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东风一隅春 ——忆卓以玉教授

钱 言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卓以玉教授年轻时的照片</i></p> <p class="ql-block">  由洛杉矶飞往上海的国际航班乘客们坐定未久,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的江泽民,打量着一等舱周边乘客,与紧邻座位一位气质不凡中年女士目光相遇,并彼此点头微笑打招呼。</p><p class="ql-block"> 相互介绍后,他得知该女士现居美国,母系是林则徐的后代,祖父留学日本,后在北京大学任教,父亲留学美国,回国后也任教于北大。飞行途中,他们谈兴更浓,聊到中美关系、艺术与文学,最后谈到人生。不同年龄段,对生活也有了不同体验。聊到这里,江同志现场背诵北宋词人蒋捷的《听雨》,并随手撕开一张便笺,把这首诗抄写下来,赠送给这位女士,写上“介绍卓以玉女士一读”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江同志手抄《听雨》便笺</i></p> <p class="ql-block">  当我看到江同志抄写的这首《听雨》便笺,已是17年后的2004年3月。纸质有点泛黄了。 </p><p class="ql-block"> 我与卓以玉教授相识于加州《华人》杂志社在圣地亚哥召开的一次作者座谈会上。那时我被组织安排去美国学习和专题调研一年。我也参与了当地华人媒体的一些活动。 </p><p class="ql-block"> 会后,时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的卓以玉,邀请我和华人杂志社长马平女士一同去她家做客。由于她特殊的家庭渊源和她自身的成就,她珍藏了许多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资料和史料。其中我看到时任民国外交总长林长民写给梁启超的一封亲笔信原件,内容是商量林徽因与梁思成定亲仪式的相关事宜。其中也看到江同志这张便笺。卓教授一再叮嘱,江同志现在是总书记了,不宜以此便笺示于人。</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左一:马平女士,左二:卓教授爱人胡百昌先生、左三:卓教授、左四:作者本人</i></p> <p class="ql-block"> 至于在老布什和克林顿两届总统期间,发给卓教授的白宫晚宴请柬,满满装了一篮子。卓教授是继贝聿铭之后第二位亚裔人,担任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委员。与卓教授同届的委员还有美国硬汉形象代表的好莱坞明星伊斯伍尔德(Eastwood)。这些请柬设计精巧典雅,无一重复,牛仔风格止于白宫之外,英国宫廷风格,倒是十分近似。</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卓教授与美国总统老布什夫妇于白宫</i></p> <p class="ql-block"> 这次在卓教授家中聊了很多她的家世和经历,我整理后在《光明日报》上以《风从东方来》为题发表一篇长篇通讯。卓教授对我了解后说,以你的水平,怎么跑到圣地亚哥来学习呢?你应该到哈佛去。我听后笑笑,心想当一个小领导在中国混得有滋有味,怎么还会去吃学习的苦头呢?来美国镀金为主,当然确实也感受到不同文化与制度的差异。哈佛的梦想,留给孙子辈们去实现吧。</p> <p class="ql-block">  卓教授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似的,问到我孩子情况。我说,目前是学渣,未来不知道。卓教授说,以后让他来美国留学,先叫他好好学习英语,说着居然随手撕下一张支票,递给我。我一看1000美元。她说,这是给你孩子进英语培训班用的,不是给你的,所以你得收下。那副不得拒绝的表情,让我左右为难。心想,拂了人家好意,不礼貌,以后回报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我儿子后来还真留学美国了,并由学渣蜕变为学霸。10年后,儿子在美国大学毕业,我带他顺道拜访了已从圣地亚哥迁居到尔湾的卓教授。我特地提到此事,儿子当面感谢。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卓教授夫妇与白先勇、卢燕</i></p> <p class="ql-block">  美国学习临结束,卓教授为我践行。席间,我对卓教授说,无论绘画、作词、翻译,您都达到相当高成就,应该更多地到中国大陆走走,多做一些中美文化交流。我当即邀请卓教授去大陆搞一次讲学活动、搞一次画展,我还承诺,如果时间允许,我可以为她写传记。卓教授听后很高兴,并说,这正是她所期盼的。</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卓教授与哲学大师冯友兰</i></p> <p class="ql-block">  2007年5月,卓教授应邀出发前,我担心卓教授在海外名声大,国内对她的了解仅限于从台湾歌手潘越云唱到张惠妹的那首《天天天蓝》词作者,不足以产生媒体的轰动效应。 我忽然想到她的好友白先勇。我说,能否请白先勇先生一起来,为您捧捧场?</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卓教授和母亲、弟弟与克林顿总统。其弟卓以和是著名科学家,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i></p> <p class="ql-block">  我当时正在一个部门担任闲职,也对应为卓教授搞画展活动。事前卓教授从美国寄来18幅画,我们负责裱糊与布展。在白先勇先生陪同下,卓教授一行来到珠海,在九洲城的画展很成功。画展结束后,卓教授把其中一半即9幅画拿到上海去拍卖,将拍卖所得的125万元,捐赠给宋庆龄儿童基金会,还有9幅赠送给我个人。我傻乎乎的,转赠给相关领导,自己仅留了2幅。</p> <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兼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学院,与该学院领导个人关系好,就以北师大为平台,邀请卓教授来演讲。同样有白先勇捧场。这场活动也搞得红旗飘飘锣鼓喧天。卓教授被该学院文学研究所聘为荣誉所长。</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卓教授与著名汉学家费正清</i></p> <p class="ql-block">  卓教授不仅学贯中西,绘画、作歌词、写诗、翻译等多领域成就卓著,同时还是风水大师。我对风水一类的惯来嗤之以鼻。卓教授说,这是科学,风水的学名就是堪舆学。让我最服气的是,她到我当时在珠海的住宅一看说,哎呀,你必须在三天之内,把客厅里布满绿叶盆栽,否则有难。这也太离谱吧?我没当回事。第二天卓教授赴北京大学演讲。第三天,我果然有难临头,尽管是被一帮贪官和烂官搞的,也成了我决心脱离体制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卓教授与沈从文夫妇</i></p> <p class="ql-block">  再见到卓教授是2013年5月了。她和她的先生胡百昌在苏州旅游,那时我在苏州工作。 作为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一生的她,儿子和女儿或娶或嫁的都是洋人,孙子辈的中文都不会讲了。这是我看得出一贯乐观的卓教授晚年的心中之痛。换句话说,生物学上儿孙满堂,但文化上却断子绝孙了。</p> <p class="ql-block">  她一直挂念的是,如何处理她自己收藏的一批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明清资料或文物。她有意捐赠给国内相关博物馆,联系后,很令她失望。最后,无以选择地悉数捐给了台湾。</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我与卓教授夫妇在苏州</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李民牛同学出版的卓教授传记</i></p> <p class="ql-block"> 我承诺卓教授的第三件事尚未兑现,即给她写传记,一直悬挂心中。我又频繁换单位和居住地,无法定下心来写。随着老人岁数增大,我越发有紧迫感。先让我一个在香港工作的学生写,她收集完资料,一年没动笔。此时我研究生同学李民牛出版了他写的《金铁霖传》,我觉得他是我理想的心愿完成者。民牛同学非常够朋友、也具有眼光,当即同意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两年后,以《天天天蓝——当代才女卓以玉》为书名,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p> <p class="ql-block"> 由此我与卓教授的直接联系由民牛同学替代。有关对卓教授的问候,由民牛转达。 上个月,我与民牛通话,主动问起卓教授的近况。民牛用低沉的声音告诉我,卓教授已于两年前的疫情期间驾鹤西去。 一顿责怪民牛同学不及时告知我之后,我沉默良久。</p><p class="ql-block"> 以此文作为对卓教授的悼念。</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我采访卓教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