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橘子洲,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麓湘江中的一个狭长形岛,南北长5千米,东西宽不超过250米,面积0.9平方千米,被誉为“中国第一洲”。橘子洲西面的岳麓山,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5平方千米。岳麓山•橘子洲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伟人《沁园春•长沙》词、爱晚亭、岳麓书院等名胜而名扬天下。</h1> <h1>橘子洲大桥横跨东西,连接市区与橘子洲、岳麓山</h1> <h1>湘江北去,碧波荡漾。橘子洲为江中激流回旋冲积、沙石堆积而成的一个沙洲,生成于1700年前,以盛产美桔而得名。春天,明光潋滟,沙鸥点点;秋天,柚黄橘红,清香一片</h1> <h1>橘子洲核心景区在南面。枕江亭,因枕于江心,可听湘江水声而得名。仿古建筑亭廊相连,傍水而立,错落有致,自然洒脱,有着浓郁的江南园林风格。周围湖水波光粼粼,草木郁郁葱葱</h1> <h1>《沁园春•长沙》诗词碑,1925年,毛泽东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寒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橘子洲因此闻名遐迩。“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h1> <h1>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为橘子洲最著名的景点,雕像总高度32米,长83米,宽41米,伫立在橘子洲头。雕塑生动、突出表现了青年毛泽东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形象。引用2张网络图</h1> <h1>望江亭,位于橘子洲头最南端的洲头广场,面江而建的亭廊结合仿古建筑,橘子洲的标志性景点。亭南立一石碑,上刻沁园春词中的四个红色大字“指点江山”。毛泽东求学湖南第一师范时(1913年~1918年),经常与好友畅游湘江,登上橘子洲;也经常与何叔衡等人休憩此树下纵谈国事</h1> <h1>离开橘子洲,来到岳麓山下。湖南大学,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校名由毛泽东亲笔题写</h1> <h1>岳麓山南大门。岳麓山海拔301米,荟萃湘楚文化精华,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壮丽,人杰地灵,天作之美</h1> <h1>岳麓书院,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创建于北宋年间(976),“岳麓书院”四字门额为宋真宗御笔赐书</h1> <h1>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1903年,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1986年湖南大学完成修复岳麓书院,2005年正式恢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h1> <h1>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建筑群,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麓书院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屈子祠,始建于清朝,现建筑为2006年复建,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门前立“清醒万古碑”</h1> <h1>隋舍利塔,隋文帝杨坚称帝后诏令全国五十二州,在名山福地建塔,分藏舍利子,此塔为其中之一,距今1400多年历史</h1> <h1>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92),由岳麓书院院长创建,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h1> <h1>爱晚亭原名红叶亭、爱枫亭,后据唐代杜牧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更名为爱晚亭</h1> <h1>爱晚亭边长6米多,通高12米。内四柱圆木丹漆,外檐四石柱,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h1> <h1>亭正面红匾额上鎏金字“爱晚亭”系毛泽东题写,亭内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词,亭柱上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h1> <h1>爱晚亭周围浓荫蔽日,山坡上杜鹃盛开。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常与蔡和森等人来此,“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h1> <h1>娇艳欲滴的粉色杜鹃花,带来浪漫、欢喜、吉祥、乐观的美好寓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观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