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四川北路,文化虹口的耀眼橱窗。十九、二十世纪,分别由美国教会和日本友人创办的美华书馆、中西书院、内山书店,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出版窗口。</p> <p class="ql-block">(1903年北四川路美华书馆印刷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初,四川路扩宽,颇负声望的美华书馆便在今永安商厦北侧破土开建印刷厂。1902年,书馆入迁北四川路135号(今四川北路1838号附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华书馆由美国传教士创办,1860年从宁波搬到上海时,同样有教会背景的墨海书馆已经营得风生水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宗教书刊的印制,“美华”与“墨海”还印刷、出版了一系列自然科学书籍。尤其是“美华”,数量多达几十种:如1879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最早的英语读本《英字指南》、1886年出版的中国最早介绍西洋医药的译本《万国药方》,以及教会学校教科书《心算启蒙》《五大洲图说》《地理略说》等。</p> <p class="ql-block">(姜别利设计的“升斗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电镀法制造汉字字模,替代传统的手工雕刻字模,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了印刷质量,这是美华书馆主持人威廉•姜别利的杰出发明之一,也是近代中国印刷技术的革命性跨越。由此,美华书馆7种字号的宋体铅字销路旺盛,“美华字”风靡数十载,“美华”也取代了“墨海”行业老大之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兴盛期的“美华”总部,曾在今北京东路288弄靖远里运转了二十年。除出版宗教书籍外,美华书馆还承担代印传单、书报、票据等业务,成为当时上海设备最齐、规模最大的出版印刷机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迁虹口前几年,美华书馆多名技术工人如鲍氏三兄弟等跳槽创建商务印书馆。“美华”渐入衰退期,一二八事变中,书馆被毁,五年后关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华的出版物、美华字在日本、欧洲的运用,拓展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拥有美华血统的一代代技术精英,继续推进着中国出版业。</p> <p class="ql-block">(鸿德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四川北路的美华书馆遗址,两所百年名校生机盎然。不远处多伦路上的鸿德堂,1925年为纪念书馆主持人费启鸿而建的中式宫殿外形教堂引人瞩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华书馆重在出版,中西书院则以办学闻名,创办者为美国基督教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林乐知1859年来沪,曾执教英文、在江南制造局从事翻译。1882年中西书院招生,课程有宗教、英语、自然科学等,学制八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院课程有历史、地理、代数、物理、化学、天文、力学,最后两年学习航海、测量、国际公法、人体生理、富国策等。西学东渐,中西书院教育中西并重,故求学者众多,林乐知又募捐购地35亩,在昆山路扩建校舍。</p> <p class="ql-block">(昔日东吴法学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初中国的海关、邮政、铁路及实业界人才,相当一部分出自中西书院。中西书院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变化,是苏州中西书院与博习书院迁并——1901年3月东吴大学诞生。直至1911年,上海中西书院也并归东吴大学,但大部分师生仍留在上海原校区,新校名“中西学堂”,后又改为东吴大学附属第二中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胜利后,革命的成果需要一系列法律规范来巩固。设立各级法院,就要配备法官、检察官,还需要大批律师为社会各界提供法律服务。然而,当时的中国法律人才奇缺,尽快培养法律人才是当务之急。1915年,随着“东吴法律专科”的创立,中西书院的历史脉络又与东吴法学院——“华南第一流且最著名的法学院”,与东京大审判相贯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昆山路146号,上海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区里,4层高的昔日东吴法学院教学楼隐匿其间,南向拱门立柱挑高三层,带有几分“养天地正气”之势。隔着三十多年前建造的校舍,隔着昆山路,就是坐南朝北的哥特式教堂——景林堂。林者,林乐知。</p> <p class="ql-block">(内山书店旧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虹口与鲁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位于四川北路2050号的内山书店旧址,紧挨着山阴路,外墙上有鲁迅、内山的浮雕头像,下方刻有中日两种文字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山完造,日本侨民,著名社会活动家。1917年在北四川路建书店,1929年迁此。内山书店陈列的图片、书籍、手稿等展品,向参观者介绍店主与鲁迅的情谊,以及书店的非同寻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迅在购书中结识了内山夫妇,结为挚友。因有治外法权庇护,内山书店出售进步书籍,得以避开国民党政府的查禁,吸引了鲁迅及其他进步文化人士常来购书、漫谈、会客。上世纪30年代,内山书店也是保护鲁迅、郭沫若、陶行知、许广平等文化人安全的应急避难所,中共地下党员与进步人士的重要联系地点。内山夫人还协助鲁迅为瞿秋白租借山阴路一处亭子间,1933年3月至5月,瞿秋白夫妇得以在那避居。鲁迅去世这天,内山书店全体员工悲痛地在店门口默立致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山书店建筑为日本风格,砖木结构,坐北朝南。抗战胜利后,内山书店被国民党中央图书馆接收。1981年,书店旧址的保护由承租经营的银行企业接手实施,实为国内首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日两国曾同受日本军国主义涂炭,但两国民间文化交流隔不断,内山书店正是生动的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