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成都行最后一站

涓涓(Jane)

<p class="ql-block">千年奇迹都江堰</p><p class="ql-block">2023.8.7</p> <p class="ql-block">经过白天的南桥,走向都江堰景区</p> <p class="ql-block">为治理岷江的水患</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宝瓶口进水口、鱼嘴分水堤和飞沙堰溢洪道。每一个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将整个工程串联起来,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李冰利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先用大火烧石头,然后再用冷水浇。岩石受到一热一冷的冲击后,就会爆裂,最后终于在玉垒山上“炸”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由于这个洞口酷似瓶口,所以被称作“宝瓶口”。</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就是鱼嘴分水堤的修建,鱼嘴的修建主要是为了弥补宝瓶口开口不大的缺点。因为岷江东部的地势较高,所以能够流经宝瓶口的水并不多。当时没有现代的技术可以调整流经宝瓶口的水流量,所以只能想办法让岷江自动调节水流量。</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也就是飞沙堰溢洪道,这个地方的修建是为了保证内江不再因为洪水造成灾害。它的位置就被安排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并且靠近宝瓶口的地方。李江在溢洪道之前修建了一个弯道,把江水形成环流。然后同样也是用竹笼装石头的方式,将堰顶填出超过河床大约2米的高度。这样一来超过堰顶的洪水就会被带到外江,而由于落差的原因,这些漫过堰顶的水流会在外江形成漩涡,并且因为离心作用,泥沙和石头也会跟着来到外江,所以才会被称为“飞沙堰”。正是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成都平原才能最终成为平原,从过去的“人或成鱼鳖”的蜀地,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自修建至今,已经造福人类两千年,这个工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遵循河流本身的流动属性,并且没有破坏自然规律。现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并且一直在使用的,用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自修建至今,已经造福人类两千年,这个工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遵循河流本身的流动属性,并且没有破坏自然规律。现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并且一直在使用的,用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茉莉飘香,抓住旅行的尾巴</p> <p class="ql-block">上一站的结束意味着下一站的开始</p><p class="ql-block">现在就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