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8日,我们一行4人,家园班子,乘公汽游览八一村。我是货真价实的红安人,一直生活和工作在红安。50多年了,近2年才慢慢有了点空闲。听朋友讲,八一村建设得好好,联想到国家近些年大力发展农村,就萌发了去看看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八一村,非常响亮的名字,您只要听说过就一定忘不了。红安县七里坪镇东一公里处。阳福公路穿境而过。全村10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垸,373户,人囗1606人,耕地面积2078亩,山林面积1970亩,水域面积283亩,村民以种植、养殖、打工和参与旅游服务业为经济来源。</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八一村门楼处,门楼上镶嵌着巨大的红色五角星党徽,党徽下"王锡九″几个红色大字。我看了高大的标牌上标示的一列列名称,这才知道,八一村原名王锡九村,是一个红色村庄。我立即整了整衣冠,收住了笑容。</p> <p class="ql-block"> 我认真地看了宣传栏中的内容。脑海里浮现出历史记载中的一幕幕:大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革命中心红色摇蓝七里坪镇,1927年4月,湖北省黄安县七里区农协遵照董必武的指示成立七里坪革命法庭,就设在长胜街上。法庭名义上属国民党党部委员会领导,实际审判权却掌握在共产党手里。在当时是鄂豫皖大别山地区唯一可以公开活动的场所。黄安、麻城两地的共产党组织就是在这里联合举行会议发动"九月暴动″和"黄麻起义″的。</p><p class="ql-block"> 1927年11月13日,共产党领导的黄麻起义正式打响,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起义成功后成立了工农革命鄂东军。随后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地主武装和反动红枪会武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根据形势的发展, 1929年底成立工农红军 第一军。1930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鄂豫皖特区政府。同年2月17日,七里区苏维埃政府成立。1930年6月下旬,在鄂豫皖中央分局和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鄂豫皖边区在河南省光山县王家湾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甘元景任主席。政府机关选在七里区王锡九村。从此,鄂豫皖交界地区党政军统一组织起来了,把分散在大别山区的三块革命根据地结成了一个统一指挥的战斗整体。当时是继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 据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锡九,大别山南麓崇山峻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千百年来,村民耕读传家,兼为猎樵,互通有无,守望相助。突然在20世纪初大革命时期的某一天就热闹起来了。那不是一般的热闹。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们往来如梭,川流不息。经常看到战马嘶鸣,奔跑如飞。路上哨卡林立,红缨闪闪。到处传唱为庆祝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而特别创作的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作者乃当时列宁小学校长戴雪舫: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哈,张灯又结彩呀哈;红军队伍真威武,百战百胜最英勇,活捉张辉瓒,打垮罗卓英;一杆红旗飘在空中,红军的队伍要扩充;保卫工农新政权,带领群众闹革命;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粉碎了蒋匪的大围攻;拿起刀枪来,红军战士最光荣…… </p><p class="ql-block"> 1931年5月,中共中央派张国焘来到鄂豫皖,成立了新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新的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7月,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成立,中央第三分局驻此。张国焘来到鄂豫皖后,贯彻和执行了第三次"左″倾错误,大搞"肃反″运动,大批红军战士和革命干部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予以拘捕、关押,大多数人被杀害于此处西面的黑洼山沟中,徐向前的夫人程训宣,王树声的妹妹王贵玉均害于此。</p> <p class="ql-block">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七里坪成立,指挥部设在长胜街。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从1930年7月到1932年10月,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在王锡九村驻扎了两年零3个月,期间,根据地的大部分领导人包括张国焘、沈泽民、徐向前、曾中生、甘元景、高敬亭、秦基伟等均在这个地方居住过。至今还流传着栓马树、红军井等非常多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王锡九村,短暂的辉煌后,招来了国民党军队疯狂的报复,多次血洗,全村包括张南一等革命干部和红色群众牺牲了200多人,房屋焚毁歹尽,牲畜等财产被抢一空。整个七里区革命根据地,遭到了国民党军队血腥清算,有的村成了无人村,有的河成了血水河,反动的国民党惨绝人寰地制造了大片的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青山含悲,河水呜咽。留守的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擦干眼泪,继续战斗。整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直坚持战斗,直到全国解放,28年红旗不倒。</p> <p class="ql-block"> 王锡九村,沉默了近百年。历界村委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热火朝天,在改革开放时期,不等不靠,凭着坚韧不拨的精神,一点点发展。由于资源少,交通闭塞,至2016年仍是全国重点贫困村。及便如此,仍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特区政府保卫局旧址修复,还修复鄂豫皖少共国际团团部旧址,修建黑洼鄂豫皖红军纪念碑和烈士墓地。还修复了解放后弃官务农的无名英雄红军团长方和明故居。</p> <p class="ql-block"> 国家和县委县政府并没有忘记红色王锡九村,将其改名为八一村就有煲奖的目的,并一直在帮助其建设。2018年,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郑喜中就职后,八一村建设加快了速度。新一届村两委抢抓全国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的重大机遇,聚焦"五个红色":筑牢红色堡垒,开展红色教育,打造红色引擎,发展红色经济,高起点规划,系统性建设,工程化推进,多元化投入,努力打造"党旗红,生态优,产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红色美丽村庄示范村。</p><p class="ql-block"> 2014年10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鄂豫皖中心烈士陵园在八一村建成并对外开放,该园距王锡九垸仅一里地。</p> <p class="ql-block"> 随着投入的加大,对村部进行了改造,对王锡九垸进行了全方位的打造。硬化和黑化了主道,小道全部硬化;村民房屋规范整修;大塘整修;新建了复古东门楼,西门楼,建成了120米长党建文化长廊;新建了2个生态广场;新建和布展了党史馆;新建了村级农家乐;新建了村情村史馆;布展了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布展了红军团长方和明生平事迹陈列馆;下步计划围绕两个国家级文物深度开发。</p> <p class="ql-block"> 通过努力,在2016年县级美丽乡村的基础上,2018年评为省美丽乡村,2022年获评全国首批红色美丽乡村,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 现在正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时期,国家部门对八一村也加大了投入。中组部向该村注入党费引导资金30万元,助该村修建厂房新建茶园;旅游部门为该村新建村级游客接待中心;移民部门准备为该村注入移民整合资金;电力部门投资了光伏发电。八一村2021年村收入就达到了20万元。村民通过大棚种植,养鱼垂钓,茶园,参与旅游服务等,收入逐年增加。</p><p class="ql-block"> 八一村群山环抱,绿水长流,鸟语花香,红色资源丰富。然环境美全国到处都是,唯红色才是八一村的优质资源。建议用心擦亮2019年市级"𣎴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示范点,2020年省级"党建引领,活力乡村″示范点这两块金字招牌,将所有红色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宣扬好,再创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金字招牌。</p><p class="ql-block"> 随着大别山旅游公路全线贯通,来七里坪镇来八一村的游客会更多。</p><p class="ql-block"> 无为</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