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最后一个明代村落——天龙屯堡

狐仙

<p class="ql-block">上回提起屯堡文化,又没展开细说。想了解屯堡文化,得走进安顺市的另一个古镇——天龙屯堡。</p> <p class="ql-block">安顺客运西站有去天龙屯堡的小中巴。我住西站旁边,乘车方便。车票也便宜,只需9块钱。只是,这车也是民用客运车,非景区直达车,要一路捡人。</p><p class="ql-block">车子路过一个个村口,街道。有人上车有人下车。还有司机给人捎的货物,要一路卸下。<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好久没坐过这种慢车子了,感觉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眼前的风物,也是90年代的感觉。村庄,田野,河流。高粱,玉米,向日葵。还有知了声声。。</span></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天龙屯堡——一个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这里入口处没有安装电子刷卡设备,由人工检票。检票美眉得知我是在携程买的59元套票后,让我退单。她说如果只玩古镇,不需要坐观光车,只需买古镇的18元门票。于是我退了59的单,重购18元门票。</p><p class="ql-block">天龙屯堡,18元门票。旧州古镇,不售门票。安顺之行,总有意想不到。</p> <p class="ql-block">“源出江淮六百年耕戍田陇,枝发云贵三千里守望家乡。”“滇喉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黔中寓兵流长华夏千秋史。”拍下这两座大门、两副对联,回程后细读深解,发现屯堡文化就浓缩在其中。</p><p class="ql-block">“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调派几十万大军征战云贵地区,意图消灭元朝势力,统治云贵。之后又让这几十万大军以军屯的形式驻扎下来,留在了当地。这就是明朝的调北征南屯兵制度。</p><p class="ql-block">“源出江淮”,是说这几十万大军大多来自江淮地区,主要是江浙两地。谁知这一被派遣出征,便是永远地离开了故土,便是从此不再为江淮人。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从此被叫作屯堡人。</p><p class="ql-block">“屯堡”,即驻有军队的城堡。天龙屯堡,是进入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驿站。征战结束后,屯堡人为了养活自己,开山造田,自给自足。从此他们在黔地重建江山,繁衍后代,创造了建筑、服饰、地戏、饮食等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公碑”介绍的是最早入黔的屯堡人——张陈沈郑四位始祖。现在村寨里的大多数居民就是这四大家族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与村民攀谈,他们说自己是南京人的后代。有一位说他是第17代人(还是第27代?没听真切,大家帮忙算下,元末明初到现在,应该是17还是27😁)。</p><p class="ql-block">当他们说起南京时,眼神有光。家园故国,是刻在血脉里的记忆吧。</p> <p class="ql-block">在安顺市,看到有一些孃孃穿着打扮如图。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少数民族打扮,还想当然认为是布依族的。在天龙屯堡一门店里,听得店员介绍方知这是屯堡人最初入黔时的穿着打扮。也就是说这是我们汉人的明朝服饰,不是少数民族的。而这种穿着打扮在天龙屯堡,在安顺市的一些村寨,被沿袭保存了下来。我深深地被惊讶到,这是一种多么固守的传承!600多年了,屯堡人乡音未改服饰依旧。难怪这里被称作是“明代历史活化石”,“明朝最后一个遗留下来的村落”。</p><p class="ql-block">不是所有的古村古镇都是古的,有好多的已是徒有虚名。没有原住民的村寨,只有旅店与商品的村寨,还能称之为古吗?我喜欢天龙屯堡,旧州古镇这样的村寨,这里的文化在,民风在,传承在,历史的痕迹在。</p> <p class="ql-block">未嫁姑娘与出嫁女子的打扮。</p> <p class="ql-block">“沈万三故居”“中华财神万三祠”。</p><p class="ql-block">沈万三?这名是不是好多人熟知。曾经富甲一方的人物,有过传闻其家有一“聚宝盆”。沈万三祖籍浙江湖州南浔,发迹致富于江苏周庄。曾被朱元璋夸为“吴中沈氏”。后因富可敌国,被朱元璋猜忌参与“蓝玉谋反案”,获罪流放到贵州,在天龙屯堡偏安一隅。据传其死后安葬在贵州福泉山。</p><p class="ql-block">这所沈万三故居,建筑面积不大,内室不多,空间狭小。可见此时沈万三,家道中落,沦为小户。我想那周庄的沈氏庄园,一定是非常宏丽气派的吧。</p><p class="ql-block">自古多少人生事,似那庐山的烟雨浙江的潮,云聚云又散,潮生潮又落,汹涌过又最终归于安寂。</p> <p class="ql-block">四世同堂,也是屯堡中的一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饮水思源,叶茂思根。屯堡人的家国情怀,像流水一样永不枯竭,像树木一样深深扎根。</p> <p class="ql-block">天龙学堂里,紫薇盛开,环境清幽。想在这儿多待会。</p> <p class="ql-block">待着待着,赶上了一场演出。</p><p class="ql-block">之前在景区入口处就看到小黑板上写着的演出安排,大概有十来场次。想着若要去追赶每一场演出,定会走急了脚步忙乱了心神。那还不如放松而行,随缘而遇。</p><p class="ql-block">这不就遇上了。一曲《白首誓》,凄婉动人,唱出了屯堡女人的坚贞不渝,永生相随。</p> <p class="ql-block">赶上第二个演出《好一朵茉莉花》,歌曲舞蹈传达的是沈万三在云贵一带经营商业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演武堂,演兵习武之处。这里的演出没赶上,据说是地戏表演。</p><p class="ql-block">能遇上的自然就遇上了,要错过的必将会错过。在古镇,慢慢地走。人生的风景,慢慢地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