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将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p><p class="ql-block"> 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p> <p class="ql-block"> 现代诗人冯至在他的《杜甫传》中写到“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茅屋故居,这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原型,1997年根据杜诗修复重建。</p> <p class="ql-block"> 杜甫居住过的茅屋,里边的陈设十分简单,仅有一张小桌和一副床榻,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张蒲团外,就只有一个竹架,上面摆满了各种线装的经书。</p> <p class="ql-block"> 草堂整体环境十分清幽,竹林繁盛,有桥有水。</p> <p class="ql-block"> 大雅堂于02年才正式对外开放,前原本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大雅堂因黄庭坚的《大雅堂记》而得名,堂内有反映杜甫跌宕起伏一生的大型彩釉磨漆壁画,还有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诗史堂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当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杜甫千诗碑,这里展示了历代名家创作的杜诗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旅居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甫诗中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 诗句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是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p><p class="ql-block"> 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p> <p class="ql-block"> 杜甫《春夜喜雨》</p><p class="ql-block">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p><p class="ql-block">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p><p class="ql-block">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p><p class="ql-block">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p> <p class="ql-block"> 诗人把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的传神,把“雨”写得生动形象,流露出诗人对这场“好雨”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表现出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 园中《春夜喜雨园》一组雕塑。</p> <p class="ql-block"> 花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作为草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为网红必拍景点。</p> <p class="ql-block"> “草堂影壁”是由青花瓷碎瓷片拼接而成的草堂二字,蓝白相间。</p> <p class="ql-block"> 1958年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观看,在此留下伟岸的背影照。</p> <p class="ql-block"> 少陵碑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内有一石碑,刻着“少陵草堂”四个大字,这是雍正的弟弟果亲王允礼所书。</p> <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欢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的两句诗,“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流芳百世的诗圣用这么多作品与后人相遇,给人启迪,这是多么辉煌的一笔宝贵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