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畫」是人類觀察世界的圖像記錄。</p> <p class="ql-block">這樣的圖像記錄,有人類的地方就有。最早出現的石洞壁畫除了中國,在世界各地,例如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亞及印度等都有發現。</p><p class="ql-block">中華文化瑰寶「琴、棋、書、畫」中的「畫」當然是指「中國畫」。</p><p class="ql-block">追究中國歷史,有書畫同源之說。象形字,既是文字的起源,亦是繪畫的起源。到筆、墨、紙出現,並成為文字書寫,書法成型的主要工具,使用毛筆的水墨畫亦順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中國畫與書法一樣都講究筆墨工夫,都以毛筆落墨的輕重徐疾,帶出線條的剛勁或柔和,穩重或飄逸等不同表現。亦同樣以水墨的濃淡來顯示韻律的千姿百態。隨後出現了不同色彩的國畫顏料,使國畫的表現更為豐富。</p><p class="ql-block">中國畫與世界各地的畫作一樣都是人類觀察世界的圖像記錄。而人有思有想,人的圖像記錄與人的文字記錄一樣,除了記錄人在觀察世界的實際所得之外,同樣將人的所思所想在圖像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和記錄。</p> <p class="ql-block">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存世精品。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的長卷上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汴京 (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畫卷裏,細緻地繪製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樑、城樓等均各有特色,是當時北宋城市的真實寫照,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認真欣賞《清明上河圖》你會發現作者用畫筆繪圖記錄北宋京城真實景象的同時,以各種不同方式表達了畫家的所思所想。</p><p class="ql-block">請看畫卷中心部份「虹橋」之右側,一艘帆船由於來不及收起桅桿,快將撞上木橋面。可以看見橋上人群焦急觀望與船上水手手忙腳亂的畫面。「繁華之下有危機」該是作者想說的吧?再看人頭擁擁之橋上,一文官的出行隊正與一武官的出行隊爭道。又呈現另一場危機。再轉眼看橋邊,有一個乞丐在乞討。他衣衫襤褸,個子較矮,應該是個孩子。這亦是繁華背後又一景象。</p> <p class="ql-block">再看城門邊,税務官指着麻包説出了一個想要的數字,可能引起貨主的不滿,車伕急得張大了嘴嚷了起來,吵聲一定很高,驚動了城樓上的更夫向下張望。這就說了北宋的税制激發了官民之間的對立,表現了當時緊張的官民關係。在城門口可見有富人佔了道舉行殺黃羊祭路神送客的情景。城門附近又見一個跪在地上的殘疾人,他看著四周的人盼望得到施捨。</p> <p class="ql-block">卷尾,畫家描繪一個驚險的場面:兩輛四拉馬車急轉飛馳,橫衝直撞,路人似來不及躲閃,顯示了城市管理之混亂。如此的「盛世危圖」在畫卷中不難找到。</p><p class="ql-block">有說宋徽宗喜歡祥瑞和吉兆,因為看出了《清明上河圖》畫中用意,不願收藏,只在卷首題簽後就將畫卷賞賜出去。</p> <p class="ql-block">在中西文化中,「畫」都佔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中學時期,在一次畫展中,我就被荷蘭畫家倫勃朗的銅版風景畫《三棵樹》吸引。一眼望去,畫面左角及上部的陰暗天空與逆光襯托出的山坡和山坡上的三棵樹,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令你眼前一亮。這戲劇性效果吸引了我,令我久久站在畫幅前,不願離去。當你細看,便見山坡上輪廓分明的三棵樹相對平坦的荷蘭鄉村景色又成了另一番對比和補充。再細看,你又可以見到田野間的風車和正在勞作的人。牧牛人站在平原上;馬車沿着山顶移動;一對男女隐藏在右邊山丘下的灌木中;鳥從樹上飛起。畫面右上方可見一人孤獨的坐在山坡上面對眼前的風景,這應該暗指藝術家本身吧?</p> <p class="ql-block">再看俄國畫家列賓1870年至1873時的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據說那時列賓才28歲。這也是中學年代感動我們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在焦黃的河灘上,幾個衣衫襤褸的縴夫用沉重的腳步拖拉着貨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掙扎。他們中有老有少,個個都衣着破爛、蓬頭垢面,憔悴不堪。領頭的是一位鬍鬚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堅毅的面孔顯出飽經風霜的智慧,而愁苦的表情又顯示了對這艱苦生活的無奈。走在最後的縴夫低着頭垂着手,麻木地隨着隊伍向前挪動,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苦役般的生活。隊伍中部還有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開始這樣的工作不久,皺着眉頭顯得還不習慣,直起腰想用手鬆一鬆肩頭緊勒的繩索,似乎還不甘心忍受這樣的痛苦。其餘的縴夫都彎着腰低着頭,似乎已無多餘的心情和力氣去反抗。畫家表現的是縴夫的貧苦、艱難與無奈。</p> <p class="ql-block">中外畫家都用「畫」去記錄觀察到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繪畫曾受很大的衝擊,是在1829年第一張照片問世和隨後攝影技術不斷改進和廣為使用,繪畫用來記錄真實世界的功能受到了挑戰。有人甚至認為,攝影會取代繪畫。面對這樣的挑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一連串新的繪畫形式出現,包括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主義等。而東方藝術及非洲藝術所受影響似乎較少。時至今日,人手一機,拿起手機隨意就拍。還有無人機航拍。而且攝影技術越來越新。</p> <p class="ql-block">然而繪畫始終未被取代。顯然,繪畫自有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請看古詩《畫》:</p><p class="ql-block">遠看山有色,</p><p class="ql-block">近聽水無聲。</p><p class="ql-block">春去花還在,</p><p class="ql-block">人來鳥不驚。</p><p class="ql-block">看遠處的山應該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清楚斑斕;流水在近前,應當聽到水聲潺潺,但畫上的流水卻靜而無聲。春天逝去花就應該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麼季節,都華麗盛開。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就會受驚而飛走。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它也不會驚飛。</p> <p class="ql-block">教材上說,此詩為宋代佚名詩人所作。又有人説是唐代王維所作。更有人説此詩是南宋僧人川禪師為註釋佛教經典《金剛經》而作偈頌詩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不管到底作者是誰?此詩廣為流傳,是因為此詩將「畫」的特點說透了。</p> <p class="ql-block">人用「畫」記錄大千世界,同時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貫於其中。</p><p class="ql-block">「畫」將存世不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網絡截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