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抗战:105师在仙霞关,廿八都</p><p class="ql-block"> 雄关漫道、抗日英雄,前赴后继,仙霞岭上,廿八都上空,也曾号角震天、炮声隆隆,残阳似血。</p><p class="ql-block">"有105师就有廿八都,有廿八都就有105师,誓与江山廿八都生死共存亡",这铿锵有力的誓言仿佛今天还回响在廿八都金氐宗祠的上空。</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 1942年4月18日的“杜立特行动”,给骄横的日军以沉重打击。为了防止再次遭到空袭,日本大本营决定,摧毁我军主要航空基地,粉碎利用该地区以轰炸帝国本土的计划。于是侵华日军于5月14日调集9个师团,约10万之众,发动浙赣战役,企图夺取浙赣铁路,摧毁沿线衢州、丽水、上饶等我军用机场。</p><p class="ql-block"> 为了粉碎日军的阴谋,中国军队调集11个军,约30万人,计划以衢州为中心,形成合围之势,歼灭来犯之敌。</p><p class="ql-block"> 战斗打响后,盟军驻华总司令魏德迈建议,保存实力,改变计划,撤出主力。而这一决定,使得衢州城守军86军16师,坚持血战5昼夜,牺牲将士2200余人,最终城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下旬,日军发动浙赣战役。 随着浙赣线被打通,日军攻入上饶等地,兵锋直接威胁福建后方第三战区司令部的安全。为保证司令部的安全,守军必须守住通往铅山、廿八都、浦城之间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衢州保卫战后,四十九军接到第三战区和第十集团军命令,主力自浙赣线江山向福建撤退,一〇五师为后卫。</p><p class="ql-block"> 然而侵华日军依旧穷追不舍,第13军第22大城户三治师团与第32井出铁藏师团进而攻占江山。随后,一部日军沿浙赣铁路继续西进,一部沿江浦公路南下,攻击向福建转移的中国军队第10集团军第49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3. </p><p class="ql-block"> 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49军以105师为后卫,在保安、仙霞岭,外排山,廿八都一带设防阻击日军南进。</p><p class="ql-block"> 仙霞岭位于江山市保安乡,地处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岭上关卡众多,素称“两浙之锁钥,八闽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仙霞岭是日军从浙江江山进入廿八都,浦城那边的咽喉,仙霞岭是通道的关键节点,千万不可丢失。</p><p class="ql-block"> 105师接到命令,立即从闽北赶往廿八都集结,召开会议,下达作战部署!</p><p class="ql-block"> 一〇五师作为后卫部队,命令所属部队,驻守在保安、仙霞岭,廿八都,九牧,吴墩,利用有利地形构筑阵地,消灭进犯仙霞岭地区的日军有生力量,阻止日军南进闽北。</p><p class="ql-block"> 4.</p><p class="ql-block"> 6月下旬的一天,49军军长王铁汉带领105师师长应鸿伦在廿八都金氏宗祠召开誓师大会,誓师大会正式开始,大雨滂沱中,官兵们在师长的带领下,高声齐呼:“有105师就有廿八都,有廿八都就有105师,誓与江山廿八都生死共存亡!”人在阵地在!</p><p class="ql-block"> 每人面前一碗鸡血酒,应师长带头一口喝下,全师官兵一闭眼也把酒喝下了。一大碗腥辣的鸡血酒喝下,胆气突的上升激起了广大官兵的斗志,更有必胜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参加誓师大会的有:边界四县政府官员,(浙江江山,江西玉山,广丰,福建浦城),各地乡绅,各地民团武装,戴笠儿子戴藏宜。戴藏宜时任国民抗日自卫团团长、江山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廿八都民众群情激奋,有粮出粮,有力出力,全力支援前线。组织群众在廿八都周边山上挖起了战壕,筑起了炮台。一切为支援抗战为重。</p><p class="ql-block"> 金家祠堂系指挥部所在,屋顶上天线林立,密集的电报的嗒声,电话线从这一根根有序的伸向各部,三步一哨,五步一岗,个个神情严肃,荷枪实弹。传令兵进进出出,盘问声,口令声,车马嘶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 当时第三战区从上饶转移至福建崇安,第十集团军军部转移至浦城,第49军军部原设在廿八都后迁至浦城吴墩,105师指挥部设在廿八都金家祠堂,(鬼子飞机轰炸)后因安全考虑又移至廿八都上灰山"水晶庙",金家祠堂改设为团指挥部。</p><p class="ql-block"> 廿八都各重要山头,路口,桥梁,医院,仓库都有</p><p class="ql-block"> 重兵把守,街上巡逻队伍一队一队,一切都是临战的气氛,众志成城,森严壁垒。</p><p class="ql-block"> (第76团推进至廿八都防务,归第105师指挥。8月第76团在廿八都防务时,遭敌机轰炸,13名官兵伤亡。)</p><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 105师在保安、仙霞岭一带构筑了3道防线,分别由312团、314团和315团驻守。</p><p class="ql-block">7月31日,日军6000余人进犯保安,其中3000余人向第一道防线莲花山发起进攻。我军居高临下,勇猛还击,日军伤亡300余人,攻势受挫,狼狈而逃。</p><p class="ql-block">8月1日,日军重整旗鼓,以密集炮火猛轰我军一线阵地,并动用飞机投弹轰炸、机枪扫射,掩护步兵攻击,战斗非常激烈。</p><p class="ql-block">下午,第一道防线被日军突破。夜晚,我军放弃一线阵地,撤至二线阵地。同时为了保险起见,又在仙霞关主峰以南构筑第四道防线。</p><p class="ql-block">8月2日,日军增加至4000余人,向我军二线阵地发起进攻,同时利用火力探索,侦察我二线阵地位置与配备。随后,又出动飞机数架,对我阵地不断扫射、侦察。</p><p class="ql-block">8月3日,日军以飞机、大炮向我阵地猛烈轰炸,以掩护步兵前进。我军凭借竹林掩护,位置难以识别,使日军盲目轰炸。每当日军步兵接近时,遭到秘密火力点的集中袭击。</p><p class="ql-block"> 在有利地形,毛竹杉木丛林掩护下,大大增加了我军射击的命中率,使得日军伤亡400余人,不过我军也因此暴露了阵地位置。在清楚我守军的阵地位置后,日军第二天也就是8月4日以飞机、大炮掩护步兵开展全面进攻,遭到我军英勇低抗,依旧无法突破我军防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 日军在仙霞关大战,讨不到便宜,每次进攻都被105师击退,日本指挥官恼羞成怒,狗急跳墙,出动飞机数次对廿八都,浦城轰炸,针对指挥部。日军飞机在廿八都上空疯狂扫射,针对大型建筑投弹,见金家祠堂架设有天线,人员密集往来,确定是105师指挥部,又疯狂扫射多次投弹,105师官兵组织机枪连在金家祠堂背后的炮台山对空射击,使其日军飞机不敢低空飞行,炸弹炸偏,最终日本飞机被我军打跑,这天日军扔下炸弹,(有一棵炸弹就扔在指挥部下边二十多米处),炸毁廿八都民房多座,可恶的是有的还是细菌弹,(在50年代大练钢铁时还从地下挖出一棵哑弹),这就是日本鬼子的又一罪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5师应师长见日寇飞机时常来轰炸廿八都,金家祠堂又是大型建筑,目标太大,决定把师部迁移至廿八都上灰山水晶庙,这地方也便于指挥作战,背靠后面大山乌锋尖,道路又多,离仙霞关又近,左可去小竿岭,右东可以去崇山,兴墩,岭头,…登上前面小山又直指廿八都盆地,在这设指挥部是敌人万万想不到的,隐蔽,安全!</p><p class="ql-block"> 8.</p><p class="ql-block"> 8月5日,狡猾的日军改变全线进攻策略,集中大炮和4架飞机猛攻我二线阵地右翼的制高点,使得高地守军大多牺牲。日军乘机发动全线进攻,我军伤亡重大,阵地动摇。战斗至深夜,我军不得已放弃二线阵地,退守仙霞岭顶的三线阵地。</p><p class="ql-block"> 8月6日,日军集中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攻击我三线阵地。一阵轰炸过后,我军团指挥所被摧毁,双方短兵相接,进行白刃战,厮杀声、搏斗声震天动地,数里外可闻。</p><p class="ql-block"> 7日早上6时,日军出动6架飞机轮番轰炸,并动用大量毒瓦斯弹,我军伤亡惨重,决定退至第四道防线,继续阻击敌军。</p><p class="ql-block"> 战斗打到晚6时,日军冲进仙霞第一关,同时为了快速解决战斗,龟田联队长骑高头大马,亲临前线指挥,但在一座小石桥上被我军密集炮火击毙,摔落马下。此后日军士气大跌,在组织几次冲锋无果后,便退回到保安。然而我军并未放松警惕,趁着夜色,预备第5师在仙霞关以南加急构筑第五道防线。</p><p class="ql-block">8月8日,日军因仙霞岭地形复杂,不能运用大部兵力,虽然已占领仙霞岭一部分阵地,但处在第105师的三面包围之中,不利于对峙,便在次日夜里从窑岭及保安路口撤退……</p><p class="ql-block">9.</p><p class="ql-block"> 仙霞关之战,共历时10天,中国军队以伤亡500余人的代价,击退日军的猖狂进攻,歼敌1000余人。使日军没能越过仙霞岭,使得廿八都及闽北浦城一带免遭日军铁蹄蹂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 仙霞关保卫战,江浦军民团结一致,浦城从深坑泗州桥,廿八都一带村庄,老弱病残,退居深山,沿途村庄都有驻军,深坑现在还有当年抗日将士公墓,特别是仙霞关保卫战学生兵(未成年军人)公墓。廿八都,小竿岭,灰山,仓坞,炮台山…等地挖有多道战壕,现在至今有的地方还有当年抗日留下的一道道战壕炮台,当时浦城组织了一千名民夫(号称铁肩夫)实行军事化管理,由浦城人黄埔军校毕业的中校军官,达宗杰先生带队,他与民夫同艰苦共命运,顶烈日,战酷暑,冒着头上的日本鬼子飞机,顶着日军的枪林弹雨,不分白天黑夜送子弹,送粮食,运伤员,保证保障供给。</p><p class="ql-block"> 11. </p><p class="ql-block"> 廿八都百姓也组织了大批人员,运送弹药,粮食,用担架抢救伤员及牺牲官兵,修筑工事,帮挖战壕,为仙霞岭血战出力!</p><p class="ql-block"> 有些年轻力壮的男人和浦城等地方派来的民工在师部一个作战参谋的带领下,来到了金氐宗祠的后面一座叫灯盏形的山上(现也叫炮台山),他拿出图纸,比划了一下,就叫士兵带领大家动手挖了,这山植被很丰,先要把要挖的地方树砍了,还好这山的土还松,不会那么硬,大家白天挖,晚上接着挖,大家从不说累!</p><p class="ql-block"> 挖战壕也有讲究,战壕不可以挖成一条直线,为什么呢?万一战壕被敌夺走架上机枪,直线战壕躲都没地方躲,必须挖成w型式Z字型,战壕不仅仅是个人掩体,而且是作为部队运输,作战,补给的场地,战壕挖的好坏,关系到士兵的存活和胜利。</p><p class="ql-block"> 战壕构成是很复杂的,按照功能来区分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层,第一层是前线用来打仗防护的战线战壕;接着是备用战壕,以便在前线被击溃时还能阻止防守或反击;第三层是用来收治伤员、物资、指挥的战壕;最后是炮兵阵地。有的战壕甚至是环山一周,弯弯曲曲几公里长。</p><p class="ql-block"> 有的官兵和百姓手磨起了大血泡,血泡破了接着挖,天气又热,有的打个赤裸,一身汗水,手上的汗水渗着血泡,钻心疼痛,咬咬牙直到把战壕挖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具述:廿八都民工担架队由一师部的副官带队,去时挑上给部队的给养,深入到离战场不远的达坞待命,当战斗开始,听见隆隆炮声,机枪声,不多时就有伤员送下,担架队又马上送往廿八都战地医院,有的伤员因流血过多,伤势又严重,在路上抬着抬着就牺牲了。</p><p class="ql-block"> 有的民工还参与到部队中,破坏保安路口外的公路,桥梁等战斗,为进一步防止日军,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起到了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保安为了记住在此斩杀过的日军联队长,当地百姓还专门将此事刻在石头上,以供后人铭记。而那座小石桥,现在也被称为“落马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2.注:</p><p class="ql-block"> 据《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1942年6月12日记载:“上饶顾长官祝同文电陈,敌迭陷江山、玉山,本人拟移崇安指挥。敌昨真(十一日)晚占江山,本文(十二日)未占玉山,第10、第32集团军之主力元(十三日)拂晓前,可概就峡口、五都及广丰、上饶、江村之预定阵地线布防。职为便于指挥,拟元丑自上饶移崇安。”可见,江山县城被占领同时,顾祝同向蒋介石作了专门汇报第三战区司令部转移到福建崇安。随着敌军攻入上饶,浙赣线的打通,为了保证福建后方第三战区司令部的安全,第三战区要求必须严密封锁、扼守通铅山、崇安间以及廿八都、浦城间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在仙霞岭战斗时,第三战区己从上饶转移至福建崇安,第十集团军军部设在浦城。国军主力部队住扎在廿八都,。第49军的军部就设在廿八都,后转移福建浦城吴墩。105师部后来也从金氐宗祠转移至上灰山水晶庙。</p><p class="ql-block"> 从国军来说,仙霞岭战斗就是扼守日军由浙江廿八都进入福建浦城唯一通道进行的保卫战。</p><p class="ql-block"> 牢记历史!</p><p class="ql-block"> 为写这篇文章,作者参研拜读了多篇有关仙霞关浴血抗战的文稿与史料书籍,其中有:</p><p class="ql-block">(我花68年寻找一座山,那里藏着3代女人的心愿</p><p class="ql-block">真实战争故事</p><p class="ql-block">“真实战争故事”官方澎湃号)</p><p class="ql-block">(七彩·保安】揭秘 | 仙霞岭战斗)</p><p class="ql-block"> (血染仙霞关——记中国国民革命军105师与江山浦城人民群情激发浴血仙霞关保卫战)</p><p class="ql-block">(决战仙霞岭:铁血雄师血战四千日军五昼夜,杀得日军落花流水)</p><p class="ql-block">(仙霞关之战:一个师对6000日军,牺牲500,歼敌1000,斩杀联队长)</p><p class="ql-block">(廿八都镇志)</p><p class="ql-block">(档案再现75年前仙霞岭狙击战师部驻地)</p><p class="ql-block">谢谢</p><p class="ql-block">敬礼!"</p><p class="ql-block"> 2023.8 金冬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