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夏天来得格外早,六月份天津的温度已居全国之冠,甚至让我以为中国的南北方要颠倒了。当然,地理老师说六月份的气候就是这样北热南凉的特点。七月份笑笑的小学期就在上海的酷暑中进行着户外观察和测绘活动,我则在天津陪伴着骨折的米姐,他们家虽大但热,酷似蒸笼。终于到了八月份,南方的台风让我们很是纠结,我们不仅要哪热去哪,难道还要与台风相遇吗?老孙同志坚持自驾回福建,好吧,那就开启八月南行之旅吧。</p> <p class="ql-block"> 8月4号正式出发,看看司机是不是很酷 。</p> <p class="ql-block"> 一路南下,京沪高速临沂服务区太惊艳了,不仅外形建成沂蒙山的形状,里面也超级豪华。停车区还专门为小汽车提供了遮阳棚,仔细看遮阳棚还是光伏电板。赚钱不忘绿色低碳,为山东点赞!</p> <p class="ql-block"> 经过将近九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此次旅程的第一站---淮安。感谢米姐的推荐,入住的白鹭湖山庄书香府邸不愧是园林式酒店,园区前面绿草如茵,鸟儿在繁茂的树丛中鸣叫着。后面曲折小径环绕着一湖碧水,亭台楼榭点缀其间,几只黑天鹅和成群的鸭子自在地游弋着。</p> <p class="ql-block"> 酒店的房间也很大,干净卫生而且很安静。本来只预订了一晚,但我太喜欢这个地方了,退了其他的酒店,又加了一晚。以后如果有机会再来淮安,我还会选择这里的。</p> <p class="ql-block"> 太阳落山,但天气依然闷热,我和老孙一起去里运河景区逛逛 ,这里是中国大运河文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晚上七点半,仿佛被一根魔杖指点过,河边的一切刹那间都璀璨起来。为纪念顺治皇帝的老师玉琳国师而修建的国师塔灯火通明,在湛蓝的夜空背景下显得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往事越千年,运河繁华盛景依旧在,满河星光璀璨更胜千年前。突然之间想到了海河的夜景,似曾相识却又有着不同的特质。</p> <p class="ql-block"> 不论是乘船夜游,还是沿路而行,都能看到里运河两岸的灯火在荡漾的河水中盈盈闪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名不见经传</span>的河下古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没有人从众,非常安静。</span>但这里出过多位名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宋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抗倭状元沈坤等都是河下人。</p> <p class="ql-block"> 小镇竟然拥有2500年的历史,保留了完整明清时期建筑风格,走在小巷的青石板路上,仿佛可以穿越千年。</p> <p class="ql-block"> 河下为古淮安重要的商埠,河下古镇也曾是盐业重镇。无数车马碾过而致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见证了古镇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 远离喧嚣的繁华,青砖黛瓦,木雕门窗,门前花草都在低吟浅唱着岁月的歌,值得慢慢倾听。</p> <p class="ql-block"> 这是花巷水龙居,也就是古代的消防站。不仅有专用灭火工具与装备,还有统一制服。</p> <p class="ql-block"> “岳家茶馓”的门店位于花巷中段,装修简单、面积不大,但“百年老店”的字号彰显了其厚重的历史。茶馓造型美观,细如线、黄如金,吃到嘴里香、脆、酥、甜。</p> <p class="ql-block"> 门口两个拴马绳石柱上雕了两只猴子,寓意:马上封侯。</p> <p class="ql-block"> 高大的魁星阁是河下古镇祀奉魁星之所。河下弹丸之地,仅明清两代就出了123名举人、67名进士、11名翰林,且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俱全。魁星楼往西约50米就是淮安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沈坤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中午根据网上推荐,顺路找到这家谭记小吃店,店面虽小,米线和面条的味道确实是不错,很多本地人也来吃饭。</p> <p class="ql-block"> 因为周总理曾经说过:“我是爱南开的”,而我们又和南开有着不解的渊源,所以除了对总理的无限崇敬之外,更觉分外亲切。这次到淮安,必须来凭吊总理故居。</p> <p class="ql-block"> 题词中写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每次提到周恩来这个名字的时候,确实是感到很温暖,很自豪。</p> <p class="ql-block"> 1898年3月5号,周恩来就诞生在这座<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朴典雅的</span>民居中,并在这里度过了12个春秋。在这里处处可见童年周恩来生活的印记:他曾使用过的小书桌,劳作过的菜园,种植的两棵榆树,打水的水井……</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曾说:“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淮人;耳所闻,目所见,亦无非淮事。”但鲜有人知的是,周恩来自12岁离开淮安北上求学后,再也没能回过故乡,可深埋心底的那份桑梓情却六十六年从未消退。</p> <p class="ql-block"> 结束参观回到正门,看见一群少数民族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安排下拍照留念。看服饰不知道是那个民族,好奇地询问了其中一个小姑娘---拉祜族。</p> <p class="ql-block"> 离开周恩来故居,步行前往千年风雨镇淮楼。始建于南北朝,历经七朝的千年古建筑不减当年风采。</p> <p class="ql-block"> 镇淮楼为古淮安城门上的眺望楼。后又置大鼓专伺打更、报警,故又称为“鼓楼”。老孙同志打鼓敲钟干得有模有样。</p> <p class="ql-block"> 明代时在楼上设置“铜壶滴漏”,用以报时,故又名“谯楼”。</p> <p class="ql-block"> 淮安府署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府署之一, AAAA 级旅游景区。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有大堂、二堂、六科用房等,东路为迎宾游宴之所,西路为军捕厅,大门外有石狮,照壁、牌坊等。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大门,迎面是一座戒石坊,上有“公生明”三个大字,诫谕官员办事要公平公正。</p> <p class="ql-block"> 中路前段是府署办公机构,主要建筑有仪门、戒石坊、正堂、二堂,大堂前两侧依次排列府署办事机构——六科:东面是吏科、户科、礼科,西面是兵科、刑科、工科,对应着朝廷的六部。中路后段主要是知府及家人生活居住场所。东路为是祭祀和招待来宾娱乐之所,有戏台、酂侯祠和数座厅堂;西路为军捕厅署,亦建有大门、仪门、正堂、二堂、上房和三班房、库房、邮政司、驿站等建筑。最后面是府署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府署内后部,有一园,原名“偷乐园”。后任淮安知府认为“偷”字不雅驯,改为“余乐园”。三魁台是用于敬奉河神之所,前有铜柱,上带符文,正中间置放贡品的聚宝盆。</p> <p class="ql-block"> 亭子造型奇特,像一位母亲护着两个孩子,也叫子母亭,寓意爱民如子。</p> <p class="ql-block"> 来老淮安尝尝正宗淮安菜,这是网红打卡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幸好我们来的早,</span>还未到开餐时间,人已坐满。软兜长鱼软滑鲜美,本来还想要一个平桥豆腐,怎奈上菜太慢,菜量又很大,只好给退掉了。小脚饼是因为写了大众点评而免费赠送的。</p> <p class="ql-block"> 虽然一天逛下来觉得有点累了,半夜里依旧醒了迷迷糊糊睡不着,结果被手机的震动彻底弄清醒了。已经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设置的了,这是第一次收到地震预警,第一反应是要不要跑啊?一看距震中比较远,又是轻微震感,还是踏踏实实躺在床上吧。反正睡不着了,发个朋友圈吧,想不到还真有人回应,都是睡觉轻的同志们啊!大家都安好,就放心了。</p> <p class="ql-block"> 六号晚上到达旅程第二站---上海。今天的旅店有点踩雷,素居酒店式公寓在一栋高层里面,和居民住户混杂在一起,虽然房间内部设计感不错,但外部环境让人不太舒服。好在只住一个晚上,七号上午按计划去接闺女。</p><p class="ql-block"> 两年前由于疫情原因我未能送闺女入学,老孙虽然把闺女送到上海,但是也没能进校,现在终于能够弥补这个遗憾了。同济大学刷身份证就能入校的规定,让南开天大情何以堪,能不能大气一些呢?!</p><p class="ql-block"> 千里迢迢相会于姑娘宿舍门口的水杉林。</p> <p class="ql-block"> 在校门口拍一张全家福,有点送闺女入学的感觉。同济大学的老校门看着有点破旧,据说原建于1950年,校门采用牌楼门样式,整体凝重而朴素。</p> <p class="ql-block"> 1997年对校门进行了改造,采用了一个本科生的设计方案,保留老门的主体,整个校门向后退,增建一个现代感强的玻璃环廊,传统与现代在此融为一体。只可惜为了躲避炙热的阳光,我们站得离校门太近,这次没把二道门拍进来。</p> <p class="ql-block"> 趁着闺女去收拾东西,我们在校园里溜达溜达。南方的大学校园就是漂亮,绿草如茵,树木繁茂,好像在逛公园一样。</p><p class="ql-block"> 主席像前面摆放着人们敬献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 去闺女学习和工作的教室里参观一下,可惜没有看到她们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好想年轻30岁,和女大学生一样行走在校园里。</p> <p class="ql-block"> 本来想在食堂吃午饭,但游客太多,干脆带闺女来她平时舍不得来的西餐厅,她说同学对这里的评价是又贵又难吃,其实还好吧,价格和味道还能接受。</p> <p class="ql-block"> 原计划从上海去桐庐,但笑笑有作业急需完成,只好改变行程,直奔福建。车上还在辛勤工作的学生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昨天从淮安出来后在高速上就赶上了大雨,今天从上海出发想避开下雨的路段,无奈受台风影响,一路都有雨水相伴。有的路段大雨完全遮蔽了视线,我的心一直悬着,两次更改目的地,希望早点下高速,最后在细雨蒙蒙的暗夜中平安抵达仙台。临时找的宾馆还不错,开业不久,设施比较智能化,但遗憾的是装修的味道有点大。太晚了,旁边的饭店都关门了,好在还有外卖可以安抚辘辘饥肠。</p> <p class="ql-block"> 离开仙台继续向南行进,2000公里的长途旅行后又见到了熟悉的小楼。</p> <p class="ql-block"> 文化广场前摆放的通告,看来这段时间通过特殊途径去米国等国家的福建人又多起来了,这股浪潮二十多年前很汹涌,如今又泛起波涛了。</p> <p class="ql-block"> 早晨到海边转转,三年没来,村里修建了缢蛏交易棚和海岸健步道。海边看不见几个人,因为才七点多就已经闷热难耐,赶紧回家。</p> <p class="ql-block"> 晚上的海边略微凉快一点,全家出动去溜达溜达。</p> <p class="ql-block"> 终于等到你,晴朗又不闷热的好天气,只可惜手机拍不出你梦幻的色彩,辽阔的意境,你的美~~~</p> <p class="ql-block"> 发现了一个闸门,老孙说这是特意为引海水入蛏田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人工熬蛏油的炉灶,已经很少见了。</p> <p class="ql-block"> 牛头山成了百胜村村民夏夜避暑休闲的聚集地。海风习习,带来了难得的凉意。</p> <p class="ql-block"> 开启返程了,第一站定在了嘉兴桐乡濮院古镇。濮院是桐乡所辖的一个镇,旧称“幽湖”、“梅泾”;是明清时期江南五大名镇之一,以生产精美绝伦的“濮丝”名扬天下。这里有着近900年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最开始听说这个地方的时候还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古”镇要用“时尚”来形容。原来这里是从2014年开始,斥资70多亿打造的,在原有自然村落的基础上修改建而成,目前虽已对外开放,但仍有部分区域还在开发,待全部完工之后会是乌镇的三倍。</p> <p class="ql-block"> 古镇保留了宋时的建筑格局和特色。古镇中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雕梁回廊曲径通幽;民居、寺庙、街巷全都“沉浸”在水墨色里,处处呈现江南韵味。</p> <p class="ql-block"> 也许景区里的原住民全都被迁了出去,总觉得古镇里面缺少了烟火气。不过人少景美 ,倒是摄影和拍古装照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离开濮院,前往南浔。入住的落花老屋客栈甚得我心。客栈内花木丛生,小小的花园里还有鱼、有鸟、有猫,这就是我心心念念的江南小院的模样。最难得的是还有一个私人博物馆。里面藏品虽然算不是什么顶级珍品,但能将文化保护与旧空间改造做得如此之好,不知设计者倾注了多少心血。</p> <p class="ql-block"> 南浔是一座有历史有故事有情怀的古镇。清末明初,丝绸贸易冠天下,商业繁盛,造就了大批富豪。</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既有徽派的建筑、也有苏州 园林的气息,更有欧式设计的理念,这样三者合一而建的私家园林,估计在江南水乡甚至在整个全国也是少见的吧。</p> <p class="ql-block"> 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 最爱的百间楼,离落花老屋很近,这里也是南浔古镇最具有烟火气的地方。 很多居民在阳光下晒太阳、洗衣服、烧饭,这才是真正江南水乡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百间楼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傍河而筑的百间楼,有的充分利用空间筑骑楼;有的楼前连披檐,因此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阳。</p> <p class="ql-block"> 嘉庆年间张镇曾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浔溪渔唱》中</span>赞美百间楼:“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p> <p class="ql-block"> 没有乌镇的热闹、少了西塘的繁华, 只有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摇橹船从河面上缓缓驶过。</p> <p class="ql-block"> 入夜的古镇似乎比白天还要热闹一些。</p> <p class="ql-block"> 在濮院时尚古镇没有来得及拍的古装照终于在南浔补上了。撑着油纸伞的温婉姑娘,是什么吸引了你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桥影斜斜,流水悠悠,梦里水乡醉江南。</p> <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我给闺女拍的照片不比那个摄像小哥差😀</p> <p class="ql-block"> 太难得了,我的微信运动排行榜前三名被我们一家三口包揽了。</p> <p class="ql-block"> 回程第三站选在了淮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盱眙,这还是因为在谭记小吃店吃饭时听店员说盱眙小龙虾很出名,所以想来这里一饱口福。这个地名很有意思,估计大多数人都会念成“于台”,当然,我也不例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天下第一山很多,盱眙也有个“第一山”。这个第一山原名南山,米芾曾在江苏涟水做官,对这里情有独钟,亲自写下“第一山”。南山也因米芾亲题而改名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 米芾题刻的 “第一山”字体雄健俊逸,站在碑刻前,近看淮河水汤汤,远眺林木苍翠,大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俯瞰四野,雄视千秋之势。</span></p> <p class="ql-block"> 仰望龙山寺,努力攀登。</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山的厚重不只是光辉与鲜亮,还有屈辱与悲怆,还有顽强与不屈,还有持恒与坚毅。1938年日军入侵,军民虽奋起反抗,但城区八成房屋被烧,三成民众被杀,一座美丽的山城瞬间变成满目废墟,腥风血雨,一片凄凉。今天的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奋发图强,为国家的和平和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孔子后裔创立的崇圣书院,看着论语石刻,似乎在听孔圣人传道授业解惑。</p> <p class="ql-block"> 盱眙县地处淮河下游,境内有陡湖、洪泽湖、天泉湖、猫耳湖等河湖水塘,这些环境为小龙虾的生长、繁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盱眙在龙虾的推广、烹饪方式、吃法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形成了独特的“盱眙龙虾文化”。没赶上龙虾节,没去成龙虾博物馆,但是小龙虾餐馆遍地都是,中虾一顿,大虾一顿,都很鲜美入味,个人觉得中虾更实惠。离开阿曼莫兰迪酒店前的早餐竟然有十三香小龙虾,必须给好评啊!</p> <p class="ql-block"> 这次旅行花花拍得少,除了竹节海棠,其余的都不能顺利说出名称,是一个名不副实的生物老师。图四木贼、图五红萼苘(音同“请”)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8月19号晚上七点多,顺利到达家门口。历时16天,行程4000公里的南行记圆满落幕。司机威武,辛苦啦!车车也辛苦啦!远方纵有千好万好,还是家里最好,回家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