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历史长河璀璨的人物群星中,王安石算是一个另类。</p><p class="ql-block"> 他的不平凡,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政治上的变法影响,却忽略了他人格上的魅力和伟大。</p><p class="ql-block">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文人的理想,因为要实现“平天下”的愿望,就必须有一定的平台和权力,就必须当官。只不过绝大多数人在当上官之后沉迷于前呼后拥和声色犬马,而忘了忠君报国的初心。原因很简单,名、权、利的诱惑太大了,一般人根本抵抗不了。</p><p class="ql-block"> 当众多文人为升迁费尽心机媚上钻营的时候,另类的王安石却屡屡辞官。粗略统计,他的一生,先后辞官六十多次。年轻的时候,为了不接皇上的任命诏书,竟然躲到厕所里,太监无奈,只得留下诏书离去,他拿了诏书一路狂奔追上去,硬塞到太监的怀里扭头就走。太监只得再追回来,如此往复五六次,方才作罢。为相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仍然多次请辞,神宗不允。最后连上六道《乞解机务扎子》且托病不朝,皇上无奈只得放他南归。不恋官位和权力,老王绝对是清新脱俗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可你要说他不想当官,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恰恰相反,青年王安石不仅想当官,而且想当大官。因为只有当大官才能干大事。躲厕所里辞官,其实就是嫌官小。做到宰相之后又辞官,是因为疲于争斗而新法难行,想干的大事干不成,不愿占着位子虚度时光、误君误国。</p> <p class="ql-block">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胸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是一个豪气干云又脚踏实地的人,是一个救国救民而赴汤蹈火的人。眼看着国家凋敝、百姓穷困、军事孱弱,王安石夜不能寐,洋洋洒洒一道万言书,字字精忠报国,句句真知灼见。</p><p class="ql-block"> 他不要当一个待遇优渥、尸位素餐的太平官,他要当实权在握、再造大宋河山的先锋官。</p><p class="ql-block"> 幸运的是,漫长的等待后,他遇见了那个二十出头、励精图治的神宗皇帝;更幸运的是,这个年轻的皇帝对他言听计从,不惜惹众怒、贬百官也要支持他大刀阔斧的改革。</p><p class="ql-block"> 于是,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将兵法、农田水利法、贡举法一一登场。大宋王朝财赋增加、国力增强,更在熙河之战中击败吐蕃入侵,拓边二千里,招降二十万,一改立宋以来对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颓败之势。</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不怕保守派的阻力,为了推行新法,他硬起心肠,不惜与非常尊敬且于自己有恩的欧阳修交恶,贬谪了惺惺相惜、同是文坛巨擘的司马光、苏轼等人。但他们之间,不是个人恩怨,也不是单纯的争权夺利,只是政见不同,是君子之争。所以才有后来王安石为陷于“乌台诗案”险些丧命的苏轼而上书神宗皇帝说情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p><p class="ql-block"> 熙宁八年(1075)二月,王安石二次拜相,返京的路上,他没有一丝的欣喜,反而想着何时能挂冠而去。</p><p class="ql-block"> 保守派的攻击,无所不用其极,连十月大旱、华山地陷这些自然灾害都算到了王安石头上。高举“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旗号雷厉风行、一往无前的王安石,在这些攻击面前也不胜其烦。</p><p class="ql-block"> 更要命的是,那些他培养、提拔、信任的人,也因一己之私背后向他捅刀子,这让他彻底心灰意冷,萌生了退意。</p><p class="ql-block"> 最致命的伤害,不是对面敌人的刀枪,而是背后阴暗处的冷箭;最伤你心的,不是人生旅途中的狂风鄹雨,而是你最爱的人的冷漠和背叛。</p><p class="ql-block"> 唐坰,王安石一手提携、被目为王氏“死党”。当初以扬言“青苗不行,宜斩大臣异议者一二人”而引起神宗与王安石的赏识,却因为王安石没有提拔他当御史,立马反目,连上二十道奏折诋毁变法、弹劾王安石。更在朝堂之上,当这神宗和众臣的面,列变法六十大罪状,把主持变法的那帮人骂了个遍。这如同菜市场泼妇骂街的奏章,直读得文武百官相顾失色,那种嚣张和污蔑,连保守派都看不下去。甚至指着御座,对神宗说:“陛下即不听臣言,不得久居此座。”</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神宗和王安石的心头,一定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过。</p><p class="ql-block"> 吕慧卿,变法的第二号人物,曾经是王安石最忠实、最得力的助手。在王安石第一次辞去宰相职位后,为树立个人权威、培植个人势力,他不仅打击、排斥其他变法派骨干,导致变法派势力分崩离析。还瞄上了王安石变法派首领地位,欲取而代之。他不仅公然攻击王安石,还公开了之前和王安石的私人信件往来,“凡可以害安石者无所不用其智”,诽谤王安石“尽弃所学,隆尚纵横之末数,方命矫令,罔上要君”。甚至把王安石牵连进谋反案中,欲致其于死地。凡此种种,逼得本来已经退归金陵的王安石为了自保不得已再次复出为相。</p><p class="ql-block"> 然,在保守派的攻击和变法派的内讧之下,连一向坚定支持变法的神宗皇帝也发生了动摇。眼看朝堂上下,官僚们热衷于党同伐异、争权夺利,鲜有人能专心于除弊兴利、推进改革。眼见事不可为,早已厌倦了这种争斗和内耗的王安石,在二次拜相一年零八个月后,虽经神宗皇帝百般挽留,还是再次辞去了宰相。</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最大的政敌司马光评价他“学高而才富,难进而易退……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矣”。正所谓,大丈夫进则经国济世,立言立功,为万世开太平;退则修身齐家,绝不贪权恋位、尸位素餐、狗苟蝇营。</p><p class="ql-block"> 迎着艰难困苦,来的石破天惊、轰轰烈烈;无视诽谤污蔑,走的光明磊落、潇潇洒洒。王安石,真伟丈夫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