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ation in Canada 🇨🇦 ,2023 (下)

forget-me-not

<p class="ql-block"><b>  7/25/2023,从Quebec City出发,开车约八小时之后,终于在晚饭前赶到了我们的第二个度假屋。这间度假屋是由一个教堂的建筑改建而成,它的主人是一位奥地利人,非常友好且健谈,在与他的简短交谈中得知,这家教堂破产以后,被屋主在六年前来加拿大旅游时看中后买了下来,改建成今天的Airbnb出租房。</b></p> <p class="ql-block"><b>  屋主领着大家一起参观了他的房屋。在大门的入口处的左手边,我们看见了一个天主教堂常用的许愿蜡烛铁架子被完好无损的保留了下来,右面的壁挂装饰仍然营造了一个温馨、诱人的教堂的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厨房与客厅连成一体,房屋的内部结构与主卧,依然保持了十足的教堂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餐厅里的餐桌,用来打扑克好像是大了一点哦。</b></p> <p class="ql-block"><b>  参观了整个房屋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晚餐了。经过一天的奔波,小红和Alice不顾劳累地为大家准备晚饭,刘凡和陈萍积极地配合打下手,才使大家很快就吃到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这顿晚饭要大赞的是Alice的Salmon Sandwich以及小红重新加工制作的BBQ牛肉和猪肉、蛋花汤和乌冬面汤。这顿饭似乎把大家从疲劳困乏之中解救了出来。</b></p> <p class="ql-block"><b>  Church House的对面就是Beyfield的邮局,据维基百科,1898年的Bayfield只是一个拥有一个邮局和一个教堂的农业部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是这海峡沿岸农村社区的一部分,邮局还在,不过这教堂已不复存在了。</b></p> <p class="ql-block"><b>  从Church House开车几分钟就可以来到Cape Tormentine海滩露营地,看起来像是一个房车中途落脚之地。可以想象得出这里是个看日落的好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方华用无人机拍摄的我们租住的度假屋周围的环境风景。</b></p> <p class="ql-block"><b>  这次我们选择入住这个教堂式居所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地理位置,非常方便去我们计划好要去的Hopewell Rocks、PEI以及Nova Scotia。在这里让我来说一说我们这次度假期间受到的</b><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个惊吓</b><b style="font-size: 18px;">吧。</b></p><p class="ql-block"><b> 在一个夜黑风高(有点过了😜)七月的一天,一位浑身刺满了tattoo的女人闯进了我们的住处,她不顾七仰八叉倒在沙发上疲劳的住客,径直朝在厨房忙碌的Alice奔去,她的同伴(伙)等在门外的车里,车灯大开引擎轰鸣(又有点过头了😉),真像是上演一出杀手🥷提枪闯入教堂屠杀后跳入接应的汽车逃走的好戏(想象中的),好在这位陌生人只是误认为我们的住处是教堂,进来问路而已,但还是把Alice吓得够呛,从此我们这个教堂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大门紧锁的状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七月二十六日,New Brunswick</b></p> <p class="ql-block"><b>  7/26/2023,我们在中午12点左右来到了</b><b style="font-size: 22px;">New Brunswick</b><b>省的Hopewell Rocks Provincial Park的停车场,今天这里有足够的停车位置。下图为这个省立公园的主要入口。</b></p> <p class="ql-block"><b>  公园的入口还立有一块Hopewell Rocks的潮汐表示意图,表明当天的低潮是下午一点零七分,高潮是晚上七点零六分。</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公园以后,我们首先前往The Hopewell Rocks Interpretive Centre,通过这里面的自助多媒体的展览,初步了解一些关于这里的地质和潮汐的知识。得知Hopewell Rocks特殊的地质结构闻名于世,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潮汐,退潮时它们会变成摩天大楼般、形状各异的“花盆(flowerpot)”岩石,人们还可以直接走进海底。涨潮时,这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又会变成了被海水包围的小岛。公园里还有班车接送腿脚不便或要赶时间的游客。下图是在游客中心附近的班车服务站点。</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从游客中心沿着下坡路走到悬崖顶部的楼梯入口,走下楼梯便到了海滩。不过这次我们只是朝着右手边的方向(南面)行走的,有建议说最好也要去左手边(北面)看一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人们根据“flowerpot”外观特点的不同给予了它们一些独特的昵称。比如下图</b><b>这块顶部长有树木的的砂岩就被命名为情人拱门(Lovers Arch)。</b></p> <p class="ql-block"><b>  下面这块叫熊岩(Bear Rock)</b></p> <p class="ql-block"><b>  不知这块岩石叫什么名字,还是你们自己给它一个昵称吧。</b></p> <p class="ql-block"><b>  这块落在海湾中间的岩石块被称之为苹果岩(Apple Rock)。</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的海岸线上还有几个小海湾。</b></p> <p class="ql-block"><b>  比如这个城堡海湾(Castle Cove)看上去还蛮开阔的。</b></p> <p class="ql-block"><b>  每天两次的波浪和潮汐对岩石底部的侵蚀速度比顶部要快的多,留下了形状奇特的黑色沉积砾岩和砂岩地层。</b></p> <p class="ql-block"><b>  沿着海滩向南会走过几个拱门,这些拱门也是潮汐侵蚀的结果。</b></p> <p class="ql-block"><b>  潮水退下去后,地上堆满了海藻和烂泥沙,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这海洋底部漫步,有些人光着脚丫走进淤泥给自己的脚丫子来个污泥浴。</b></p> <p class="ql-block"><b>  被称作“花盆”的岩石遍布在这一英里的海岸线上,石林般的雕刻充分体现了海蚀威力的强大。行走在由千年侵蚀而成的巨大的“花盆”岩石之中,总感觉有点茫然的不知所措。</b></p> <p class="ql-block"><b>  这块岩石被称作钻石岩(Diamond Rock),看上去好像比钻石还要坚硬呢!</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还有一条石灰岩山脊,低潮时可以爬上去沿着山脊走到大洋边上。</b></p><p class="ql-block"><b> 在山脊的最高处还搭建了一个平台,作为紧急救援的后备工具。如果碰到一些疯狂的游客在涨潮之前不愿离开海滩,那他们只要爬上这个平台,就不会有生命危险,可代价就是要等到退潮以后(应该大约每六个小时)才可以安全地步行回来。</b></p> <p class="ql-block"><b>  Walking on the ocean floor,大家你给我拍张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我给你拍张照片,乐在咔嚓咔嚓的拍摄大片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最后小红用她的自拍杆给咱们大家拍了张合照。</b></p> <p class="ql-block"><b>  网上有文章介绍说最好先在退潮时去参观,然后在涨潮时再回来,看一看水位的巨大差异,我们照做了。下图拍摄的是主楼梯处的海湾高潮与低潮的前后对比。</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在同一个角度但较近一点距离拍摄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大海湾(Big Cove)的高低潮图片的角度有些不同,但也不影响我们视觉到它们的不同。低潮的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不过这里的观景平台有山、松和水为背景,倒是一个少有的自然风光的组合。</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钻石岩(Diamond Rock)在高潮与低潮时的对比图。低潮的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当我们从这个省立公园</b><b>(Hopewell Rocks Provincial Park)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不过Alice早已帮我们找了家吃龙虾🦞大餐的饭店 - Alma Lobster Shop。</b></p> <p class="ql-block"><b>  吃完饭为了消食,我们来到了位于芬迪国家公园(Fundy National Park)东入口的山上,有没有惊奇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么美丽和宁静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还是有人知道的,如果有时间,在这里坐上一天也不会觉得无趣。</b></p> <p class="ql-block"><b>  感谢陈萍拍下了这张杰作,让这样的美好永驻。</b></p> <p class="ql-block"><b>  接下来我们沿着915号(Scenic Drive)公路由西向东驾车兜风。下图为途中的一个风景点 - 卵石海滩(Pebble Beach)。这里的岩石大小不一而且个个表面光滑,虽然当时雾气蒙蒙,但在这个卵石海滩聆听海浪的拍打声也是非常不错的体验。</b></p> <p class="ql-block"><b>  在回我们住所的路上,经过Shediac New Brunswick,有一个路边景点:希迪亚克的巨型龙虾(Shediac’s Giant Lobster)。毫无疑问它是希迪亚克最具代表性的纪念碑。虽然网上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龙虾雕塑,但维基百科介绍说中国河北潜江的龙虾雕塑目前才是世界最大的。</b></p> <p class="ql-block"><b>  这个巨型龙虾算是海滨省市被拍照最多的旅游景点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建造这座大龙虾雕像也是为了说明希迪亚克在渔业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七月二十七日,Prince Edward Island (PEI)</b></p> <p class="ql-block"><b>  都说喜欢海滩、海鲜或者《绿山墙的安妮》的人,就一定知道爱德华王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7/27/2023,我们计划去PEI的旅行路线由我们旅游小组的导游发给了我们这些组员。</b></p> <p class="ql-block"><b>  从联邦大桥(Confederation Bridge)出发,我们</b><b style="font-size: 18px;">沿着爱德华王子岛国家公园(Prince Edward Island National Park)里的海湾海岸公园大道(Gulf Shore Parkway)缓慢行驶(Cavendish这段),这是条短途风景路线,设有多个停靠站点,方便游客做短暂的停留欣赏海边的美景。</b></p> <p class="ql-block"><b>  这个国家公园拥有红色的悬崖、岩层和沙滩,为了防止海水的侵蚀,人们在海边填充了坚硬的石块。</b></p> <p class="ql-block"><b>  小红拍摄的这段视频就是途中一个受欢迎的观景点和野餐区。</b></p> <p class="ql-block"><b>  在众多的观景停靠站点当中,我认为Doyles Cove是最漂亮的拍照景点,看着这里如此的风景如画,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L.M. Montgomery)要以这做岛屿作为她小说里的背景了。</b></p> <p class="ql-block"><b>  作为我们在海湾海岸公园大道(Gulf Shore Parkway)上的最后一个停靠站点的North Rustico Beach,游人少并且非常安静,许多鸟儿聚集在海滩上,红色的海岸线与大海连成一片,应该能拍出好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一块枯死的木根被冲上了海滩,给海滩增添了一些生活的乐趣。居民们喜欢带上自家的沙滩椅和一本书(或e-reader),在这里消磨时光。</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在海滩上开心地散步,拍照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海滩后,我们去访问了Cavendish游客信息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大家一致决定改变以前的行车路线,直接前往维多利亚小镇(Victoria by the sea)。</b></p> <p class="ql-block"><b>  在前往维多利亚小镇的途中,我们先来到了绿山墙遗产地(Green Gables Heritage Place - Parks Canada)。阅读过小说《绿山墙的安妮》的人都想来这里参观一下,亲眼见证这个激发作者创作灵感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可惜我以前没读过这部小说,对这位作者了解的甚少,就决定仔细参观在游客中心的展览厅里展出的有关作者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生平以及她的创作生涯。</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当中有些是《绿山墙的安妮》小说的迷妹,她们买了门票去实地考察小说里出现的谷仓(Barn)、绿山墙(Green Gables House)、情人小路(Lover’s Lane)以及闹鬼的森林(Haunted Wood)。</b></p><p class="ql-block"><b> 这部小说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下图第一行中就有在中国发行的版本。</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绿山墙遗产地后,我们来到了埃文利村(Avonlea Village),Avonlea是《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在小说里虚构出来的名字,而在这个现代的埃文利村里,我们却看见了不少绿山墙的安妮那个时代的房屋和商店的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b> 其实我们是为了到Cow's买冰激凌才在Avonlea做了短暂的停留。</b></p> <p class="ql-block"><b>  Cow's自称拥有加拿大最好的冰激凌,我买的这种是店员推荐号称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是不是最好的我不知道,因为融化的太快,我就囫囵吞砸地吃了下去,并没有时间去品味。</b></p> <p class="ql-block"><b>  游客中心推荐的维多利亚小镇(Victoria by the sea)是一个历史悠久、漂亮可爱的小渔村,也是主要的PEI的旅游景点之一。有不少的艺术家来到这里寻找创作灵感。</b></p> <p class="ql-block"><b>  维多利亚海港博物馆(Victoria Seaport Museum)就坐落在这个白色的小灯塔里,里面的展览追溯了这个小渔村在航海商业黄金时代的历史。它虽然不靠近水边,却非常适合拍照,它还是个功能完好的灯塔。</b></p> <p class="ql-block"><b>  维多利亚港湾是小镇最热闹的地方,这里有不少餐饮店,如Richard's Fresh Seafood,Lobster Barn和Casa Mia By the Sea。</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我们即不打算在小渔村用餐,也不想在小镇里闲逛,就在码头上的礼品店前休息片刻,整装待发。</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看到码头边的海滩上有一个蓝色的帐篷,不会有人打算在海滩上露营吧。休息完毕,</b><b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又一时兴起决定去Charlottetown,因为从Victoria到Charlottetown只有三十分钟的路程。</b></p> <p class="ql-block"><b>  Charlottetown是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PEI)的省会和最大的城市。即使这一天的时间所剩无几,我们还是如蜻蜓点水般的在这座城市里一闪而过。下图中如果沿着地上的红线行走,就会看见一些历史建筑和遗址,黄线则代表着本地商家所在的路线。</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的车就停在Charlottetown游客信息中心的门前,附近就有一个海鲜市场 - Lobster on the Wharf,我们在那里买了生蚝🦪和鲜蚌,它们就是我们当晚的主打菜肴了。</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在罗马天主教大教堂St. Dunstan‘s Basilica停留了片刻,它位于历史悠久的乔治街(Great George Street),是市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标。教堂内部的焦点部分应该是它的祭坛和祭坛屏风,屏风里面有二十三个圣人和天使的雕像,高挂着的玫瑰彩色玻璃窗也非常漂亮。</b></p> <p class="ql-block"><b>  然后我们匆匆走过了维多利亚街(Victoria Row),在夏季它便是条步行街,这条街上云集了很多精品店、餐馆和咖啡馆,甚至还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小舞台,难怪它也被视为Charlottetown的主要旅游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从Charlottetown回来后,大家一起动手准备晚餐。</b></p> <p class="ql-block"><b>  烧烤也是少不了的。</b></p> <p class="ql-block"><b>  人多就是力量大,很快就搞定了一桌丰盛的酒菜。</b></p> <p class="ql-block"><b>  Alice和刘凡自创配制的Roku Gin + Guava Juice是她俩喜爱的饭后饮料🥤。看上去卖相也是挺不错的呢。</b></p> <p class="ql-block"><b>  七月二十八号早上,小红和Nick将要提前离队去一个国家公园(Cape Breton Highlands National Park)探险,在他俩离开之前,我们的传统节目自拍集体照的档期就被提前了,也许是因为不舍他们的离去,我们不仅在室内拍,</b></p> <p class="ql-block"><b>  还要在门口拍,</b></p> <p class="ql-block"><b>  依然不过瘾,再远距离拍一张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七月二十八日,Nova Scotia</b></p> <p class="ql-block"><b>  从我们的住处开车不到三个小时就来到了Nova Scotia的省会Halifax,今天的导游大洋专门给大家设计了在这个城市的自助步行游攻略。</b></p><p class="ql-block"><b> 打卡的第一个地方是Grand Parade,这个广场对市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用于举办多种活动,包括音乐表演、除夕庆祝等等。广场的北端是Halifax市政厅,南端是圣保罗教堂(St. Paul’s Church),中间是最初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的士兵的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第二个打卡点是老城时钟(Old Town Clock)。这个时钟始建于1803年,至今已有220年啦!</b></p> <p class="ql-block"><b>  接下来是国家历史遗址的城堡山(Citadel Hill),第一座城堡在这里修建的间是1749年,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堡建于1828 至1856之间,说是为了抵御美军从海上的进攻。</b></p> <p class="ql-block"><b>  同时我们还站在城堡上观赏城市的风景,观赏城市的高楼大厦、教堂以及城市里的大街小巷。</b></p> <p class="ql-block"><b>  再下一个打卡点便是Halifax公共花园,这个花园是北美最古老的维多利亚花园,建于1836年,现已被列入国家历史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在花园里漫步,看见了布尔战争纪念喷泉(Boer War Memorial Fountain),格里芬池塘(Griffin’s Pond),以及一些不同种类的树木。这时我们的同伴发现了一家挺不错的日本餐馆,就把大家都招呼进去吃午餐。</b></p> <p class="ql-block"><b>  这家日本料理店有资料介绍说,TSUJIRI是由Riemon Tsuji于1860年创立,他的创办理念是不断创新并保持传统。为了纪念他对日本茶业所做的贡献,在日本东京还为他专门竖立了一座他的雕像。小红在日本住过一段时间,不知有没有在东京见过他老人家的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这家日本抹茶甜点店也提供正餐服务,但是觉得不适合人多的团体在这里用餐,看上去他们是现场准备每一份食物,所以等待的时间太长。</b></p> <p class="ql-block"><b>  我要的Yuzu Matcha Shaved Ice是我们这个团体里倒数第二个做好后端出的,我紧赶慢赶好不容易才吃下了一大半😌。</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最后的打卡点是Halifax海滨大道,从Halifax公共花园到海滨大道的路途中,以下两个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是成立于1818年的Dalhousie University,匆忙地拍了张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还有一个是Halifax省法院(Halifax Provincial Court),因为它的建筑外观非常吸引人的注意力,看那正前门雕刻的咆哮的狮面和留着胡须的男人的头像,栩栩如生,威严恐怖。这座建筑被指定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还在圣玛丽大教堂(Saint Mary’s Cathedral Basilica)做了短暂的停留。从外观来看,很是壮观,据说其正面与尖顶因完全由花岗岩建造而闻名,该大教堂也被指定为加拿大国家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教堂的主平面为矩形,带有后殿的前厅。</b></p> <p class="ql-block"><b>  圣玛利教堂里的彩色玻璃非常时新,原来的窗户在1917年底Halifax大爆炸中被全部摧毁。位于祭坛后面的五幅壁画据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壁画中间的是Mary's Ascension,在她两边分别站着两个天使。</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圣玛利大教堂后,我们一行人穿过巴灵顿街(Barrington Street)之后,再转入萨克维尔街(Sackville Street),最后从萨克维尔码头(Sackville Landing)进入Halifax海滨大道。</b></p> <p class="ql-block"><b>  Halifax海滨是人们最喜欢聚集的地方,非常热闹。图中那座标志性的蓝色波浪🌊雕塑,是海滨大道上被拍照最多的景点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如果愿意,你可以躺在海滨大道的吊床上吹着海风乘凉,或坐在五颜六色的木椅上看海、看帆船、看渡轮和货船以及海军军舰。</b></p> <p class="ql-block"><b>  这不是老牟正背对着George Island,急切地想分享他的什么重大发现吗?</b></p> <p class="ql-block"><b>  在我们的自行游接近尾声的时候,路过一个露天剧场,看上去这里即将要上演一出音乐会,演员们正在调试着他们的乐器🎸。</b></p> <p class="ql-block"><b>  Save the best for last. 一般来说,没有人来Halifax游玩而不去佩吉湾(Peggy’s Cove)的。我们离开Halifax后,只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了佩吉湾。本来打算前往游客中心拿张地图,可惜游客中心已经下班了。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有介绍说现在的佩吉湾(Peggy’s Cove)仍然是个活跃的渔村,不过好像在这个小港湾口并没有停靠着许多船只。</b></p> <p class="ql-block"><b>  佩吉湾的房屋大都坐落在狭窄的海湾、面向大西洋海浪冲刷的巨石之上。这是我在去灯塔的路上拍下的这个小港湾的照片,然后跟据介绍,做了以下几个标注(从左至右):</b></p><p class="ql-block"><b> 1. 佩吉湾邮局(Peggy’s Cove Post Office),</b></p><p class="ql-block"><b> 一百多年来,佩吉湾邮局一直位于社区的一栋小房子里,直到1975年才搬进了灯塔。七十多年来Wesley Crooks一直担任邮政局长。1936年,他在98岁高龄时退休,并把职位交给了他的儿子Lewis。</b></p><p class="ql-block"><b> 2. 圣约翰圣公会教堂(St. John Anglican Church),最初建于1850年,后于1880年代重建。该教堂已被指定为对社会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建筑(heritage building)。</b></p><p class="ql-block"><b> 3. 菜园(Vegetable Gardens)。有几个家庭在村外建造了菜园地,即现在的佩吉湾保护区。这些园子有独特的名字,如Grassy Piece,Oscar‘s Piece,Bill's Piece和Lou's Piece。佩吉湾的居民仍然拥有这些土地。</b></p><p class="ql-block"><b> 4. 政府码头(Government Wharf),这个渔码头自1939年以来一直在运营着。</b></p> <p class="ql-block"><b>  过去这里的居民以鱼换取食物(Trading Fish For Food),捕鱼是佩吉湾一些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今,居民们主要是捕捞龙虾🦞,鲭鱼和蓝鳍金枪鱼。</b></p> <p class="ql-block"><b>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房屋的屋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原来这里的屋顶都很陡峭而平整,据说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冬季积雪和常年持续不断的海风对它们造成的损害。</b></p> <p class="ql-block"><b>  有介绍说佩吉湾现存最古老的房屋就位于灯塔附近,建于1812年。为了找它,我还向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有一个工作人员指向了下图所示的屋子说应该就是它了。难怪她也不清楚,因为这间屋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标记。</b></p><p class="ql-block"><b> 这间屋子的窗户都是六个格子的框架形式,都说如果在这个社区周围看到了这种六格的窗户,那一定都是在佩吉湾手工制作而成的。</b></p> <p class="ql-block"><b>  佩吉湾灯塔是Nova Scotia最著名的灯塔之一,也可能是加拿大被拍照最多的灯塔。我们来到一个新建的观景平台,远远欣赏完灯塔和大海的景色后,就走上岩石之路,来到灯塔的跟前近距离观赏。</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张近角度拍摄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走近岸边看着海浪拍打着海岸,时而会听到工作人员大喊的声音,那是提醒游客远离黑色的岩石,因为许多人因为站的太靠近黑色岩石而死亡的。</b></p> <p class="ql-block"><b>  在下面的视频里大家会看见一只海鸥从镜头前飞掠而过,我们这次度假期间的</b><b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个惊吓</b><b style="font-size: 18px;">就在这里发生了</b><b style="font-size: 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b style="font-size: 18px;">Peggy's Cove风大浪大,我们的牟老师一不小心眼镜掉在了岩石上,同时遮阳帽又被海风抓走了,就在老牟决定去追踪他的帽子时,一只海鸥(也许就是我视频里的那只)抓起地上的眼镜打算飞走,可能这只大鸟突然意识到自己抓到的东西不是食物吧,就又把它扔回到了地上。幸运的是老牟找回了帽子又没丢了眼镜,只是虚惊了一场。</b></p> <p class="ql-block"><b>  Peggy' Cove还排放了不少色彩艳丽的木椅,真诚地邀请大家过来坐一坐,放松一下心情,它们红蓝色交叉排列在岩石或草地上,面朝大海或灯塔,正与刘凡小姐姐一起邀请您过去欣赏美景呢😍。</b></p> <p class="ql-block"><b>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后一张合影留念了,可以看得出来大家都是意犹未尽啊。</b></p><p class="ql-block"><b> 离开佩吉湾返回我们的度假屋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开车全速前进也要大约四个小时的路程。我们这次度假期间的</b><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个惊吓</b><b style="font-size: 18px;">也就在这回去路上发生了</b><b style="font-size: 22px;">。</b></p><p class="ql-block"><b> 在回度假屋的路上,我是同三位男同胞坐在一辆车里的,我们驾驶在高速上超过一辆又一辆的汽车,兴致越来越高涨,因为驾驶盘表显示我们将会比预期到家的时间要提前10分钟呢。退出高速便进入了条单行车道的路上,我们的司机就像开红了眼一样又连超两辆汽车,乐极会有怎么样的后果呢?然后我们就被加拿大的警察给拦截了,说我们在32英里/小时的路上开到了85英里/小时(如果真是这速度也只能是超车时的),我们只能态度诚恳地说太着急了因为我们的汽油快用完了。警察检查了司机的驾照后对我们说,你们即使超速也不会为你们节省汽油的,如果给你们开罚单的话将是290加元,不过这次就给你们一个口头警告吧,前面很快就有个加油站,祝你们旅途愉快。后来我们前脚进了加油站,警察的车后脚也就跟了过来。在加油站付款时,我们的司机再次上前感谢了警察的不罚之恩。上帝保佑我们躲过了一劫,结果我们只是在预定的时间回到了住处,一点也没提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七月二十九日,是我们打道回府的日子,途中却遇到了少见的狂风暴雨,大雨像一层薄薄的灰纱帐覆盖在我们的车窗前,看不清前行的路线,迫使我们退出高速,找个地方暂停片刻,等雨小了一点后才敢继续上路行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b>回家后大家都做了个新冠测试,发现我们中的大部分都阳了,为了查出病源的来处,人人都变成了福尔摩斯,最后用排除法推算出了我们中的那位零号病人,就是他从西部出差带回来的种子,在东部播种开花的结果😀。</b></p> <p class="ql-block"><b>  庆幸的是新冠阳性的朋友很快又都转阴了,而且在这次的旅行也只是有惊但无险,算是圆满结束了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