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秦镇

贺峰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秦镇南门)</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秦镇永远是富庶的、繁华的、热闹的、令人难以释怀的一页页美好。</p><p class="ql-block"> 秦镇,我们当地人也叫秦渡津,老人们一般都简称“津”。据史记载,后秦皇帝姚兴,由长安城赴户县草堂寺,听鸠摩罗什讲经途经此地,曾在此设渡口,称为秦渡。明宣德年间,正式定名秦渡镇,简称秦镇。 </p><p class="ql-block"> 秦镇最大的改变是在清代。清以前,秦镇虽然有镇这个实体,却没有城墙保护。清康熙45年至47年(1706~1708年),为保护商户和百姓的安全,秦镇开始分段修筑城墙,后经不断地修补完善,各段城墙逐渐连接,到了光绪年间,秦镇的城墙最终才修建完毕。</p><p class="ql-block"> 秦镇的城墙上有五座城门,分别是南门、小南门、大南门、西门和北门。南门直通“庆镇”、“留村”,秦岭脚下;西门经“牛东”、“五竹”直达户县县城;北门向东可通沣河上的“广济桥”,到达长安“郭杜”、“韦曲”一带,向北可经“文王灵台”,到达沣西“马王”一带。秦镇其所以没有东门,是因为秦镇东边紧临沣河,东边的城墙既是墙,又是防洪的大堤。</p><p class="ql-block"> 在秦镇城墙内,商业铺房,顺着南、北、西,三条大街依次排列,街面以石条铺设;居民的房屋,则多位于背街偏巷。我的曾祖辈,曾在秦镇北街的路西,开了三间棺材铺,生意甚好,常有银钱进入。1914年4月,棺材铺遭“白狼”(民国元年豫西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名白郎)纵兵抢劫,从此棺材铺倒闭再未开张。</p><p class="ql-block"> 秦镇城墙内面积,约有1.5平方公里。镇内除了南、北、西三条大街外,还有薛家堡、高家堡、连城堡等13个村堡。同时,在城墙内还相继兴建了日月楼、药王楼、孤魂楼、花楼、土地楼、无量楼、火神楼、玉黄楼、腊八楼等九座楼,由此,就有了秦镇“九楼十三堡”的说法。其中这“九楼”,便成为秦镇的地标性建筑和九大景观。如今,走进秦镇的一些老旧街边小店,还能看到墙上悬挂着的泛黄的“秦镇九楼图”,足见“九楼”在秦镇人心目中的位置与影响了。然而,时过境迁,曾经使秦镇人为之骄傲的“九楼”,如今已荡然无存,怎能不叫人遗憾与叹息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秦镇老街道)</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以前,秦镇曾是南至秦岭北麓,北至马王;东至郭杜,西至户县一带,最大的集镇与农副产品集散地。在此范围内,人们的生产物资及生活用品,大到建房木料、骡马牛驴,小到各样农具、猪羊鸡鸭、服装鞋帽、布匹衣料、油盐酱醋、蔬菜水果、糕点糖茶,锅碗瓢盆、笔墨纸砚,大都在秦镇购买交易。那时的秦镇,在周边村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富裕、热闹的想往之地。特别是对于去过秦镇的孩子们来说,街边商铺里摆放的那些水果、糕点和糖果,更是让他们眼馋与羡慕了!</p><p class="ql-block"> 在统供统销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紧俏的东西都凭票购买。因秦镇有卖粮票、布票及统供统销物资的黑市,吸引得包括西安城里的有些人,也常到此暗地交易。故此,便有人将秦镇称为“小香港”。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算得上是十分“开放”的利好环境了。</p><p class="ql-block"> 过去,秦镇农历双日逢集时,特别是腊月置办年货期间,方圆几十里地赶集的人们,常把南、北、西三条大街拥得满满的,而最为人多、热闹的地方,当属北门外边的沙河滩了。</p><p class="ql-block"> 逢集这天,北门外小石桥的南北两边,平坦松软的沙滩上,就会布满各种各样的小商小贩、小摊点:有卖凉皮的、炒凉粉的、醪糟打鸡蛋的、辣子疙瘩的、油饼麻花的、粽子甑糕的、咸豆热红苕的,蒸馍饦饦的;有卖家禽家畜的、卖猫卖狗的、卖老鼠药的;有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套圈的、摇会的、耍鸽鹁耍猴的;有耍把式卖膏药的、看相算卦的、剔瘊子剜鸡眼的、拨牙镶牙的。若大的一个沙河滩,人头攒动,各种叫卖此起彼伏,十分得热闹!而沙河滩的热闹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至今我都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一是石榴村一位专冶脓疮的野大夫。这位野大夫给人冶脓疮,不管这脓疮是长在头上的、身上的、胳膊腿上的,还是脸蛋屁股蛋上的。这位野大夫都会先用嘴直接对着脓疮使劲吸咂,一直吸咂至脓尽血出,才用烧酒漱口,再给患者敷药。故此,人们就称这位野大夫为“嘴先生”。说也奇怪,不知是嘴吸拨毒彻底,还是“嘴先生”自制的药面神奇,经他医好的患者并不少。他每次在沙河滩摆摊时,都会围上一大圈的人,或候诊,或围观看热闹。</p><p class="ql-block"> 二是马王镇有个中年男子,生得虎背熊腰,英俊威武,人称“小钢炮”,常在秦镇逢集时,在沙河滩画圈占地,打把式卖膏药。“小钢炮”在打把式时,用一擀面杖般粗的铁棍,朝着自已的腹部不断招呼,围观者便连连叫好鼓掌:“好!好!好!”。在热烈的欢呼和鼓掌声中,“小钢炮”更加卖力,索性脱光了上衣,直接用铁棍抽打,再给腹部添几道红印来。“小钢炮”的功夫及英雄气慨,确实让我佩服,但有一次在散集人稀时,我却看见他在桥墩上,往直里撬他那根在身打弯了的铁棍,使我好是疑惑与不解。</p><p class="ql-block"> 秦镇离我们村子,只隔着一座小石桥,也就一里地,人们去秦镇十分便捷。在农闲和腊月时分,村里的大人们有事无事,都喜欢去秦镇逛集,致使通往秦镇的东西两条土路上人流如织,接连不断,形成一道农村特有的腊月赶集风景线。小孩们也都喜欢由大人带着,去秦镇看热闹,当然,更盼望的就是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能给自已买上一包咸豆、或一个热红苕、或一个软和热油饼什么的。当然,如果再由大人领着吃上一碗秦镇米皮,那就是更加满足可以向伙伴们炫耀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秦镇的集市地位已日渐衰退,农历双日逢集的习俗已经取消,沙河滩的热闹已成为历史,只有沿着新街开办的一街两行秦镇米皮店铺,还能让人不时地回想起秦镇过去的那种繁华与热闹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3年8月书于“裕丰馨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