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对于普通人来说,有时候为圆一个梦,并不需要多大奢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即可,去到一个空气清新的小山村,哪怕拾回一丢丢属于自己少年时代的诗意, 再重新回到那一片水泥森林中,继续着人世间平凡的日子,日复一日,简单惬意。就这样,过了十四年以后,又一次想起那个大山里的小村庄,于是就踏上故地,追梦重游。思绪随着车轮飞转,瞬间被拉回到2009年的10月1日,历史上的今天,我们陪着老爸、老妈一同去往皖南石台县,到大山深处的富硒山庄过了几天乡村慢生活,第一次在异省他乡度过了唯一一次别样的国庆和中秋节,而这一天还恰好是祖国60周年大庆日,所以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这位就是当年为我们把方向的大姐驾驶员,今天依然是由她掌舵。看看她当年在太平湖畔留下的飒爽英姿,你别说还是蛮抓眼球的呢,怪不得小孙女看到这张照片便立马大呼小叫起来:“这是奶奶年轻的时候,是小奶奶”。唉,真是岁月不饶人呐,时间过得好快,一眨眼的功夫十四年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大山村,是石台县仙寓山大山深处一个神奇的小山村,这里的土壤、水系、植被中,饱含有适宜人体吸收的富硒,特别有益于耄耋老人的身体健康,是老年人向往的期颐寿村。趁着国庆中秋佳节,陪老人来这山清水秀的富硒山村小住几日,是不是别具一格的过节方式?</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一行人当年在仙寓山大山村居住的农家民居一将军岩假日山庄。</p> <p class="ql-block">清晨,四下里鸡鸣之声此起彼伏,大家伙早已迫不及待的起身来到屋外,张大嘴巴呼吸着大山里的新鲜空气,那个爽啊哈哈!</p> <p class="ql-block">城里人下乡,见到什么都觉得稀奇,这不知道又见到什么稀罕事了,还非得下去探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下去好一会儿也不见回来,儿子喊了半天才看到人影,你猜怎么着,原来是下到溪边去摘了一大捧野花,说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老爸和老妈坐在农家堂屋里,兴高采烈的与主人聊着家常。</p> <p class="ql-block">驾驶员大姐一刻闲不住,不开车也忙得很,一会儿在屋前摆弄姿势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一会儿又抱起主人家的宝宝当作玩偶逗乐。</p> <p class="ql-block">一会儿又扮作农妇抢着干起了农活。</p> <p class="ql-block">兴许是在城市里呆久了,换了个地方遇见什么都稀奇,真是沒有闲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这不,有样学样,小伙子看着老妈玩得开心,手也痒痒了,操起农具摆弄起来,殊不知沒有几年插队农村的生活经历怎么能在关公面前舞大刀呢?岂不是班门弄斧。</p> <p class="ql-block">来到大山里,人都格外精神,老爷爷老奶奶也是劲头十足,不服老啊,非要跟我们一起去走山道,劝也劝不住,没办法,只能从命。</p> <p class="ql-block">人是要有点精神,有了精神头身体也有活力,别看老爷爷老奶奶平时活动量不大,今天可是超常发挥啊。</p> <p class="ql-block">走山路其实还是挺费力的,平时走路玩手杖的老爷爷,今天也老老实实倚靠手杖行走了,过了这段要找个地方歇歇了。</p> <p class="ql-block">爷孙俩相互搀扶着过木桥,不时窃窃私语,不时发出爽朗的欢笑。</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大家都很亢奋,山里的景色很美,倒也不觉得太累。看到晃悠悠的木吊桥,居然像孩子般来回跑好几趟,看得老爷爷直乐,对着大家伙喊道你们累不累啊。</p> <p class="ql-block">路过溪边,见到孩童在戏水,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加入、参与,毫无违和感,穿越水帘时湿了身依旧乐此不疲,有点返老还童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不分男女老少,只要玩嗨了都是这个造型。</p> <p class="ql-block">人字瀑也算是仙寓山的一个景点,走过路过总要留个影,由于所站立之处是片河滩地,过于湿滑,为安全起见,没有同意让老爸老妈下去拍照,稍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瀑布虽然并不大,可带给大家的欢乐却不小。</p> <p class="ql-block">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登攀,终于到达沧溪廊桥,赶紧给老爸老妈拍照留影,这么大岁数还能跋山涉水,真不容易啊。</p> <p class="ql-block">这一类的廊桥其实在浙皖地区很常见,桥上建有亭盖,可以遮风避雨,两边排列的坐椅还可以供乡亲们歇脚闲聊,倚栏凭眺。</p> <p class="ql-block">毕竟年岁大了,时年八十有五的老爸看起来还是略显疲惫之态,正好在廊桥长椅上歇息片刻。</p> <p class="ql-block">溪水叮咚,流向山涧,转个弯不知流向何方,过了十四年方才明白,那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神龙谷。</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走来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一是一条狗,这条小黄狗是我们居住的农舍主人家的,与我们极有缘,每天陪着我们东奔西跑,还总是走在前面领路,是一个称职的小导游。</p> <p class="ql-block">二是一棵树,这棵树按说是有些年代了,只是常在江湖走,入眼的古树太多太多,初见时并没有太多感觉,十四年后再见却陡生出些许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三是一座桥,沧溪廊桥极其普通,每天南来北往的游人甚多,估计大多数人不会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而对我而言就不太一样,因为老爸曾经来过这里,所以我十四年后再次来到桥上,心情有些激动。</p> <p class="ql-block">四是一座亭,就是立于桥头的沧溪亭,这座古朴典雅的四角亭,恰如其分的挺立在沧溪廊桥桥头,充满了和谐与祥宁。</p><p class="ql-block">这一犬、一树、一桥、一亭,置于同一画框里,构勒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大山村风俗画,堪称完美。</p> <p class="ql-block">2009年10月3日是农历八月十五,正是月圆夜,夜色渐深,我们在月光下缓步漫行于山间小径,走进乡下的月色里,身前身后随处可见月光倒印出房屋和篱笆的影子,斑驳陆离;如影随形的竹影树影更是伴随左右,须臾不曾离开。这里没有无时不在的城市喧嚣,也没有刺痛耳膜的汽车噪音,只有那清脆明亮的虫鸣和河流经过身旁时发出的喘息声仿佛不时在提醒着我们,抬头看,不要光顾着走路,你已走进了清凉、清静、清风拂面的赏月圣地。</p> <p class="ql-block">又见面了,京台高速路上的红桥。一踏入石台县地界,十四年前在服务区和老爸并肩站立在电视屏幕前收看国庆阅兵的画面又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又见面了,仙寓山进山路口。当年是山庄老板开着小面包车来接我们进山的,如今的进山口盖起了服务中心大楼,俨然已是星级景区的模样了。</p> <p class="ql-block">又见面了,仙寓山的盘山道。再也不是当年狭窄的砂石山路,如今早已是会车不必停车的柏油路啦。</p> <p class="ql-block">又见面了,模样大变的大山村。如若不是下车问道山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年我们月下漫步的山间小径。</p> <p class="ql-block">又见面了,沧溪廊桥。十四年时光相比于百年沧桑还算是短暂的,依旧这般容貌,依旧那个模样。细细端详一番,还是被我看出了变化,沧溪廊桥牌匾被换了个方向,不知为什么从大山村上来的这一边换挂到沧溪亭所在的那一边。</p> <p class="ql-block">又见面了,廊桥桥头这棵大树。当年,小伙子就是在这棵树下戏耍黄犬。今天,参天大树下进出廊桥的人流摩肩接踵,廊桥木椅上坐满了白头翁,我实在不忍在两排白头中再挤进一个白头,就沒有到原位置去拍照,只能在远处凑合着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又见面了,桥头的沧溪亭。环伺四周的是山民这些年建起的民宿,游人川流不息,感觉少了三分当年的宁静神韵,不过,有了周边幢幢房屋的陪伴,孤独的沧溪亭倒也不再那么寂寞,只是被那卖菜的山民和附近的居民占据了亭子,游人想歇歇脚那可就难了。</p> <p class="ql-block">又见面了,廊桥下的鹅卵石沙滩,经过整治,多了些小景观,溪水也漫过了鹅卵石,显得更加清澈透亮。</p> <p class="ql-block">下了一夜的雨,早起雨渐止,但见那层层云雾从河边缓缓升起,弥漫的云雾,飘飞的彩霞,仙寓山的确名符其实,怎么看都是世外桃源般仙境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远处山峰忽隐忽现,若有若无,山间云雾缭绕,仙气漂漂。在这静谧的清晨,我们依依不舍的结束了故地重游之旅。</p> <p class="ql-block">每逢佳节倍思亲,紧紧攥着这张全家合影,心里泛起阵阵忧伤,此番故地重游,实在是情难抑,意难平。老爸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了,思念的痛时常在午夜梦回,永远忘不掉老爸眼角渗出的那一串晶莹泪珠,那场景早已深深扎进我的脑海。回望着远去的仙寓山,心里黙黙的喊道,老爸,我们永远怀念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