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镇西老师的文字平凡真诚,在许多故作高深的教育著作中有着“清水出芙蓉”的清新之感。当然,真正深深打动我的还是他赤城的教育情怀。</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几十年的教育历程中一直保持着一颗朴素的教育心。而他认为这颗教育心就是一颗童心。这个童心意味着理想、纯真、热情、好奇、良知。他曾对年轻教师们说过,一个平庸教师和一个优秀教师的区别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平庸的教师的童心会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泯灭,而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是直到最后一次站在课堂上,他依旧依然怀着一颗纯洁的童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说,作为教师要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能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曾与学生站在黄果树瀑布下面,让飞花溅雨的铺水把他们浑身浇透,他曾与学生穿着铁钉鞋,冒着风雪收完手登上冰雪世界峨眉之巅,他曾与学生在风雨中经过八小时的灯攀登,饥寒交迫的进入瓦屋山原始森林------他真正做到了真正将学生当做朋友,平等分享,共同创造幸福。</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说,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首先一定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一点我特别认同。</p><p class="ql-block"> 一直觉得,教育的旅程是师生共同奔赴的一场温暖旅行,我们要在旅途中给予孩子们温暖与爱。今年从教23载,这两天第一届的孩子们在聚会时回忆当时我与他们相处的情景。说实话,具体上了什么课,讲了哪些话,我早已不记得,相信大部分同学也已没有印象,但在一起的许多细枝末节的生活场景却依旧历历在目。一起打雪仗,一起打扫卫生,一起上自习,每天早晨进教室时的一个微笑,每晚临睡前查寝的一句叮咛,甚至是愚人节的一次玩笑大家还是能记得。对此我很庆幸,虽然初为人师的自己曾那么稚嫩,不懂什么深刻的教育智慧,更没有多么高超的教育技巧,但却保留了最初的热情与热爱,给予那些初次离家的孩子们的温暖与爱,成了他们校园青春中最初的底色。所以,二十年之后再回首,即使会因水平有限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知识技能而遗憾,但回忆与他们相处的点滴却也能坦然心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相比于爱心教育,李老师的民主教育更令我钦佩。学生到办公室向他借水杯时,他只是指了指放杯子的地方让学生自己拿,而他向学生借笔时,这名学生不仅把笔递到李老师的手中,而且还细心地将笔芯从原来的蓝色转到红色。这样一个所有老师都司空见惯的小事情,李老师却因此而反思到了长久以来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想到自己有时对问题学生和后进生的谈话,往往在几句询问后因没有积极回应而缺乏更多的耐心和引导,匆匆说教几句就了事,却自诩对学生很关注,主动找他们谈心。想到有时因为疲惫碰到热情问候的同学只是象征性点个头,想到因为一节自习纪律就曾在班级大发雷霆,想到面对课间玩象棋的孩子粗鲁的强迫他把棋扔进垃圾桶------反思自己种种言行,都让我对自己曾自诩的爱心教育深深惭愧。</p><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曾说,你们的教鞭下有瓦特,你们的冷眼里有牛顿,你们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见,我应该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孩子。对教育者来说,培养学生的平等观,与其说是煞费苦心的教育,不如说是潜移默化的感染,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教师走进课堂,学生们起立齐声说:“老师好!”教师应该真诚的鞠躬回应:“同学们好!”需要帮助的学生被叫到办公室,教师首先请他坐下;校园师生相遇,教师主动招呼学生,或者面对学生的问好,教师也真诚问学生好------让孩子的生命成长被尊重、被支持、被鼓励、被唤醒。教师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这一点李老师让学生以“我值得李老师学习的优点”为内容的信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李老师真正做到了“蹲下心灵”,用学生这面清澈的镜子反观自己。回顾自己平日的教学点滴,对待那些有问题的孩子,我真的做到蹲下来与他们说话了吗?还只是故作姿态的蹲下了肢体,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呢?我一直以来奉行的师道尊严阻止了我心灵的蹲下。</p><p class="ql-block"> 我真切的体会到:教育并不缺少爱,也不缺少艺术,缺少的是真正的尊重,真正有温度的教育,真正能润泽生命的教育。我曾自豪的严格要求,尽职尽责,苦口婆心,“爱之深责之切”或许是许多传统老师的通病。李老师说,用民主培养民主,以心灵赢得心灵,方能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心灵相通的新型师生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再只是故作威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权威。而是努力追求高尚的品格、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情感,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应当努力让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及学生对教师的尊重,都是出于一种双方共同拥有的真挚情感。 </p>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要孩子对你怀着希望,并且相信你,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指导者,你就是生活的导师,你就是权威、生活智慧的生动化身,是朋友和同志。要记住,这一切是很脆弱的,是容易打碎的。一旦把这一切打碎了,你作为一个教育者也就呜呼哀哉了。那时,你只能是一个监护人,而不是一位教育者。”</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段话生动的诠释了如何从教书匠蜕变为教育者,愿我们为人师者能时时自省,保持一颗朴素的教育心,尊重学生,温暖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希望,奔赴光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