基本都是应有经文的不同形状的彩色小旗(也有印有经文的彩色纸片)。</p> <p class="ql-block">经幡共有五色,象征自然界的物种现象:蓝色幡条象征蓝天,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绿色幡条象征绿水,黄色幡条象征黄土或者大地。在神山圣湖悬挂印有经文的五色风马,在风的吹动下,经幡每飘动一次便象征着悬挂经幡的人诵经一次,这同样也有利于洗刷此世的罪孽。</p> <p class="ql-block">据传经幡缘起藏族先民崇信自然的祭祀山神的仪式。经幡上多印有经文咒语、佛像神马等图案,是西藏古老的 本教 文化、藏传佛教的密宗文化,并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交融发展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山顶随处磕碰得云☁</p> <p class="ql-block">出治多县大门,这个门相当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治多县因地处长江源头而得名,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县,素有“长江之源、百川之祖、唐番古道”之称。</p> <p class="ql-block">洁白的雪山远在天边,黄绿相间的草原则近在眼前,太阳🌄温暖而明亮,白云将自己的倩影投射在草地山间,碧蓝的楚玛尔河🏞伴随着起伏的公路一路蜿蜒而去,天地间一片大美而无言。</p> <p class="ql-block">偶遇“耍坝子”</p> <p class="ql-block">广阔的草原四周是连绵的雪山,中间是一条清澈的河流。草原上点缀着一顶顶白色的帐篷,每个帐篷里都住着一个家庭,他们带着自己的牛羊马匹,还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和饮料。他们就要在这里度过十天的“耍坝子节”。</p> <p class="ql-block">“耍坝子”是康巴地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西藏藏区则被“过林卡”,但其实质是一样的,是属于藏族同胞们的一种业余文化活动。这个时候,他们会在草原上搭起帐篷,喝酒、跳锅庄、玩游戏、听弦子,和家人一起在自然中享受生活。</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在风驰电掣的车窗里可以看见,沿途大多是得天独厚的草甸草场,这也是治多县植被的主体。著名的江荣滩、查荣滩、邦荣滩、雅荣滩和巴荣滩六大草滩,宛如一颗颗硕大无比的珍珠,就散落在治多县水草丰美的草原上,其中仅巴荣滩面积就近1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流经曲麻莱县,宽阔的河床中生长着大面积的灌丛。</p> <p class="ql-block">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楚玛尔”为藏语,意为“红水河”。</p> <p class="ql-block">说到自然生态,我们都会首先想到山川万物,比如雪山、冰川、河流以及动植物,进而强调生物圈的意义,而很少会想到阳光、云朵、雨雪、星月和空气。其实,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甚至可以说是其核心部分。</p> <p class="ql-block">大气层负责保鲜任务,阳光是着色的,雨雪是补充水分的,云朵和星月是酝酿思绪、滋养精血的。它们是大自然的呼吸循环和代谢系统,地表之上的一切容颜色彩都是这个系统调和出来的,其中包括花朵、草叶、岩石、旷野以及江河湖泊和天空不断变幻的色调。</p> <p class="ql-block">其实大自然带有情绪性的丰富表情,随季候以及物候的变化而变化,流露着大自然在某一时刻的特殊心情。</p> <p class="ql-block">风雨雷电、飞沙走石、霞光流云都是它的一种情绪表达。这是一个无比精妙的生命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生命的气息都是由此得以体现的。或静好或狂躁,或明媚或阴霾,皆为气血脉象和体征心态引起的情绪反应。</p> <p class="ql-block">一棵树或一株青草,没有适于生存的土壤环境是活不了的,但仅有土壤还不够,还得有阳光,有雨雪水分,有白天黑夜,有季节更替和时光的流逝。一滴雨、一片雪花落下来,经阳光照晒,又飘到天空,变成云朵,生成雨雪,又回到地面,如此循环往复,亘古不变。因而草叶变绿,花朵绽放,潮起潮落,生命延续,看似瞬息万变,无常背后却是恒定的自然法则。</p> <p class="ql-block">抵达曲麻莱县大门</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边的路灯</p> <p class="ql-block">傍晚,如期到达曲麻莱县城。在县城边等待队友们发酒店定位,然后入住休息,随手拍一下一张白塔照片。</p> <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结束,待明日新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