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石钟山

凤舞九天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但凡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有篇必背的古文——《石钟山记》,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个叫石钟山的地方。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大大小小的山数不胜数,石钟山为什么脱颖而出入选进课文,一切缘于有个叫苏东坡的大文豪,为了弄清石钟山之名,不顾安危在花甲之年夜探洞底。尽管他只是在那短暂的停留,一个过客。我不知道现在的课文里有没有这篇文章了。古文晦涩难懂,很难记住,里面的字句我是一句也不记得了,但大概的内容和这个地名,倒是知道了一点。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百度,也没有浏览器,查阅资料很难。我不是个认真的读书人,学了课文也不知道石钟山就在我们江西,在江西省北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处。</p><p class="ql-block"> 据说早在商周时代,鄱阳湖滨的先民们就在这里从事渔猎活动,之后逐渐有人在这里开垦农田实施农耕,并建有简单的泥草房居住;东汉初年设双钟驿,石钟山便逐步得到开发与管理。石钟山由两山组成,分别为上石钟山和下石钟山。海拔67米左右,两山相隔距离约1000米;面南临湖的是上石钟山,靠北濒江的是下石钟山。由于下石钟山所处位置扼湖锁江,战略地位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下石钟山视野开阔,登高远望,江湖美景尽收眼底,故更受人们的关注与厚爱。因此历代对石钟山的建设与开发基本集中于下石钟山,久而久之,在人们的思维演变中,石钟山便成了下石钟山的代名词,这些是后来才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江西人,不知道它竟然在我们江西,心里暗下决定,一定要去石钟山看看,是不是真的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若洪钟”。</p><p class="ql-block">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又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作者写得有关石钟山的游记,说它在水边而且非常小。但石钟山久负盛名,曾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到此一游,如:南北朝的郦道元,唐代的李勃,宋代的苏轼、陆游,元代的文天祥,明代的朱元璋,清代的曾国藩等。在上、下石钟山的悬崖峭壁上,至今残留了许多过客们的崖刻,诸多文人也在石钟山留下了不少墨宝,其中苏轼一篇《石钟山记》,更是将石钟山渲染得名声大震,使其响彻大江南北。何况石钟山因地理位置特殊,历代这一带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中原逐鹿,江南水战,历史的长河浓墨重彩,深深地吸引我了。</p><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9日,当我站在石钟山上远眺前方,滚滚长江和碧波荡漾的赣水越过千山万水在此相汇,场面恢宏,气势壮观,就明白了那句至理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大,水不深,冬天枯水季据说可以徒步越过长江到对面的湖北省。</p><p class="ql-block"> 站在石钟山顶船厅“湖山一览”亭里,感慨万千,从那句苏轼的山岩“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此为石钟也”到今天,目送滚滚长江东逝水,整整过去了三十年才得以看到此景。 长江的浊水和鄱阳湖的清水在湖口界线分明,江上往来船只,历历在目,这算是一次文化之旅吧!</p><p class="ql-block"> 踩着前人的足迹,游览了观音阁,石钟亭,临水有座空心塔,塔高照例七层,七级浮屠嘛,塔下面便是石钟发声之所在了。正值长江汛期,水面浩荡,无法下到山底下的石洞,更无法验证是否“水石相博,响若洪钟”。自有人专门去考证了:石钟山,石钟山就是一口巨大的石钟,倒扣在彭蠡津口的岸边。确切的是山中空,形如钟,山以形状命名,并非以声音命名。苏轼的《石钟山记》,从科学的角度有误,从文学的角度,经典永留传。</p><p class="ql-block"> 石钟山最吸引我的,并非其声,是历朝历代与此有关的故事和典故,这些故事和典故,是时间隧道,把那些久远的人和事带到我面前,一一呈现,让我感知先人的智慧,勇敢,勤劳和聪明才智,了悟世事,人生,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中华文化形成和积累酝酿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整个石钟山并不大,1个小时足以游完。石钟山上的建筑和陈列,皆和它的来源形成有关。小课堂,大语文,是现在语文教学正倡导的教学理念。课文只引领导航,背后丰富的知识是需要学子们好好去深挖和拓展的。语文的成绩好坏,完全在课外。相信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神无比的满足!何愁语文会不好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