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崇圣寺北山石壁有三座石龛,时称“石门房”,居中者是蒙古宪宗己未年(1259年)贤公大和尚张志贤开凿的“卧化”龛;居西者是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聚公禅师刘进盛的“坐化”龛;东去十余米的石龛,俗称“三盘炕”,因其中有北、东、西三座似床石台,犹如今之沙发,在当时则类似于民间的火炕外形,故名“三盘炕”。其实三盘炕的本名仍然是“石门房”。</p><p class="ql-block">三盘炕开凿于什么时间?有人说“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年)住持僧道明禅师开凿”。本人在撰著《临朐名胜志》时由于缺少文献资料佐证,也只能依据此说。但经捶拓的古代残碑印证,此说不合历史事实。</p><p class="ql-block">且看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崇圣寺》碑文:“池南为伽蓝殿,西则为龙王殿,殿后壁凿二龛……”可见此时只有“卧化”、“坐化”二龛,没有第三龛“三盘炕”。另外此碑尚且记载:“圣朝有秀荣、峰禅师重修梵宇”,其意为明朝嘉靖十三年的崇圣寺住持是秀荣禅师,根本不叫“道明禅师”!秀荣、秀峯是师兄弟,秀荣任住持,秀峯虽不是住持,但其地位仅次于住持。</p><p class="ql-block">再看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谭鉴《重修崇圣寺》碑文:“宋元间二僧相继……有石门俨若房状,因以名之。厥房东有寺一所”。可见明朝万历三十六年时,石门房也</p> <p class="ql-block">只有二僧石龛,即卧化、坐化龛,根本不提三盘炕石龛。</p><p class="ql-block">明万历年间,进士冯琦游览石门坊,所写《游石门山记》文曰:“寺负北岩,佛殿仅蔽风雨。僧舍数楹,架山木为之。有遗蜕二,卧者师,坐者弟子也,皆元时人。两人生时即居石龛中,当时民间供养绝盛。”文中也只记录了“卧化”“坐化”,没有谈及三盘炕石门房。</p><p class="ql-block">明朝进士傅国所著《昌国艅艎》在“山川”部分记载:“石门山壁龛有僧骸二躯,相传宋时人卧化于此,至今未朽。寺僧因附泥其上,遂如卧佛形。”可见书成于明朝崇祯末年的《昌国艅艎》,在当时也只记载了“卧化”、“坐化”两座石龛,仍然没有提及三盘炕石门房。</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秋,寿光才子安致远游历石门坊,写成《游石门记》收录进《纪城文稿》,其文曰:“山寺三楹,广袤仅丈余”、“寺背石壁矗立数仞,万松虬曲簪石罅中,几千百年物,大仅如帚。石间嵌佛像,皆天宝年凿。”安致远与新铭、帝可等四人是从寿光骑毛驴而来,在崇圣寺住了一夜,其借宿地应该是在僧房,可证此时祟圣寺是有僧房的。他们既然看了山寺、看了唐朝天宝摩崖造像,怎么会看不到石门房的涅槃僧骸呢?是不是此时的“卧化”、“坐化”已经被寺僧封门禁止观看?为什么没有提及石门房,岂不怪哉?据笔者推断:清初朝廷颁布《大清例律》,明文禁止掘人坟墓;掘墓见尸即属死罪。安致远作为饱学之士,自是懂得国家律法,即使看了卧化、坐化僧骸,也不敢写进游记之中。</p><p class="ql-block">再看官志记载,清光绪十年(1884年)《临朐县志·山水上·石门坊》记载:“壁龛有僧骸二躯,相传元时人卧化于此,至今未朽”。</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临朐乡土志·地理》则记载“朱包社内有石门山,有文昌庙。山北崖石壁间有龛,中有遗蜕二,坐者师,卧者弟子也,皆元时人,两人生时皆居石龛中。”可见崇圣寺的佛爷殿己不存在,文昌庙是清光绪二十四年在佛爷殿原址创建的,到光绪三十一年才八年时间,而文中只说文昌庙,没提佛爷殿和逄公殿,或许此时逄公殿也已圮毁。此处介绍石龛遗蜕,弄错了师徒位置,应该是卧者师,坐者弟子也。</p><p class="ql-block">从上述所有临朐史志记载来看,都没有提及三盘炕;但清光绪年间的《临朐县志》、《临朐乡土志》已经很晚,未提三盘炕实属正常,因为他们也无从考证。只有明清碑文和冯琦、安致远的亲身目睹,才是符合史实、令人可信的佐证。</p><p class="ql-block">根据明清碑文和冯琦、安致远游记,可以断定:三盘炕石门房不是明朝嘉靖十五年开凿,而且到清朝顺治年间也没有开凿!那么三盘炕石门房究竟是什么时间开凿的呢?</p><p class="ql-block">且看三盘炕石龛的内部布局:三座石炕实际是三座坐具,应该是寺僧们的休闲室,类似于吃斋饭的僧房。回顾</p> <p class="ql-block">上述资料记载,冯琦所见“僧舍数楹,架山木为之”,安致远等四人曾借宿寺中,可见明末清初寺中尚有僧房。是什么时间崇圣寺没有了僧房?</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临朐县志·祥异》记载:“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夜,地震异常,房舍半倾,压死无算。后数月时动,人皆露处,无敢寝于室者。”</p><p class="ql-block">光绪《临朐县志·大事表》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夏六月甲申,地震有声如雷,栋宇倾覆,连日不止。”本次地震中心位于莒县一郯城,为8.5级大地震,其震中烈度为12级,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能量的十倍!可以想象此时“架山木为之”的简陋僧舍,岂能不塌?甚至“仅蔽风雨”的佛殿也该圮毁,寺僧在僧房倒塌时被砸伤,甚至被砸死,所以劫后余生的寺僧发现元朝开凿的石门房却坚如磐石,纹丝不动,于是考虑:开凿一座石门房做僧房是最坚固的。等到天气凉快之后,他们便在古槐正北的石壁上开始了凿龛工作。经过当年秋冬的数月劳累,终于完成了石龛开凿。入冬之前,挤塞龛门,遂成躲风、避雨、防寒的斋房。由于当时只有僧徒三人,所以其中开成三盘石炕,覆以草苫,则成卧具,此则三盘炕之由来也,其形成年代约在清朝康熙七年,即公元1668年秋冬时节。这个结论虽然不能说是绝对正确,但基本可以断定:三盘炕石门房的开凿时间最早不会超过清康熙七年!只能更晚,不会更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