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纪实

海春居士

苏州博物馆位于姑苏区东北街204号,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2006年10月6日,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苏州博物馆新馆由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是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贝聿铭祖籍广州,1917年出生于苏州(距博物馆约300米的狮子林就是他的故居),17岁赴美攻读建筑,曾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奖9次及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里茨克建筑艺术奖”。他能够娴熟地运用几何造型和光线进行设计,“让光线来做设计”是他的名言,被称为“光线魔术师”。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都是他享誉盛名的设计作品。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的封笔之作,他为充分尊重博物馆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采用了“不高不大不突出”,“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整个建筑空间不大,但结构巧妙、意境深远,恰如传统的苏州。 博物馆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 中央大厅是连接博物馆各个功能区的枢纽。大厅的设计源于传统的坡顶形式,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绘画。 同时,玻璃材料的使用取代了传统的木料,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使得整个大厅明亮通透。充分体现了贝聿铭“让光线做设计”的精髓。 西路为主展区。 东路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东西廊是连接中央大厅和博物馆主展区的一条天窗廊道。廊道顶部由三级拱起的三角形屋顶构成,错落有致。光线透过仿木饰面的金属遮光条进入廊内,使得光照自然,色调柔和,细密的光条投影于地面和墙体,并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幻,光影交织,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悬臂楼梯。 庭院中展现的是贝氏苏式园林。 叠石垒山一向是苏州造园的传统手法,但贝聿铭并未拘泥于传统,而是从山水画中得到灵感,以“宋四家”之一米芾的一幅作品为蓝本,“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借拙政园白墙为纸,把巨石劈切成片,高低错落地叠放堆砌于墙前,成就了主庭院北墙之下这组独创的“片石假山”。 光影之下连绵的山峦碧水,仿佛以白墙为纸,借用片石泼墨,硬朗的石头竟在此显现出了温柔。若是在朦胧的烟雨季节,远远望去,如同一幅绘在墙上、浮在水中的水墨山水画。 贝氏现代手法中仍旧彰显着苏州园林的传统元素,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的拙政园、忠王府、狮子林环境相协调,成为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现代延伸。 博物馆庭院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从而引领了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碧水白墙”的时代风范。 “园心筑池”的传统建构。 “池中赏鱼”的水乡遗韵。 “楼台亭阁”的现代诠释。 博物馆内藏品1.5万多件,以古代书画、瓷器、工艺、出土文物和革命文物为主。其中一级文物240件(组),二级文物1147件(组),图书资料7万多册,碑刻拓本2万多件。 镇馆之宝一:“北宋真珠舍利宝幢”。1978年4月12日,三个顽童登上岌岌可危的盘门瑞光古塔掏鸟蛋时,在宝塔的第三层意外发现了一个封存已久的宝藏,“宝幢”就是其中之一。 “宝幢”被发现时,就安置在这只"银杏木彩绘四大天王像木函"内。木函的内壁书有“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四月十八日记”字样,外壁画有彩绘四大天王像,为罕见的宋画精品。 宝幢的主体用楠木构成,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 须弥座呈八边形,下有双层方涩,向上弧状收束。每层转角处以不同图案漆雕包角。座阶上站立着八只跳跃飞舞的银狮子,斜面贴以形象各异的浅浮雕漆雕供养人像及木狮。 须弥座上层置勾栏,八根栏柱上分别缀有银丝串珠如意花,上面各缀一颗水晶球。勾栏内是须弥海,波涛汹涌的海浪中耸立着须弥山,一条满身缀珠的九头龙盘旋于山海之间。传说这是龙王的象征,它掌管着人间的旱与涝。 须弥海、须弥山通体描金。海面上环绕着八朵描金木雕祥云,“四大天王”站立在云端之上,手持各种武器,气势非凡,而站在他们边上的“四天女”则是温柔美丽,阿娜多姿。 须弥山上方是“佛宫”。宫外守卫的是“八大护法天神”,天神由檀香木雕刻而成,形态夸张,神态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觉。 佛宫中心为碧地金书八角型经幢,外有八根套金银丝编织菱形网的长柱,经幢正面刻有“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意思是“大智大慧可到达彼岸乐土”,另外七面则分别以真,草,隶,楷阴刻填金“过去七佛”之尊号。经幢内置两张大随求陀罗尼经咒,以及一只浅青色葫芦形小瓶,瓶内供奉有九颗舍利子。 幢顶有一只檀木雕缠枝纹佛龛,一尊通体描金的佛祖像跌坐其中。佛龛上罩金银丝串珠宝八角形华盖,上面有一漆雕缠枝纹镶珠宝佛龛,内置金质小瓶,瓶外有浮雕童子观音图案。 华盖上方就是“塔刹”。塔刹以银丝编织而成的八条空心小龙昂首俯冲为脊,代表着八大龙王。塔刹顶部有一颗大水晶球,四周饰有银丝火焰光环,寓意为“佛光普照”。 整座宝幢仅珍珠就用了四万余颗,综合了当时木雕、描金、玉雕、穿珠以及金银细工等专业技术,选材之名贵、构思之独特、造型之优美、工艺之精巧可谓举世罕见,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宗教艺术品。 镇馆之宝二:“五代秘色瓷莲花碗”。1956年出土于苏州虎丘塔。碗呈直口深腹,盏托为翻口盘,线条流畅,丰腴华美,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秘色瓷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官窑的专属贡瓷,莲花又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象征着西方极乐净土。秘色瓷莲花碗,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玲珑似冰,剔透如玉,将高深的佛法与精美的瓷艺完美地统一,精美绝伦,出类拔萃,是秘色瓷中的稀有之物。 镇馆之宝三:“元代《赵天裕柯九思等七君子图》卷。”元代《七君子图》全长约10米,宽36.5厘米。把元代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定之、张绅、吴镇6位画家的“墨竹图”逐一收裱在同一长卷中,其中收录有柯九思的作品两件,共有七幅,故得名。 竹子一直被比喻为君子之德。画竹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晋时期。在元代绘画中,墨竹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七君子图》最早名为《竹林七友》,清代乾隆年间为大收藏家乔崇修所藏,乔崇修写下了《六逸图》三字引首。 几经辗转,后为苏州过云楼主人顾麟士收藏,在20世纪60年由顾家捐赠给苏州博物馆。这是清代知名金石家张廷济书写的《六君子图》。 这幅元代《七君子图》囊括了元代六位绘画名家的同一主题的画作,卷中的六位元代画家所绘墨竹,虽然形态笔法各异,但均以简洁的笔墨营造出了竹子的清逸意境,堪称元代绘画史上的杰出作品。这是吴昌硕书写的《七友图》。 卷首是画家赵天裕的画作,是一幅典型的带有南宋画风的以竹为主题的作品。 第二幅是柯九思的画作。 第三幅也是柯九思的画作。柯九思画作用墨浓淡深浅,很有层次,笔触爽利,表现出画家开阔的胸襟。 第四幅是赵原的画作,这是赵原唯一的一幅传世的墨竹图,画中的墨竹像龙角一样,带有高贵桀骜的气度。 第五幅是顾定之的画作,竹子呈现巨大的S型,突显出竹子的勃勃生机。 第六幅是张绅的画作,张绅以画“推篷竹”闻名,这幅画作是目前唯一传世的“推篷竹”图。 最后一幅是吴镇的画作,表现出画家晚年的洒脱和安逸。 春秋“原始瓷蛇纹鼎”。 战国“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座”。 东周“铜剑”,出土于吴江菀平。 汉代“陶屋”。 汉代“规矩铜镜”。 东汉“ 抱鸡的陶俑”。 东晋“褐釉鸡首壶”。 唐代“青瓷虎子”。 唐代“长沙窑瓷壶”。 五代“铜十一面观音”。 北宋“葫芦形舍利瓶、舍利子”。 南宋“哥窑贯耳瓶”。 宋代“铜如来佛像”。 宋代“铜观音佛像”。 元代“龙泉窑瓜楞荷叶盖罐”。 元代“红斑胆瓶”。 元代“ 磁州窑白底黑花开光花鸟图罐”。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褐彩观音坐像”。 明代“青花麒麟望月纹盘”。 清康熙“青花人物镂孔大碗”。 清康熙“ 青花海水龙纹棒槌尊”。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桃子天球大瓶”。 清雍正“仿哥釉露胎达摩立像”。 清乾隆“剔红海马圆盒”。  清光绪“ 粉彩山水百鹿图鹿头尊”。 清代“郎窑鱼尾尊”。 清代“粉彩灯笼尊”。 清代“粉彩绿里花形盃”。 清代“五彩菊花瓣花篮盘”。 清代“墨玉胡人洗马摆件”。 清代“碧玉蟾”。 清代“白玉三镶如意“。 清代“象牙雕官船”。 白玉渔家乐船形摆件。 清代“抹红青花海水龙大盘”。 猎装龙袍。 民国“牙雕八仙”。 民国“象牙雕渔樵耕读”。 苏绣《公爵夫人肖像》。 苏绣《猫戏蟑螂》。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THE END—</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