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老师和小组成员正在备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3月15日,周四上午第二节课,我校林昌蓉老师上一节研讨课,执教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七课《猴王出世》,课后对这篇课文进行教学研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老师先从讲解我国四大名著,导入本节课,接着播放视频朗读课文,让学生认真听读,理解课文,并画出猴王如何出世,又如何成为猴王的重点语句,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扮演石猴如何英勇无畏为众猴找到水帘洞安家的一系列环节,成功激起学生热爱学习语文的兴趣。40分钟的课堂,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后,听课老师都做了有价值的点评。张国全副校长:提出本节课是二次修改后的教案,林昌蓉老师做到完全围绕研讨的问题设计展开教学,整个教学流程很流畅,教学目标清晰,课件的使用时间恰好,不足之处,老师讲课的声音比较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慧珍老师:林老师这节课以与学生交流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让我们感受到上阅读课的轻松感,自然地感受了古典名著的语言美,也认识了一个勇敢、顽强、无知、无畏的美猴王,它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化身,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想象力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迎雪组长做了总结发言,她指出林老师这节课上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指出了课堂中存在的不足:阅读课文学法的指导没有体现出来,因为略读课不是精读课,讲课时应叫学生多读书,如自读、小组读、全班读、指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悟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张老师的总结令参与听课的语文老师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昌蓉老师总结:她说,对于今天这堂课不仅自己感觉课上得井井有条,而且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更是兴趣盎然。这节课的成功主要使她在教学上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课堂可以是这样的,这对她语文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交流讨论结束了,我们回顾这节研讨课的经过,值得反思总结的地方很多。首先,这样的校本教研形式实实在在,体现了一节课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不管这节课收获多少,它都给参与者留下了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其次,这节课形成的模式为其他语文老师上这样的略读课提供了借鉴的范例,今后谁上此类型的课文都可以在变通后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