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多尔衮就没有大一统的清王朝,中国明朝之后的历史也就会是另一种样子。这个“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生?长篇小说《多尔衮》的作者赵凯在书封上留下一行字:多亏他,还是多了他,荣辱任人评说。</p><p class="ql-block"> “多亏他”指的是多尔衮为清朝的奠基之功;“多了他”大概指的是本该被写进清历代皇帝谱的多尔衮终落得个被挫骨扬灰、逐出皇家陵园的下场吧!那么赵凯老师会怎样细细述说他的荣辱呢?</p><p class="ql-block"> 书未读之前,我一边端详着封面上“多尔衮”三个字下面的金色龙图,和那个隐约于群山之间的空白人形,一边替作者捏了一把汗。写多尔衮是有风险的,难不成也是准备好了“任人评说”吗? </p> <p class="ql-block"> 那就首先说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吧。作者是擅长揭示王者身上的真实人性的。“身材瘦削,面色苍白,体弱多病,多尔衮仿佛先天不足,但他眼光冷峻,透射出异常的精明。生命是讲究均衡的,一些肌体病弱的人,常常智谋超群,多尔衮就是这样。在一奶同胞三兄弟中,相比于哥哥阿济格和弟弟多铎的好身板、性情耿直、脾气鲁莽,多尔衮更机敏、善应变”——短短几句白描和对比,就把多尔衮从皮儿到骨地立住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有些猝不及防地打碎了电视剧中马景涛塑造的“大眼深情”的阳光帅气形象,却给人感觉更为真实可信,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对这位叱咤风云的枭雄,作者没有一味展现他战功赫赫的“神”的一面,而是从他少年亲眼目睹自己的额娘被处死却无能为力的隐忍,写到他中年为一统大业面对唾手可得的宝座的克制,还有他虚年三十九岁临终无人可知的绝顶孤独……这是多尔衮“人”的一面,也是作为读者,觉得作家写得最成功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同时,作者也毫不含糊地道破了他作为“魔”的一面:小说下部第十章《清初“五大弊政”》中写到多尔衮推行剃发令统治汉人。“虽然意识到了自己强推剃发令,是逆水行舟,火上浇油,但作为一代枭雄,一个铁腕人物,他绝不肯低头认错,却将错就错,继续激化矛盾,流多少血,死多少人,他都不会眨眼睛”“其摄政王身份,使他成为人们抨击清初恶政的最高代表者,这说明多尔衮是杰出的军事家,而不是优秀的政治家”——从这样的描述和评价中,读者可以看出,作者与他笔下的人物一样,或睿智,或冷峻,有着令人屏息凝神的气场。</p> <p class="ql-block"> 再说故事情节的安排。有些场景读来令人动容,仿佛置身于人物身边,体味其复杂的心绪。</p><p class="ql-block"> 小说中有一段亲兄弟帮多尔衮争当皇帝的情景描述,人物比衬之下,多尔衮的深谋远虑和天下担当震撼了读者的内心,相信这也是作者对多尔衮终未称帝之谜给出的最好答案。</p><p class="ql-block"> 作者写道:“大家都不吱声,都在看多尔衮的意思。多尔衮见豪格怒目而视,大殿外的两黄旗虎视眈眈,凶相逼人,知道自己一旦答应称帝,皇宫内外就会刀光剑影,死伤无数,大清国就会走向分裂。自己想当皇帝,是为了让大清国更加强大;如果因为自己当皇帝。大清国分崩离析,蒙古和朝鲜就会背叛独立,大明朝就会白捡一个不战而胜的便宜,内乱的大清就没有力量与大明朝争天下了。因此,多尔衮虽迫切地想当皇帝,可眼下这情形,他却不敢答应。”——注意这个“不敢”,是衡量个人荣辱与家国得失之间的取舍,非大智大勇者难以正确抉择。正是因为这一点,有识之士坚称“清有十三帝”,必得算上多尔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心中的猛虎。其实,多尔衮短暂的一生都在内心巨大的矛盾与煎熬中度过。这是作者借文字表达出来的与主人公隔世离空的相知相惜。</p><p class="ql-block"> 人物形象塑造在真实的前提下洞见人性,故事情节在细致的基础上摄人心魄。我似乎找到了作者敢冒险书写这一争议巨大的人物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小说尾声,作者设置了多尔衮射杀猛虎时产生“猛虎就是自己”的幻觉这一情节,想象奇崛,运笔如刀,把读者的心削得疼痛起来——为这生命写就的一去不回的历史,为那热血沸腾的勇猛厮杀的兵马,更为那个在心里声声呼唤着“额娘”的孤独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 此书评经修改发表于《鞍山日报》8月9日“千朵莲”《书香鞍山》栏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