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游~东城外交部街~~2023.8.11

品味人生分享快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外交部街~</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东至朝阳门南小街,全长721米,西至东单北大街。</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今天来到了外交部街!看到红墙尖顶的一座座小别墅,特别想参观一下协和别墅群!于是我走到别墅区大门口停了下来,眼前看到的是禁止参观!但此时正好门大开着,犹豫了一下,我还是大着胆子走了进去!首先看到的是一棵600多年的老树!其他的建筑不是红色的,和路边看到的不一样!由于天气阴天并下着小雨,照片有点污图,只凑活看😃😃不过我终于如愿以偿!</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清代</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石亨旧第成为工部宝源局所在地,在此开炉制造钱币。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裁撤会同馆,在其地兴建迎宾馆,以招待外宾,至1910年建成。迎宾馆是特聘美国建筑师按西方样式建造,主楼二层,楼上有可容五百人的礼堂和一些客房,楼内设有地下厨房及餐厅。以后西部又建一大楼,两楼之上有天桥相通。庭院宽敞,古树繁茂,大门内有精巧假山。迎宾楼之精美华丽在当时罕有。后将其西侧之双忠祠也并入。但迎宾馆未使用多久,清政府被推翻,袁世凯初担任临时大总统时,曾以此作为办公处。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来京,被安排在此下榻,接见记者,发表演说。孙中山先生离京后,外交部即从东堂子胡同原总理衙门迁入迎宾馆,“石大人胡同”即改为“外交部胡同”。</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新中国</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建国初期这里仍为外交部使用,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全部拆除,新建了宿舍,只留下一座孤立的西式大门。这座迎宾馆大门为仿西方凯旋门式,整体由灰砖砌筑。体量为品字形,两侧部各有一对立于基座上的石制壁柱,柱身粗壮,无凹槽,有柱础,柱头为爱奥尼式,其上为灰砖砌的檐部。中央为大门洞,洞口上石制水平腰线与两侧壁柱连通成一体。上部灰砖墙上有石砌拱券与两侧檐口相连,成为重要装饰线脚。屋顶为半圆形穹窿,上立旗杆,四周为石制透空栏杆,四角砖砌墩子上立石圆球。大门南北立面完全一样,门洞两侧为门房。大门外两侧有八字墙,门前曾有一对石狮。该大门被废弃后,石狮被移到它处,门洞被堵砌并加装门窗,改为二层,作商店使用。</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由多栋美国乡村独立别墅形式的住宅构成,灰砖清水墙,大门处用突出的三角门罩装饰。是完整地保留西洋风格的别墅群。</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协和别墅区这是一个很有生活氛围的居住区,有草坪,有树木,十几栋别墅,多数是独栋,分布在院子的各处,有的是古堡式尖顶,有的是乡村别墅式斜坡顶。多数别墅是褐色砖墙,之前看到的红色的只在小区西侧外围才有。</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别墅群的整体布局相对灵活,不求对称。此院东侧布置有一栋和本院落建筑风格不一致的西洋建筑,建造年代早于园内建筑。</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绿树成荫</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北京二十四中学胡同里的北京二十四中,创建于192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优质完全中学,早在民国时期就已誉满京城。</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