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记忆——收音机的乐趣

酣畅刘俐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1969年的春天,走过了无忧无虑、无知无畏的童年,随着年岁渐长,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少年时期的我不再无厘头地和小伙伴们嬉戏玩闹了,转而安静地沉溺于知识的海洋-----收音机带来的新鲜乐趣中。那个年代国贫家弱,收音机和手电筒是家里仅有的像样的能用电池的“家用电器”。这样的物品在如今的年代不值一提,但在那个年代能拥有收音机的家庭不算多。</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二哥是小学教师,他平时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二哥也爱听收音机,只要二哥不在家,我不上学的时间,收音机就归我所有,基本上是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做作业或者是做家务事,每晚都是听着收音机入眠。毕竟年少没有自控能力,有时候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收音机还在兀自播放着,吵醒了同屋睡觉的姐妹们。没几天一对电池就用完了,家人就嗔怪我不知节俭,三更半夜还开着收音机损耗了电池。没办法,清醒的时候就记得关机,睡着了就忘记了,如此周而复始。</p><p class="ql-block"> 我听收音机的兴趣很广泛:国际国内新闻、曲艺、广播剧、知识讲座等等,简单一句话概括,只要有知识点的东西都愿意听。记得有一次在邻居家玩,听到收音机里播放长江航道局水文记录,播音员报道长江某个地段水位上涨时,连续缓慢播送了两声“安庆,涨、涨”,隔壁大妈没好气地接口说:“涨、涨,吃多了胀”,惹得一众人讪讪的哄笑。</p> <p class="ql-block"> 对于新闻中播出的难记的超长人名到现在还记得:西藏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等等。超长国名也是那时候接触了解的,什么埃塞俄比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及利亚、塞浦路斯、毛里求斯等等。那时候听的最多的国际新闻就是苏联入侵阿富汗的阿富汗战争,其次便是伊拉克和伊朗的两伊战争,各个电台每天都要几次报道两个战场的动态。还听过西德19岁青年自驾飞机闯入敌对国家苏联的莫斯科红场,此举震惊世界。当时我在想,19岁,开飞机,飞到敌对国家降落,这得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哦!还在想外国真是发达,我连轿车都没有坐过,人家比我年长几岁就能开飞机游世界了。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呀!还有听过介绍世界各国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的报道,当然,敌对国家的风土人情是不会介绍的。</p><p class="ql-block"> 国内的便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老山前线的战士们的作战状况,还有猫耳洞什么的。每每听到老山前线的报道,真希望自己快点长大,跟解放军战士一样能前往战场杀敌保卫祖国,杀光忘恩负义的越南野心狼。最著名的事件便是我国科学家彭加木在新疆罗布泊考察时失踪的消息,当时民间对他的失踪议论纷纷:有说被外星人掳走,有说被美国人劫持,有说被队友杀害。我对于彭加木的失踪,跟所有中国人一样感到惋惜。联想建国初期,国家因抗美援朝战争得罪美国佬及其一帮国际流氓走狗,遭到西方列强的各种欺凌、打压、封锁,我们的经济、军事、科研,工业、农业......各个领域落后于世界。为了励精图治,一路披荆斩棘,国家正实行改革开放,国运逐渐走向好转。而国家培养一个科学家要付诸多少心血,多不容易,人就这样说没就没了,国家损失有多大,悲痛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不得不提当时轰动中国的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代表张海迪,她英勇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的事迹广泛流传,张海迪,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她的事迹曾鼓舞和感动无数人,是那时候我们的学习榜样。</p><p class="ql-block"> 虽说早就跟苏联老大哥翻脸了,但他们的爱国的、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还是能经常收听,首当其冲的便是他们的红色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代表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影响了我们一代人的思想,大家力争做一个有益社会和人民的人。</p><p class="ql-block"> 夜间经常能收听到台湾的“敌台”,听惯了大陆播音员高昂、铿锵有力的播音风格,台湾播音员温柔软绵的“亲爱的大陆同胞们,你们好”,那声音嗲里嗲气地,别具一格非常耐听。听过他们丑化反对共产党的“三家村夜话”,也听过他们的“遵照国父中山先生遗志,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政治宣传,还经常能收听到台湾当局同安插在大陆的特务们接收情报、布置任务的暗语,比如“福建漳州的7456号同志,你邮寄的XX东西收到了”等等。(那时候没有私人电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跟外部的工作人员联系),毕竟当时年龄不大,听到这样的暗语,又是在安静的夜里,心里有一种怕怕的感觉。我担心的是国家的安危,害怕我们的国家被潜伏的特务里应外合颠覆灭亡了。我们那代人是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敌我意识非常浓厚,骨子里浸润的理念是:我们的国家是不容侵犯的,我们是要坚决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完整的!</p> <p class="ql-block"> 从“敌台”里认识了台湾歌手邓丽君、凤飞飞,他们的歌声不同于大陆歌唱家的嗓音,是别外洞天柔美的“靡靡之音”。大陆听到最多的是歌唱家于淑珍、朱逢博,蒋大为、吴雁泽,才旦卓玛、克里木、德德玛、殷秀梅、彭丽媛等人的歌曲,经常霸频的就是李谷一的歌曲。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的美声唱法,对我来说曲高和寡,偶尔也听,兴趣不大,再说语言不通也听不懂。</p><p class="ql-block"> 戏曲我也爱听: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 ,新凤霞、赵丽蓉主演的评剧《刘巧儿》 ,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 ,牛得草的豫剧《七品芝麻官》 ,朱世慧主演的京剧《徐九经升官记》 ,陈伯华的汉剧,楚剧、评书、快板 、京韵大鼓。他们的优美唱腔和精彩表演让人连连称赞,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歌唱家王玉珍主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 、黄婉秋主演的歌剧《刘三姐》记忆犹新。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逢早上、下午上课前或者课间操后,学校的广播总爱播放《洪湖赤卫队》和《刘三姐》的片段,为了能听得真切,学生们就爱坐在教室门口的台阶上,津津有味地听歌剧,直到广播声戛然而止,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才恋恋不舍地进教室。张明智的湖北大鼓《亲生的儿子闹洞房》,耳熟能详,现在刷抖音,还经常能刷到有网民模仿湖北大鼓的演唱,说明大家都是湖北大鼓的忠实听众。</p> <p class="ql-block"> 最不爱听的就是秦腔和河北梆子,这两个剧目乐器单一,曲调也不圆润优美,嗓音尽显北方汉子的粗犷硬气,没有温婉之气,只要是电台播放这两个剧目立马换台。</p><p class="ql-block"> 音乐的听觉盛宴可多了: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听了无数次,受作品影响,嘿嘿,少年的我梦想着有一天也能遇上一个善良勇敢的王子,帮助我们除魔除害!什么肖邦、贝多芬、莫扎特这些大咖的的钢琴曲、交响乐,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的圆舞曲经常收听。对于钢琴曲的鉴赏,用时下网民们的话来总结就是:“听一夜肖邦的钢琴曲,我不知道是喜是悲,但唢呐一响,我知道我该随礼了”,哈哈,精准到位!</p><p class="ql-block"> 国内的民族音乐听得也很多,管弦乐《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唢呐曲《百鸟朝凤》,古筝曲《渔舟唱晚》,琵琶曲《十面埋伏》等等。这些国粹音乐伴随我走过流年!</p> <p class="ql-block"> 毕竟年少,那时候更喜欢听能给我带来快乐欢笑的相声,相声演员如数家珍:马季、赵炎组合,姜昆、唐杰忠组合,牛群、冯巩组合,侯耀文、石富宽等等组合,他们的相声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是治愈童年物质贫乏的一道欢乐菜肴。侯宝林的相声听得少,因为他年岁长没有时代感,不能引起我的共鸣,就不怎么喜欢听他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来,在记忆力最好、求知欲旺盛的年代,没有课外读物,也买不起文学书籍,收音机便是我的精神食粮和精神乐园,她包罗万象曲径通幽开阔了我的视野,带给我的不仅是无穷的快乐,更有学校和父母所不能传授的全方位的知识,也给我传播了正义的家国情怀。我的文艺细胞和文艺热情、以及对新闻的热衷,可能都是少年时代受收音机的影响和熏陶所致。</p><p class="ql-block"> 时代更迭,随着电视机的横空出世,收音机逐渐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收音机给我带来的乐趣和知识是受用终生、回味无穷地!</p><p class="ql-block"> 致敬流年,致敬曾经的经典!同时,愿我们走过万里河山,归来依旧是一汪清泉的翩翩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