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日必要有所收获,否则心里空唠唠的,一是跑步散步锻炼身体,二是看点书收获知识,三是做自己喜欢的菜。这样白天有精神,晚上睡觉踏实。</p><p class="ql-block"> 阅读补充精神养料,激发自我进步。暑期有时间,一直在寻找自己喜欢看的书,终于找到人物传记类,最近阅读《释迦摩尼传》、《孔子传》、《居里夫人传》、《鲁迅传》。这些名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我们也略知一二。具体看他们的人生轨迹都有些共同点。</p><p class="ql-block"> 释迦摩尼(释迦族的圣人)他是他父母晚生晚育的孩子,他父亲是个小国国王(净饭王),出生名叫悉达多(智慧的意思),长相非常标准,人见人爱,他父母对他万千宠爱于一身。五岁开始学习,花五年时间学会别人十年的知识。之后学习武艺,武艺超群。四次分别从东南西北方向出游,都发现人间疾苦,最后决定去修行,为拯救大千世界的苦难人民。求师路上,慢慢发现他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于是决定自己求索,还有父亲的呼唤,他义无反顾,经过两次入定,终成正果。之后普度众生,挽救国家于危难,万世景仰。</p><p class="ql-block"> 《孔子传》,孔子他一生积极用世,推行自己的学说,周游列国十三年,回家办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开创儒家学派,成为我国历代帝王治国安邦的标本。</p><p class="ql-block"> 《居里夫人传》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父亲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基是中学的物理教师,母亲布罗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罗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学校校长。幼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家人对其的爱称为“玛妮雅”。玛丽亚老五,上有三姐一兄,她年少聪颖,班上年龄最小,成绩最好。由于母亲得肺结核早逝,家庭负担太重,高中毕业她只能暂时辍学,当了八年家教,补贴家用,让二姐先去巴黎学习。姐姐学有所成,她立即去了巴黎大学学习,那个刻苦不是现在学生能克服的,生活困难,没有钱吃饭,有时就吃点面包,喝点茶。多次因营养不良而晕倒。冬天太冷,晚上把所有的衣物压在床上,再用凳子压着。学习到凌晨两点,早上六点起床上学。成绩总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来熟人介绍认识了比埃尔居里,他们三十六岁结婚,有着共同的科学梦想,他们的组成真的是灵魂的结合。居里也曾为回国还是留在法国做了思想斗争,最后还是为了科学梦,留在法国。他们基本上是教学工作,实验工作,论文,旅行。居里夫人在写毕业论文时候从别人放射性物质里得到启示,开始研究,开始条件是一无所有,市物理学校给的废弃破旧棚子,材料是匈牙利廉价废弃物,自己添置实验器材。为了生活,申请巴黎大学教授职位,申请院士都失败,他从不主动求人,比埃尔就做两份工作。居里夫人也在女子学校上课。酷暑寒冬,熬制四年,具有美丽的颜色的“孩子”降生——镭。接着又发现钋,取名钋,是因为她是波兰人,她时刻没有忘记祖国。没日没夜的工作,以致身体虚弱。他们一生淡泊名利,生活上足够就可以。诺贝尔奖在瑞典颁发,他们因为身体不舒服而缺席,奖金赠送给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们,捐给祖国建镭研究所。荣誉接踵而至,烦恼也不期而遇,他们宁静的生活被打破,恢复平静之后。比埃尔不幸被马车压死,居里夫人收到沉重打击,她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强,她承担起丈夫的工作巴黎大学的教授,(这是巴黎大学第一次授给女性)实验工作,实现比埃尔生前梦想——筹建实验室。家庭。由于她工作出色,诺贝尔奖基金会决定授于她化学奖,她也是第一次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女性。那时,德国侵占法国,她逆行到战区,利用自己也所学,募集汽车,装上X光机,帮助战士治疗。战后,为了让世界都知道镭,让镭尽快应用到生活当中,她奔走于世界各地,实验室里培养年轻人。工作之余,给亲朋好友写信,旅行。</p><p class="ql-block"> 《鲁迅传》鲁迅先生一生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以笔为枪,直刺敌人要害。成就他的英名。</p><p class="ql-block"> 他们虽然时代、国别不同,但都有一些共同点:聪慧、以国家兴衰为己任、关爱亲人,意志坚定,不为眼前困难所吓倒。</p><p class="ql-block">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历史在演变,我们不能做同样的事。成功不可复制。但是他们的精神永不褪色,值得弘扬,发展。我们可能没有他们先天的聪慧,但是我们可以普通人的事,做到极致,也就是成功。我们和平年代没有力挽狂澜的事可做,但是可做些超越自我的工作。虽然不需要十二小时高强度工作,但是我们可以今日事今日毕。我们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我们可以努力克服,而不是停止不前,或者轻而易举改弦换张。困难之后往往是柳暗花明。亲情是大海中小舟,拯救挣扎人们;亲情是温馨港口的孤灯,照耀返航的人。亲情可以治愈一切忧伤,亲情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