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慢性病、久病、重病、痛苦、磨难中的人,都值得反复细读领悟

加木

<p class="ql-block">所有慢性病、久病、重病、痛苦、磨难中的人,都值得反复细读领悟</p><p class="ql-block">心是本源,万物皆系于心,所有的病都是心先病了,心主神明,心病则神病,神病则不能统精驭气,则精气逆乱,精气会过度的消耗 ,人有三宝精气神,这个时候神乱了,精气又乱又虚,人焉能不病 ?所以会进一步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吃西药怎么可能好,故治万病先治心,上工守神,下工守形,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未病乃病之因,病之本,已病乃病之相,病之表。相由心生,所以还得从心论治。</p><p class="ql-block">许多人患有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潜在疾病,直到最终发作才开始关注治疗。然而,我只患病两三年,为什么我无法找到一位好的中医,中西医都无法治愈我的病症呢?期望通过十副、二十副药来治愈已经存在的疾病,这是不现实的。如果这样做可以治愈疾病,那么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的代价将会变得太低,人们会肆无忌惮地犯错。</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既不公平又公平。不公平的是表面现象,如果只看现象,就会抱怨,心态消极,无法接纳治疗,无法与身心灵相融合。若陷入这种怪圈,病就永远无法痊愈。公平的是因果,一切皆由起心动念所决定,当下所受皆是果。你现在所面对的结果,是之前十年、二十年的想法和行为所造成的。承认问题存在是觉醒的开始,也是走出阴霾的开端。遇事不顺,反思自己。</p><p class="ql-block">中医学上的“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不仅仅是解剖学上的心脏器官,更是一个涵盖思维、观念、认知、情绪等方面的综合体。在中医学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器官,它还包括了心气、心血、心阴、心阳四个方面。心气是指心脏的功能,它主宰着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同时也掌管着人体的思维和情绪。心气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心血则是指心脏所主宰的血液循环系统,它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如果心血不足,就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受损,甚至引发一系列疾病。心阴和心阳则是中医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心阴主要指心脏的阴性能量,它能够调节人体的情绪、心理和生理状态。而心阳则是指心脏的阳性能量,它能够提供人体的能量和热量,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总之,中医学中的“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仅涵盖了人体的器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人体的思维、情绪、气血、阴阳等多个方面,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在三维空间内,最耗费能量的是与心灵有关的情绪和思维等情志因素。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物质和能量的结合体,人也不例外。人的肉体、血液和水分是物质,而人的精神、思维、动力、温度和善心则是能量。当一个人生病时,其能量水平就会降低,因此病人会感到乏力、头晕、反应迟钝、失眠多梦、脏腑功能减弱、不孕不育等等。减少精神内耗、降低欲望、积德行善是积累能量最好的方法。能量相当于阳气,当能量充足时,阳气也就充足了。阳气足够强壮,就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和祛病能力。阳气强壮固密,营卫调和,可以防御外邪;脾阳健壮,可以运化精微,营养身体;肾阳充足,可以推动整个机体气血的循环运行,强壮身体,延长寿命。这正是中医所讲的“阳精若壮千年寿”、“阳精若在必能生”的养生境界。</p><p class="ql-block">过度思考、瞎想乱想、妄想执着,这些都是我们常常会犯的错误。当我们的思维过度活跃时,我们的心灵也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情绪会变得不稳定,我们的心态也会变得消极。这种负面情绪会消耗我们的生命能量,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感到疲惫不堪。如果我们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会受到影响。我们的心脏、大脑、神经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气机紊乱,气结,甚至影响我们的消化系统。这时,所有的药物和理疗都只是暂时的缓解,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态和情绪。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不要让它们过度活跃。</p><p class="ql-block">人生了病都是身体出现了偏差,为什么身体会出现偏差呢?是因为你的思维,观念,认知出现了偏差,而这些出现了偏差,你的行为和习惯就会出现偏差,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偏差。这个时候喝中药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差,那为什么有很多人长期喝中药就效果不好呢?举个例子,药物进入人体是要带着人体向左转的,而你非要向右转,药物它是扭不过人的,它只能跟着你转,不能到达病所,所以这个时候喝中药不仅没有用 反而还会加重。为什么你非要向右转呢?因为你的执念重,你放不下,你太纠结,你怨天尤人,你总是你以为你认为。人最大的无知不是你不知道什么,而是你自以为知道什么。人最大的无知,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p><p class="ql-block">现代医学认为大脑只占人体重量的2%~3%,消耗的能量却占人体的20%~30%。</p><p class="ql-block">而能量来源于脾胃,所以过度思考,欲望太强,会伤脾胃,脾胃一虚,百病丛生,对所有的药物吸收率都下降,就会疗效很低。</p><p class="ql-block">脾胃一虚会导致肝郁,肝气不升,胃气不降,人体所有的营养来源都会匮乏,同时糟粕垃圾也排不出去,堵在体内时间长了,肿瘤,结节,硬化不就出现了。</p><p class="ql-block">而欲望和情绪最消耗能量,欲望大于能力而又极度缺乏耐心的时候,就更消耗能量了。慢慢的你就会焦虑了,进入精神内耗,慢性自杀的怪圈了。</p><p class="ql-block">人生,无论你怎么精心策划,都逃不过宿命的安排。命中有时终须有 命中无时莫强求,你强求的结果只有一个让自己受伤,受伤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毕竟痛苦是让人领悟的最好的方式,但你要及时止损,先迷后得才行。</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云:思则心气上通于囟,脑髓实则思易得,过思则心火烁脑,头晕,眼花,耳鸣之象立见,而髓伤也,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门温养,则髓易充也。</p><p class="ql-block">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p><p class="ql-block">所以佛家讲禅定,相由心生,境随心转,静能生慧,积德行善可以改变命运。</p><p class="ql-block">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清净无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之处,无所不为。</p><p class="ql-block">儒家讲养心莫过于寡欲。治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p><p class="ql-block">中医讲开口神气散,止语修行。静则神藏,躁则消亡。</p><p class="ql-block">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思想上要清静淡泊,没有欲求,这样,体内的正气就会和顺不乱。精神能够安守于内而不散失,那么病邪又会从哪里侵害人身呢?)</p><p class="ql-block">静不仅是一种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p><p class="ql-block">所谓静能生百慧。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 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烦乱、浮躁、自以为是,就算遇到了好的中医,适合的药方也总是擦肩而过,错失良机,悔之晚矣。安静的人会仔细观察中审时度势,更容易深入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感悟人生道理。</p><p class="ql-block">圣人和经典说的都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都是值得现代人,尤其是一身多病,慢性病久治不愈的人,长期重病的人,多学习思考践行的。</p><p class="ql-block">在当今纷繁与竞争的世界中,大家都虚火过旺的生活,我们要吸取中华文化的营养,在竞争中求快乐,学习做个乐天的人,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佛家的放下人生,黄帝内经也在教化我们,这里都可以有滋润的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p> <p class="ql-block">人为什么要吃东西?探究更深层原因!</p><p class="ql-block">科学揭示:所有疾病的发生都可以归结为细胞的故障:细胞故障——组织故障——器官故障——系统故障——人体故障!犹如机器中的每个零部件都正常,整个机器才能正常运行;只有健康的细胞,才能组成健康的组织,进而构建健康的人体。</p><p class="ql-block">人为什么要吃东西呢?其实就是细胞在索求营养。《探索》节目曾谈到,以78岁为例,人的一生总共要吃掉550吨食品,这些食品旨在为细胞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p><p class="ql-block">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宏伟的城堡,那么细胞就是构筑其辉煌的砖石。只有那些健康、活力的细胞,如同结实砖石,才能构建起城墙。倘若细胞受到损伤,或缺乏营养,那就如同使用空心的、残缺的、偷工减料的砖石来建造房屋,这样的房屋,你敢居住吗?当然不敢!</p><p class="ql-block">然而,你是否知道,我们当前有大约70%的人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就像居住在这种房屋中的人一样,换句话说,有70%左右的人的细胞无法获得充分的营养。我们需要时刻注意像保护孩子一样,保障细胞的营养。只有细胞健康了,人体才会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