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屁虫 ” 的蜕变启示

秋叶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就是生命”,记不清这是哪位哲人的至理名言,起初觉得深涩难懂,后来,从儿子上大学后一系列的变化,让我深深体悟到它的内涵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儿子从小就是个乖乖娃——说白了就是“跟屁虫”,从来不敢撑头做什么事情,总是跟着别人屁股后边瞎起哄当随从。小时候,在奶奶家,他跟着比她仅仅大半岁的姐姐(我妹妹的丫头)玩,人家安排怎么玩游戏就怎么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上学后,整天跟着死党王子昂混,就连节假日同学一起外出玩,都听哥们王子昂的安排,如果人家爽约了,他就被放鸽子,哪也去不成,老老实实的一个人独自呆在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这难免让他爷爷奶奶担心,这娃,乖是乖,从不惹事,就是太胆小,太腼腆,不够大方,以后出去会吃亏的,让我们这当家长的,要鼓励孩子胆子大些,多主动和人打交道,多锻炼锻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送孩子去上海上大学后,离开父母,孩子第一次出远门独自生活,老实说,我们心里隐隐约约的还是有点不够踏实,直到听他去大学后,积极报名参加各种社团,主动参加创新竞赛小组,活跃在老乡会这些消息的时候,总算,稍稍舒缓了自己的担心,不久以后,孩子每周一次的电话中,分享给我们他大学的一件趣事把我震撼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他说,他要去大学附近一家礼品店里打工,我问为什么,他只说,他想去,我说如果缺钱,你吭声,家里绝对满足你的需求,现在还是安心学习好些。但我知道,他手头目前资金很充足,根本没有这个经济需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后来,与儿子交流中把孩子最近给我说的那些琐事,联系起来,我恍然大悟了:原来这小子,醉翁之意不在酒。背后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联想到孩子大学去了以后的一系列表现,给了我子女教育成才方面新的启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没有内力相应的外力助推是低效的难以持久的动力。唤醒孩子的内力,才是持续主动发展的关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要给孩子最好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许多家长的共同心愿,为了孩子的成才,择名校、上特长班、请家教、购学习机、买补品……费尽心机,不可否认,好的环境,必要的外力促进固然重要,然而,再好的外力也要通过孩子自身的内力起作用,</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在教育子女上我们许多人容易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培养途径,遇物而悔 择机而教,唤醒孩子的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即使,在升学就业的竞争压力下,一些孩子迫不得已的在学校苦读拼搏,但这种苦读,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是“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无奈,是被逼出的暂时的努力,一旦这种外在压力消失或弱化,他们就很容易放松这种努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比如高考后,许多人就如同跳出苦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恨不得把高中压在头顶上的题海书山付之一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种学习,这种努力,就是典型的外力迫使的努力,没有后劲的努力。而这种努力也是最容易在离开父母看管,离开中学填鸭式灌输,离开高考升学压力逼迫后,成为在大学放松掉队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什么是内力?内力,说穿了,就是孩子的一颗心,内力觉醒,就是孩子心的觉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心的力量是上帝公平地安插在每个人身体里的一股无比巨大的力量,它就像一块无比巨大的核电池一样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中。但上帝和每个人都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即没有告诉人们这个巨大电池的存在,只让少数人通过受教育来激活和唤醒这个电池。人所受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激活和唤醒人体内的这个巨大电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b><b style="font-size:20px;">只要能唤醒这个心理力量,则上什么学,学什么专业,到哪里去上学,受什么教育都可以。这就好像只要能到达河的对岸,走什么桥都可以一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要唤醒内力,唤醒“心”的力量,靠什么?靠食物、靠钱、靠体力、靠考试、靠分数、靠作业、靠制度、靠压力……?都不行!办法只有一条:靠人心!靠人心换人心,靠用大人的心来唤醒孩子的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心怎么换——靠交谈! 交谈也叫谈心,不谈话怎么可以换心。和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的玩伴、朋友、和良师,和孩子几乎无话不谈,在谈话和日常生活中,及时扑捉孩子内心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启发引导、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清醒的认识到,学习,不是给父母学,给学校看,给家里装点门面。是给自己谋出路的,是给自己培养积累立足社会竞争力的,是给自己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乐趣所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可怕的不是比你强的人多,而是,比你牛的人比你还努力,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懈怠。<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儿子为什么去大学后还会更加努力,得益于孩子成长内力的唤醒,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以后走什么样的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学毕业后继续出国深造,一直是孩子的梦想,但要出国必须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他特别看重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交流练习。但咨询几家培训机构要价数几万,孩子觉得太贵。他就自己主动找人练,去外国人多的聚集地,主动找人聊。后来发现校门口一家礼品店,是老外经常光顾的地方,就去店里转悠,别人去了看看东西,买了就走,他去了,很少买东西,却热衷于跟进来购物的老外聊。店老板看出了孩子的心思,这哪是顾客呀,这就是来找人练英语口语的大学生。看着他能流利的和老外交流,店老板也有点喜欢这不是顾客的顾客。当孩子主动提出想来店里打工时,也许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合情合理与外宾交流的机会吧,老板是个热心人,也就欣然同意了,并且时间上借孩子的方便。孩子关心的不是报酬,而是和老外交流锻炼提高口语的机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看着儿子摆脱了以前“跟屁虫”似的风格,大学去后,敢于主动出击,自己找事磨练自己,成就自己的梦想,让我感慨:再有名的大学也不过只是个牌子而已,而不是保险箱,只有让孩子的心理力量觉醒了,赋予她一生使不完用巨大力量,才是你送给她了一个最好的礼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二、“狠心”是中国家长最急缺的唤醒孩子内力的大爱, 适时的放手,给孩子以锻炼成长的空间,是促进孩子的内力爆发的必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生怕做的不好,生怕孩子吃亏累着受苦,恨不得把什么都给孩子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为什么孩子小时会成为“跟屁虫”究其原因,还是爱子心切,不放心孩子。生怕孩子这做不好那做的不完美,怕孩子受罪吃亏。总是把孩子的一切给安排的井井有条,让他做个听话的乖孩子,照着父母安排的做,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必然造成孩子胆小怕事,凡是不敢出头,养成等靠要的习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而上大学后,远离父母的掌控,孩子不可避免的要独自面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向远方的父母汇报请示,有了更多自主决策锻炼成长的机会。也就很容易走出“跟屁虫”的困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开学初,孩子告诉我说大学校园网上有个餐厅经营创意大赛。说的是学校南北各有一处餐厅,北边生意的特别火,而南边的生意冷冷清清,征集经营创意。孩子报名参加了,可随着准备工作的进行,他发现自己掌握的信息实在是太有限的,有的同学,印发几个调查表,在路边找人填写相关消费习惯调查,对数据进行一下统计分析就ok了,但孩子认为,大街上随机调查,真正能平心静气给出结果的没有几个。好多路人都是匆匆而过写上几个,其可信度,参考值,是相当有限的。而选择在相近的实体店打工,通过零距离的与顾客交流,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与店老板沟通中,探寻他们经营的经验,借用他们的销售记录数据,利用大学的数学分析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处理实际生活中的经营问题。这样来自第一线的感受和数据,是真实可靠的,一方面,学以致用,强化自己的基础知识,验证自己实际使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明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积累第一手宝贵资料和经验。另一方面,把我的数据分析和方案解决模型反馈给店老板,他也许会是自己实践中的老师,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吸收有用的东西,互利双赢,何乐不为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放手才能放心。想让孩子一生强大、安全、自信、幸福、自由吗?那就适时大胆的放手吧,抱着的孩子长不大。现在,通过儿子由“跟屁虫”的蜕变过程,让我清楚的认识到,尊重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潜移默化的引导,唤醒了孩子成长的内在动力,敢于放手,给孩子自己摸索走路的自由和权利,让他们自觉意识到自身不足,不再畏缩,不再等候别人的安排,不再担心失败被嘲弄,敢于尝试,迈出自己独立的步伐,自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成长的必经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抱着的孩子长不大,从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三、相信孩子,成就孩子,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行”的世界让孩子更有自信。这是“罗森塔尔效应”——孩子成才的黄金法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内心强大并有追求,而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敢于作为、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孩子,一个潜在的意识在家长心中,我比你强,我走的路比你过得桥都多,我有着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可以让你少走许多弯路,少碰壁,少吃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在孩子小时,确实这样,但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家长如果还抱着这个观念不放,倚老卖老,发号施令的话,那很可能,你否定的就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机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实说,儿子的这次高考并不理想,与他的实际能力差距较大,孩子虽然表面不说,但心里的失落感不小,一直暗暗的憋着一股劲,要在大学阶段打个翻身仗。因为分数不够突出,报志愿,我们不敢报同济大学的强势专业:“土木工程”,开学前,我们和孩子商定,进大学第一个任务就是用行动“拼绩点”“转专业”。理由很简单,土木工程是同济大学的强势专业,如果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转入土木工程这个同济大学的王牌专业,也算是作为高考失误的补救,毕竟一个大学的强势专业更受青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从上海送孩子大学报到回到家还没有两天,突然接到儿子从学校打来的电话,说他不想转专业了,自己被选入同济大学“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简称:数理强化班),老师刚找他谈过话,权衡利弊后,他同意加入了。听到这消息,做家长的心里难免有些不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教育部立项的项目,旨在培养一批既有近代数学坚实基础,又掌握某一应用科技领域专业知识的交叉型的应用科技人才。数理强化班,属于精英班,18个人的小班制,最强的师资配备,这是那些60多人的普通班无法比拟的,在这会给你最大的挑战,也会最大的激发你的潜力,给以后考研、出国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从QQ群及学长那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数理强化班的高数,已经不再局限与A、B、C的难度了,有些人把它戏称为“炼狱”,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有的学生因为无法适应这种高强度高难度的压力,学习跟不上,只好半途退出,但能熬过来的都是“大牛”,深厚的数理功底给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极易造就行业顶尖的优等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我们考虑的只是眼前的热门专业,孩子着眼的是以后考研、出国等更长远的发展,选择数强,其实就是自我加压,给自己的以后拓宽道路,让自己走的更高更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听候我们安排一切,自己照着去做的单纯乖孩子,他能听进去我们的建议,但也有着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在决定未来发展方向上,他比我们这些过来人站的更高,看的更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尊重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 ,尊重孩子,就要放下父母的权威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 尊重孩子,就要信任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让孩子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让孩子大胆去尝试,让孩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人的一生强大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快乐与否,不主要取决于他的肢体力量,也不主要取决于他的知识力量,而主要取决于他的心理力量。</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与其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这就是发自内在的不可低估的自我成长的力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