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我的风华绝代同学少年

周游世界(荣获国际旅行家称号)

<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p><p class="ql-block"> 这是节选伟人的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一段。伟人通过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p><p class="ql-block"> 重读这篇壮丽的诗篇,面对【恰同学少年】的征文,不禁联想起我的同学少年。</p><p class="ql-block">我初中就读南昌十一中,这是一所新办的中学,生员全部是南昌市右营街小学和城北小学应届毕业生,不乏优秀学生,三年相处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初中毕业后好友重逢的照片,其中后排左一朱吕、左二张世贡和前排左一的我成了终生莫逆之交。他们两人非常优秀,是我崇拜的偶像。巧的是我们又一起考入南昌顶尖的高中——南昌三中,我分在高一(1)班,朱吕分在高一(4)班,后任南昌三中学生会主席,张世贡分在高一(2)班仼团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个插曲,1964年中考时阴差阳错,竞让我考了南昌中考第一名。我诚惶诚恐,盛名之下其实难付。当然最难受的是十一中校长、教导主任,高兴了一阵子,后来竞成了培养走白专道路的罪魁祸首,受了不少委屈,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为我受苦了。</p> <p class="ql-block">  三中当年号称“南三北四”,意即南昌三中与北京四中乃全国中学排头兵。有意思的是我夫人、妺妹次年也考入南昌三中,之后我女儿、儿子也先后考入南昌三中,现在我的孙女又考入南昌三中,我们家成了南昌三中世家。</p><p class="ql-block"> 现在南昌三中有七个校区,这是青山湖校区。当年我就读的是民德路校区,如文头照片,是最早唯一的南昌三中。这次我去寻找我读书的教室,门卫告诉我已全部重建。幸好夫人手机里还有这张珍贵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南昌三中名人辈出:如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总裁欧阳忠谋,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总经经理刘高倬,世界系统与控制论教育系统协会主席包国庆,清华大学教授、德国洪堡奖获得者徐向东,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馆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一委员会秘书长徐沪滨等。</p><p class="ql-block">说实话,进了南三中我吓了一跳,那个刻苦学风让我望尘莫及,稍不留意你就落后一大截。逼得我不得不想法认真起来,正好张世贡在我家附近租了间民房,我就经常钻进那间小屋和他一起学习,有时干脆住在那里共同切磋。</p> <p class="ql-block">张世贡是个苦命的孩子,是浙江浦江人,从小父亲病逝。母亲是江西丰城人,迫不得已带着幼小的小儿子返回江西,从此断了音讯。张世贡刚读小学时,他的叔叔从部队转业到江西南昌造纸厂,慈善的叔叔把他带到南昌担负起抚养义务。后来叔叔成家生了两个孩子,为了让他安心学习,租下了这间民房,结果成了我们铁哥们奋发图强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  时事多变,我们刚刚读到高二上学期,就停课闹革命了,“四人帮”挑起学生斗学生,我们不得不逃离学校,张世贡回到了浙江浦江老家,我则回到上海叔叔家。我们走后,朱吕遭殃了,激进的同学三番五次追问我们俩下落,不时威胁朱吕,可朱吕守口如瓶,一问三不知。暗地里却不断给我们输送“情报”。</p><p class="ql-block"> 时间长了,想铁哥们了,我也来到浙江浦江。</p><p class="ql-block"> 张世贡老家在农村,他是闲不住的人,跟二叔一起下田干活。我坐不住了,也跟他一起干农活。</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要上山去他表姐家运木柴,天不亮就起床,一人一个独轮车。我从来没有推过木轮车,何况深更半夜走在田间小道上,我时不时就掉到田里,好尷尬。上山了,不知走了多长时间,骨架子都要散了,才到了他表姐家,表姐热情接待我们,吃饱了装车,木柴装得老高老高,我连路都看不见,就这样上路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车子不听我使唤,不一会倒在马路上,扶正了接着走,跌跌撞撞直到天黑了才到家。这是我有生以来最苦最累的一次劳动,没齿难忘。</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张世贡突然接到从江西宜春的一封来信。我看他眼色不对,沉默良久,原来是她生母来信,估计儿子也在读高中,不知儿子动乱之际在校怎么样?受欺负了吗?受伤了吗?在家坐立不安,急着投书问安。她回到江西后改嫁了,继父是一位南下干部,在军分区敎导大队仼职。接到世贡母亲的来信,世贡的奶奶和二叔为世贡找到亲生母亲极为高兴,很想知道她带走的小孙子怎样?鼓励世贡接受母亲的要求,去江西相认。</p><p class="ql-block"> 张世贡到江西宜春后,不久我也来到宜春。伯父母待我极为热情,这时我才知道世贡弟弟健在,也读了大学,在南昌供电局工作。我真为他们母子、兄弟团员激动不已!闲不住的张世贡在军营里也和战士们一起上山采石。</p> <p class="ql-block">  折腾来折腾去,最后通知回校了,安排“四个面向”,接受再敎育。张世贡被安排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兵团一团——九江市瑞昌县赛湖农场,我则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四团——南昌县成新农场农机连。朱吕因父亲是江西青年报总编下放到农村,朱吕考虑到老家萍乡广寒寨还有年迈的祖父,没有去兵团,也没有随父母下放,毅然带着弟弟朱成回乡务农照顾爷爷!</p><p class="ql-block"> 我下放的四团——成新农场是座监狱兼劳改农场,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后,原有监狱和劳改农场职能不变,因此我们这些兵团战士还兼有管敎夲连劳改犯的任务。我们这些来自南昌、上海等地的风华少年,有的刚上初一,有的刚准备参加中考、高考,有的大学没毕业,我们这些年令不一、学历不同的人在这个特殊环境里成了“同学少年”,既要管敎好夲班的劳改犯,又要从他们身上学到手艺,做好农机修理工作。我们这些同学少年深感责仼重大,同甘共苦,我帮你,你帮我,众志成城,结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厚友谊。</p><p class="ql-block">图为我(后排右二)和我的钳工班同学少年与连首长在电焊机厂车间门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劳改犯的宿舍,之后把劳改犯转移到其它地方,改成了我们连居住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  后来,张世贡被赛湖农场推荐上大学,就读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朱吕则被选为乡干部,弟弟朱成则被水稻专家颜龙安选去做杂交水稻研究。</p><p class="ql-block"> 我则一直在四团——成新农场农机连仼钳工班班长。</p><p class="ql-block"> 虽说是农机连,双抢一来,我们照样下田插秧割禾。由于连长指导员都是解放军,按部队作风严格要求我们,你插秧腰痛得直不起腰也不敢停下来,直到休息的哨子一响,大家一窝蜂一样找地方休息。哪有什么休息地方,我就在田埂上倒地睡,让腰恢复恢复,顾不上脏不脏。割禾时,连里安排我挑割下来的禾,我高兴极了,不用弯腰了。炎炎夏日,热不可挡,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把草帽甩了,打着赤膊挑禾。双抢下来,我遭罪了,生了一头的疖子。</p><p class="ql-block"> 我在农场经历的磨炼远不止这些。我们农场被赣江支流一分为二,有一天我值晚班,半夜突然接到电话,在河对岸抢修农机的劳改犯联系不上对岸码头的船,要我安排渡船。我起身向码头走去,突然想起白天南昌市在场部广场(下图即为场部广场)召开公审大会,宣判枪决几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刑场就在码头旁。行刑时我正在刑场的河堤上值勤,目睹了这些罪犯枪决。现在深更半夜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心里还真有点乱。我硬着头皮走到渡船把船老大叫醒,把对岸的劳改犯接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也是深更半夜,农机抢修,我们的电焊割枪坏了,要我连夜去珠港农场农机连去借。珠农场离我们至少十多公里,命令我徒步沿大堤快去快回。深更半夜漆黑一片,空无一人,我壮了壮胆疾步而行,走到一半,突然从大堤两旁窜出十多个人,大声喝道“站住!”我惊出一身冷汗,不知怎么回事。好在人群中有一个拖拉机手经常来连里修车,认识我,连说“对不起!”原来是农业连的一个劳改犯逃跑了,农业连组织一批表现较好的劳改犯分头拦截。我才如释重负。</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这么多惊心动魄的磨难,使我一步一步走向了坚强。</p> <p class="ql-block">农机连与运输连与场部相连,几十年过去,当年的同学少年源源不断地故地重游,农场旧貌换新颜,但刻在我们脑子里的两座水塔依然雄风不倒。印象深刻的是公审大会时,我们武装连的同学少年在塔顶上架着机枪警戒广场集中参会的各连劳改犯,以防不测。</p> <p class="ql-block">  1971年下半年我终于结束了没有毕业证的中学生涯,回城当工人了。不久又把我调入企业总部当干部。随着重视知识分子的政策,省政府决定选拔一批后备干部到大学深造,经过考试,我进入江西冶金学院工业管理工程系学习。此时,张世贡也大学毕业,因为优秀,直接调入省敎育厅工作。不久又提拔为省电化敎育馆当馆长。朱吕也因为出类拔萃,当上了乡领导,最后担任萍乡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吕的弟弟则成了杂交水稻专家、团中央委员。</p> <p class="ql-block">  分别多年,当年翩翩的少年,己经是银发初上的老人。当得知朱吕从萍乡来到南昌,同学们纷至沓来接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席间,大家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如数家珍: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困难时期,也经历了祖国的改革开放,祖国终于雄傲世界!这里有我们的血汗和功劳,我们是祖国的脊梁,是世界上空前绝后的一代!</p><p class="ql-block">席间,朱吕盛情邀请同学们到萍乡做客,再续同学少年篇章!</p> <p class="ql-block">在朱吕的再三催促下,我组织了这次同学少年续篇之旅,开着自驾车来到了萍乡。朱吕全家齐动员,周到细致安排了这次活动。图为朱吕夫妇与我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朱吕领着我们登武功山,参观安源,看孽龙洞,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孽龙洞口爭先恐后与朱吕合影,留下风华绝代同学少年最新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同学少年最难忘的是给我们信念、知识与力量的恩师,南昌三中校庆100周年,我见到了班主仼石瑞璋老师,并与之幸福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不久惊悉石老师病重,我和同学们闻信急忙赶到老师家中看望慰问。不想令人尊敬的石老师不久与世长辞!</p> <p class="ql-block">时光如梭,转眼60多年过去,我们这一代同学少年正在迈向80岁了。虽然我们高中没有毕业,但我们无怨无悔。少年强,国家强!我们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托,成为那个时代的勇敢担当者,复兴中华最坚定的支柱。我为我的风华绝代同学少年骄傲、自豪!</p><p class="ql-block">(草就于2023年8月11日,感谢上海的同学少年黄人珍在百忙中为作品提供了多张成新农场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