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做好个人防护 无惧猴痘病毒

岳阳市君山区中医医院

<p class="ql-block">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既往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目前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人际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2023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研判后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月以来,我国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山东省、浙江省等地均有病例报告,建议公众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做好个人健康防护。</p> 1、传染源 <p class="ql-block">  染疫的动物或猴痘感染者,目前猴痘感染者成为主要的感染源。</p> 2、传播途径 <ul><li>接触传播: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人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等,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li><li> 猴痘的传播主要但不限于同性恋、双性恋或其他男男性行为,可通过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li><li> 亦可在长时间(&gt;3小时)近距离(&lt;2米)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li><li>母婴传播:由胎盘传染所致的先天性猴痘,或者在出生时和出生后密切接触中发生的传染;</li><li>人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li></ul> 3、易感人群 <ul><li>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1981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li><li> 猴痘人际传播以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为主,普通市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市民不必过度惊慌。</li></ul> 临 床 症 状 <p class="ql-block">1、潜伏期5至21天,多为6至13天。</p><p class="ql-block"> 2、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p><p class="ql-block"> 3、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p><p class="ql-block"> 4、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p><p class="ql-block"> 5、从发病至结痂脱落2至4周。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p> 如 何 治 疗 ? <p class="ql-block">  目前国内尚无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p><p class="ql-block">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猴痘患者可自愈且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株、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p><p class="ql-block"> </p> 如 何 预 防? <p class="ql-block">1、出境人员和要去疫区人员需重点关注猴痘疫情,避免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p><p class="ql-block"> 2、避免和猴痘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共用物品等行为,避免和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p><p class="ql-block">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p><p class="ql-block"> 4、做好健康监测,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及时告知接诊医生流行病学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p> <p class="ql-block">如有不适,做好防护,尽快就医!</p><p class="ql-block">传染病管理办公室:周主任:1897302787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