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大理古城

雨中百合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坐落在秀丽的云南,当地人称为紫城,承载着云南长达1400多年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南城楼也叫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有“文献名邦”匾额</p><p class="ql-block">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p> 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 <p class="ql-block">走入大理古城,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的岁月里</p> 穿过南城门,就是古城的主街道——复兴路,它连接着南、北两个城门,把古城一分为二,串联着古城里的大街小巷 主街上最多的是鲜花饼,银铺,云南小粒咖啡以及各色制品 在古城里的小巷里,你可以找到很多白族手工艺品店,这里的手工艺品是白族人民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遗产<br> 复兴路上的建筑,仍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灰青色的石板路,古色的飞檐翘角,都在暗示着流走的岁月时光 抬头望天空,一缕白云好似仙女的裙带,仙女也舍不得美丽的人间大理 <p class="ql-block">漫步古城,无论在哪条街上闲逛,只需要略微抬起头,就能看见云雾缭绕的苍山</p> 洋人街是古城中最有名的景点之一,这里是外国友人的聚集地,充满了异国情调 洋人街街道不宽,人多热闹,却并不杂乱 洋人街最多的就是酒吧、咖啡屋、品茶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 店铺门口的大红灯笼和三角梅花散发着温和的柔光,给整条街道平添一层温暖的喜庆 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大理,不仅是为了苍山洱海的誓言,还有那厚重的历史:<br> <p class="ql-block">南城楼、五花楼,西云书院,天主教堂,大理三塔,太和园遗址.......众多文化遗存使大理这座古城有着浓厚的魅力色彩</p> 大理城隍庙始建于明初,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云南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城隍庙之一,也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的城隍庙之一 <p class="ql-block">大理文庙是大理古代兼具府、县双重身份的先师庙,是大理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献名邦”的历史见证</p> 大理文庙始建于明朝,是大理地区最大的儒家文化场所 文庙内部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如祭祀用的乐器、宝剑、兽面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总统兵马大元帅府,原为云南提督府,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族为主体的滇西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军攻下大理后起义军各首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 天主教堂是辐射滇西教区的中心教堂 教堂由巴黎外方传教会法人牧师于1927~1932年建盖 西云书院晚清建筑群,原为清代云南提督杨玉科的私人府第。光绪三年(1877年)杨玉科将其捐赠给大理府作为书院,并定名为"西云书院" <div>大理五华楼最早修建于唐代,是南诏宴请贵宾的地方</div> <div>武庙照壁,已经屹立了600多年,它长21米、高8米,是当年大理尚“武”精神的见证者</div> 大理古城武庙是本主武庙,它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几乎与古城同龄,是武庙又称关帝庙,是祭祀以忠义传世的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p> 理古城是中国十大古城之一,保存较为完好,城内依然生活着很多原住民,尤其是白族居民,为古城增添着人文气息 <p class="ql-block">有人形容大理古城“一步千年画卷,一街万种风情“,漫步古城,透过斑斑古迹,厚重的城墙,才能深刻的领会到大理古城的“一城风花雪月,半部云南历史”的含义</p> 看到朝气蓬勃的少年,让我瞬间从一千多年前穿越回来,这是古城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他们连接起了过去和未来 春风十里不如遇见,我在大理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