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远离毒蘑菇 —— 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

杨林兰茂一小附属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在雨季即将来临之际,也到了一年一度吃菌的季节,下面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事项。</p> <p class="ql-block">一、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p> <p class="ql-block">  (一)千万别自信能自己拾菌</p><p class="ql-block"> 有毒野生菌和野生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就算经常拾菌的村民也不能盲目自信自己的辨别能力, 常在市区居住的市民就更不要仅凭图片等资料就去尝试自己采摘野生菌来食用。不仅要去正规市场购买,购买时也应该再检查一下。</p> <p class="ql-block">  (二)再馋也别吃太多太杂。</p><p class="ql-block"> 食用野生菌时注意不能吃太多, 避免微量毒素积累导致出现中毒症状。也不能吃杂菌,避免在加工过程中会混合产生毒素。</p> <p class="ql-block">  (三)还未加工前先给菌子拍张照。</p><p class="ql-block"> 因为野生菌在加工过程中,已经改变了形态和颜色,因此当出现中毒后,就算带着熟的菌子或呕吐物,医生和野生菌专家也很难辨别出“凶手”到底是什么品种。因此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在野生菌加工前拍一张照片留存,以防万一。</p> <p class="ql-block">二、食用野生菌的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毒,尽量不吃。</p><p class="ql-block">2.以色彩、有无汁或断面是否变色、是否生蛆或生虫来判断菌子是否有毒的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p> <p class="ql-block">3.菌子一定要煮熟炒透。云南人最爱吃的见手青、牛肝菌等未煮熟炒透会中毒,可能出现“小人国”幻觉。</p><p class="ql-block">4.在家加工食用一定要充分炒熟,在外食用请到正规场所。</p><p class="ql-block">5.吃菌子最好不饮酒。酒精可促进毒素吸收,也可能与菌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p> <p class="ql-block">三、如果不幸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应采取什么措施?</p><p class="ql-block"> 目前,野生菌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也没有特效解毒剂,主要是尽早排除毒素,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p><p class="ql-block">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p><p class="ql-block">2.及时前往医院治疗;</p><p class="ql-block">3.及时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p><p class="ql-block">4.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反复呕吐发生脱水导致休克;</p><p class="ql-block">5.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室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p><p class="ql-block">6.判断是否为食用野生菌中毒,还是食物中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