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不断地思考

刘永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愚钝之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楚地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教我们背诵、记忆“时间×速度=路程”“路程÷时间=速度”“总价÷数量=单价”……其他同学都很快背诵完毕,而我总是张冠李戴,满脸茫然;到了初中,学习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对于“其中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怎么也理解不透加上“所谓”为什么就有了讽刺意味;即使到了高中,听老师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或范读,或诠释,尤其讲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老师几度哽咽,而我对先生眼中的父爱依然模糊不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日月的悄悄挪移,自己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不经意间,已悄悄地逼近“知天命”之年。伴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对一些事物时不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直比较喜欢李煜,喜欢他的多愁善感,喜欢他的细腻缜密。一个偶然的机会,再读“春花秋月何时了”,不自觉地把重音落了“了”上。了,完结也。春花秋月本是非常美好的物象,但此时的李煜却希望它们早早完结,何也?因为这些物象让李煜一次次想起难以回首、不愿回首的故国往事。一朝堂上天子,荣耀至极;一夕阶下死囚,悲苦至极。顿悟这种巨大的反差,一个“了”字让人情何以堪?这是李煜的仰天长叹,对天质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几日,独自寻迹燕子楼,“将军情定燕子楼”“千古诗咏燕子楼”“关盼盼情伤燕子楼”等浮雕让我一次次驻足。其中,“白居易诗赠关盼盼”令我思忖再三:“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最后一句的“长”到底读“zhǎnɡ”还是读“chánɡ”,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拿捏不准,但丝毫不影响我对白诗的理解,丝毫不影响我对关盼盼的敬佩。揣着对“长”读音的不解,怅怅然过了好几天,再回读白诗的时候,被冷、灯残、霜月轮番在脑中盘旋;孤独、凄凉、漫长总也挥之不去。楼外之凄凉,楼内之孤寂,这才是关盼盼的真实生活,思考至此,坚定地认为读“chán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历是成长,阅历是财富。现在,不仅能清晰地知道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儿子做作业时也能指点一二;不仅真切地体会到了“背影”凝聚的父爱,而且也真的体会到普天下父爱的深沉、母爱的细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事做个有心人,学会思考,自然会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