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一中的腰鼓队

老顾

<p class="ql-block">  我的中学生活在昆明第一中学度过,这是一段让我引以为荣的经历。昆一中创建于1905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学校人才輩出,学习氛围很浓,文体并重,鼓励个性发展,同时注重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昆一中任教老师阵容強大,以数理化为最,可谓群星灿烂。数学老师中,有讲一口纯正北京话的特级教师任云龙,讲解代数知识,犹如行云流水,人称"任代数";有满脸严肃的顾传澍老师,在黑板上随手画几何图形,准确精细,人称"顾几何";有慈眉善目的黄祖华老师,讲三角函数课逻辑清晰,人称"黄三角"。物理课的陈琮、鲁开敏老师,化学课的李如琚老师,生物课的肖祝久老师,外语课的许克敏、黄名妤老师等,都是超一流名师。语文老师蒙启运学养深厚,知识渊博,板书尤其漂亮,写的是柳体,一笔一画都显现出书法功力。文艺活动也很活跃,老师们结社演出京戏《打渔杀家》,肖祝久老师扮演梁山好汉肖恩,顾传澍老师出演教师爷,地道的京腔京韵,贏得满堂喝彩。当年的青年教师陈志聪、杨家寿、唐雨生等,后来都成为昆明教育界的学科领军人物。而令我最难以忘怀的,却是当年学校组织的腰鼓队。</p><p class="ql-block"> 昆一中的腰鼓队阵容颇具规模,只有高中部的同学才能参与。每逢金秋,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庆游行,参加腰鼓队便是同学们翘首以盼的事。参与者统一着装,白衬衣蓝裤子,肩披红绸带,绸带系上红色腰鼓,挎在左腰间,真可谓色彩鲜明,英姿飒爽。腰鼓队员双手各执一根鼓錘,有节奏地敲击鼓面,发出咚咚响声。一只腰鼓音量有限,几百只腰鼓一齐敲响,便有了排山倒海、气势恢弘的效果。置身腰鼓队中,仿佛汇入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队,血脉贲张,情绪昂扬,颇有些"气吞万里如虎"的感觉。久坐课堂的少年们,在腰鼓队中找到释放情绪、一展身手的快感,因此在排练中积极踊跃,从不懈怠。</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初期,恰逢国家经济遭遇困难,学校食堂供应的飯菜油水甚少,室外活动一多,免不了飢肠辘辘。但同学们从不为此耽误腰鼓队排练。九月的昆明,时而骄阳炎炎,时而大雨倾盆。只要一到排练时间,不管天气情况如何,同学们都会在操场上准时列队,从不缺席。上苍不负有心人,腰鼓队训练得阵型整齐,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整体效果令人震撼。每位参与者心中都洋溢着使命感、责任感和成就感,盼望着向社会大众展示风釆的那一天。</p><p class="ql-block"> 国庆节清晨,天还未亮,腰鼓队已在市区的东风东路集中。金风乍起,秋意渐凉,但队员们心中仿佛揣着一团火,像一群整装待发、慷慨出征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时,游行开始,席地而坐的队员们一跃而起,整齐列队,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到达邮电大楼时,领队吹响哨子,几百只腰鼓一起敲响,犹如平地响起春雷,威武雄壮,振聋发聩。路旁观看游行的市民们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掌声和鼓声融会,让每位腰鼓队员热血沸腾。腰鼓队经过震庄前的检阅台时,台上台下的掌声越发热烈。我第一次参加腰鼓队游行时,内心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深感团队精神的強大无敌,对我今后的人生有不容小觑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岁月匆匆,白云苍狗。如今在博物館中,恐也难寻到腰鼓的身影。但它对我们这一代人却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小小腰鼓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岁月,见证了当年曾经有过的团队精神和学子们的万丈激情。</p>

腰鼓队

腰鼓

老师

一中

团队精神

游行

队员

排练

同学

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