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骨髓里的审美意识

虞美人

<p class="ql-block">  父亲年轻的时候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在佳木斯住过几年,我长大后见过父亲那时候的照片,还跟父亲开玩笑说,咋不留着北方呢?父亲一笑而过……但是父亲跟我讲过他走过的地方是那么的美,一直留在我的骨子里,我时常在想这各式各样的建筑群会是啥样?这草原、花海、马群…我要看看。</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建筑美,印象最深的是西方的“哥特式”,知道这个名字可能在十一、二岁吧!于是在父亲的图书馆里翻书查阅,后来就知道了古典式,巴洛克式…都是书本上的图片,顽劣的我想着有机会一定去看看…走过一坐山、一道水、一个城市,读书的快乐也在旅途中印证着,享受它的各种美,滋润于心。</p><p class="ql-block"> 7月第二次去上海,思南公馆是我想去看看的地方之一,炎热的夏天也挡不住我的热情…上海一直是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一听到思南公馆就觉得特别西化,但它又是一个民国风建筑,我很好奇,在网上查阅,据说与法国音乐家马思南(马斯奈)有关。我喜欢法国,很欧式,音乐、建筑、文学都特别文艺、浪漫,听之,阅之都会美不胜收,令人浮想联翩,乳白色的外墙,黑色边框,花海点缀的阳台…这是我见过的浪漫法国,就像浪漫满屋,花海河道,悠游自在的人,还有那么多美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思南路很长,高大的梧桐树遮蔽马路,也遮蔽马路边上的建筑,一排排2层楼高的建筑群慢慢展现眼前,米色外墙,斑驳的黑,红色窗户和屋顶,红色的窗户就像是点缀,让低调的屋子有了一份华美,没有法国建筑张扬,却有法国建筑的奢华,低调的奢华,我喜欢。路上没什么人,偶尔一辆车飞过,我可以在马路中间穿行,想象民国名人曾经在此处流连或者穿梭,亦或急促,亦或奔走…树影下婆娑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我也觉得这样的建筑群还蛮有中国味道,从外观看,院子有点像四合院,建筑就2、3层高,2扇窗户,合开式,木制材质,跟普通民户差不多,只是窗格不是花格式,而是条文形。大门不是方框式而是圆拱形,真可谓典型的中西合璧。走进公馆里面,花园里有绿树缠绕,东影西斜,一栋楼别墅隐藏其中,和外滩那些高大威猛的券柱式,巴洛克式相比,这里更舒适,安静。坐下来喝一杯茶,品一品威士忌还蛮有味道。</p><p class="ql-block"> 早晨,一束阳光洒在路间,月季花的花香飘过,清新淡雅的风伴着茶叶的芬芳吸入你的肺,让心儿荡漾……</p> <p class="ql-block">思南路</p> <p class="ql-block">外滩建筑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