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丨必能渡你

贵仁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文/贵仁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季丨书友雅集</p><p class="ql-block">2023.8.10. 自律</p><p class="ql-block"> 昨天几位画友应邀到曹立华工作室茗茶喝酒,丰盛的午餐确实令人感动。曹会长一个人亲自下厨,居然弄出了炖鸡、扣肉、炸鱼、红辣椒炒肉、炒茄子与豆角等十道菜,凉拌黑木耳那个手艺真叫绝了;我由衷的佩服他高超的厨艺和对朋友的真情实感。因酒精过度缠绕于身还没有完全消散,我只喝了一瓶啤酒,然而精神与身体感觉非常舒服。</p><p class="ql-block"> 酒足饭饱之后,我乘画友的车赶到格林工作室,为自家花园的花卉浇水。立秋后的气温依旧是居高不下,依然那么的炎热,工作室内更像是有一股蒸汽波强势袭人。尽管如此,我仍然肩上披着干毛巾顶着烈阳,为枯萎了的花卉浇水。好在午后的阳光被建筑物遮挡,稍许的凉风吹拂在身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灼心与烧身。浇灌完毕之后洗了一个痛快的澡,便我一头扎进空调房里,沐浴着清凉之风,享受人工智能与情绪转换带给人的恩赐。</p><p class="ql-block"> 躺在沙发上突发奇想,编辑了一支抖音视频《花妖》。之前我做了许多功课,编辑了两支片头视频,用于视频与画面的开场与结尾镜头。这一组视频我反复打磨与拼接,音乐卡时和截取每一段视频的长度与影像衔接。《知青影像》这是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也是人生命运中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它像电影胶片一样,镜头在胶片上重复若干个同样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便是一个动态的影视镜头。</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多钟书道挚友发来邀约,三番五次的要求我出席他宴请书协主席们的宴会。在礼林的盛邀之后,我步行至金桃苑等待他接我去“康雅苑”私人会所。八位书道挚友相聚,气氛格外喜庆热烈,在书友的纵容与劝导下,我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喝了半斤白酒。据说是1400元一瓶的酒,喝得我热血沸腾不知如何是好。礼林送我回到金桃苑时,感觉又和前天一样头晕目眩。或许我真的是老态龙钟了,对酒精的敏感度越来越不适应了,身体状态告诉我要戒酒了。</p><p class="ql-block"> 昨天刊发的《花妖》影视作品,受到北京好友莫骄导演的赞赏。“ 贵哥之创作,哪怕是一小节片头都极为讲究,令人赞叹。当然,声响音效也可以有另外的匹配。” 我说:是的!谢谢央视著名导演莫骄老师的肯定与建议!说后我又补充道:莫导一语击中要害,我是想着另外一个音乐版本——《忧伤》,音乐感极强的旋律,耐人寻味的符音与节奏令人沉思,而且有一种凄凉与沧桑之感!只是书友邀约晚上喝酒,故此放弃了重新编辑配乐的想法!再次谢谢莫导的赞扬与关注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场|必能渡你</p><p class="ql-block">2023.8.9. 修行</p><p class="ql-block"> 微友云踪风轻今日刊发[南师国学堂]九千七的专栏《曾国藩:凡是折磨你的,必能渡你》文章首语这么写道:“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在过站的时候,会遇见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与事。这其中,有来助你的因缘,也有羁绊你的是是非非。佛说:生活是道场,人生是修行。” 这些话语深刻地道出了人生的哲理:“ 凡是磨你的,必能渡你。”</p><p class="ql-block"> 看着字里行间的文字,我想到了经典电视剧《便衣警察》,片中《少年壮志不言愁》的主题曲,那是一首我最喜欢哼唱且记得歌词的歌曲,从青年时代一直传唱至今。“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的一路辗转,却始终难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理想值,达到你想要攀登的生命高山。</p><p class="ql-block"> 所谓人生道路千万条,总有一条适合你的径道。虽然是荆棘载途,遥远望去无尽头,你则依然义无反顾的前行。永不停歇的踏过人生河川,去荒郊野岭,寻觅黎明前的灯火和袅袅炊烟。大胆而坚挺的去寻找,梦境里曾经遇到的世外桃源。尽管步履维艰,依旧行色匆匆奔赴山海,蓦然回首又觉得自己好孤独。</p><p class="ql-block"> 我时常在梦里笑对人生,面对现实的残酷与挫败,总是在笑与哭的情绪中寻味。从不认输的性格,促使我不得不考量未来要走的路该如何抉择。真可谓是几多风雨,荆棘遍布了前行的道路;举目望去蓝天下的群山起伏,哪一座又是我要去攀登的山峰?</p><p class="ql-block"> 正如好友王雄所言:“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有遗憾。也许有些事情我们无力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用更积极的状态开始下一段旅程,未来才会有更美好的遇见。”</p><p class="ql-block"> 昨天中午陈礼林接我去他同学那里喝酒吃饭,兴奋的我居然喝了四两多 “ 飞天茅台接待酒 ”。回工作室后头痛欲裂,躺在床上睡到了天明才缓过神来。抬头看看天上的白云,低头见见脚下的泥土,注视前方想想来时的初心与未来可期的事,有趣有盼。于是乎《花妖》的影视作品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珍惜丨脚下的路</p><p class="ql-block">2023.8.8. 临风</p><p class="ql-block"> 微友彼岸莲花今日语录:“ 人生是一段旅程,走过的路,就是你编织的生活,我们无法预料以后的路途。但是,我们能把握现在的自己,珍惜身边的一切,脚踏实地的走,走好自己的路,不要在生命里,给自己留下遗憾的景色,生活始终都很简单。”</p><p class="ql-block"> 珍惜脚下的路,似乎这是一个老调重弹的话题,不值得深究和夸夸其谈;或许有人以为这是华而不实的泛泛而谈。其实不然,脚下的路每个人都在走,酸甜苦辣者甚多也,每个人都有一番苦心经营的滋味,一段撕心裂肺痛楚的经历。是达到理想生活的彼岸?还是漫无边际的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寻常的诠释。看过电视剧《人生之路》后,我愈发想觉到了这么一个道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 昨天微友庄志强观看了我的抖音视频《煤油灯亮》后,感言说:“ 时代变迁,生活日新月异;回顾过往不仅是为了前行,而是拥有一个完整的自己。每个地方,每个人的过去,与其说是湮没在岁月里,不如说是沉淀在生命的灵魂里。” 崔冰兄弟更是大发感慨,像是念台词一样的如此道白:“ 益阳人杰地灵,贵老师往来无白丁,在此把酒临风,畅叙幽情,人生兴事。好生羡慕!”</p><p class="ql-block"> 立秋之日前夕,正值追梦俱乐部老板一家人自驾四日游回归日,玲子热情的邀约我和陈礼林兄弟聚集,中晚餐在书画社设宴,招待我们这对 “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的难兄难弟。中餐礼林有饭局相约,没能品尝到湘西的熏腊肉和卤干猪蹄子。好在我们口中留情,晚上他如愿以偿的品味到了美馔食材。我是白酒啤酒一起上,只是饮酒量控制有度,舒服又韵味。</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上午我抓紧时间见缝插针般不忘追剧,直到十一点半才出门。午后趁着酒兴为符曦长沙维也纳国际酒店办公室,书写了一幅三米长的 《沁园春 . 长沙》和两幅四尺对开作品“上善若水”与“禅茶一味”。巨幅书法作品一气呵成,而且是那么的潇洒与流畅。</p><p class="ql-block"> 晚上赶回工作室,一口气把没有观其最后四集的《人生之路》看完。纵观整剧所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一幅独具风采与耐人寻味的当代农村世态长卷,它无需惊心动魄的情节来震撼人心,每一集却是那么的揪住人心。它没有叱咤风云的人物去拯救世界,而是以生活中最质朴的美好,给予我们最深刻的思考和最原始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通过品读观看此剧,使我感慨颇多,同时也为主人公的命运牵肠挂肚。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当下对理想前途的担忧、命运多舛之困境的思考,我陷入了沉思:当现实生活的残酷与时代脉搏的交织,当平凡之路中小人物的命运与大时代的力量去抗衡时,或许那种动人心魄、拼命三郎的精神是最真切的。正如路遥在《人生》中,告诉我们的那样:“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探索|人生思考</p><p class="ql-block">2023.8.7. 想象</p><p class="ql-block"> 昨天好友谢姿亚女士感言:“ 贵兄相邀在八零后锐进企业家符曦的霆曦民宿一游。民宿​东临寨子仑,西眺碧云峰,田畴相接,阡陌绵延,朝晖夕阴,美难言述。​绕民宿一周,遇此小径……” 此言一出令我非常诧异,真不愧为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才女。只有短短的大半天时间,她居然把霆曦民宿周边的美景之屋和历史沿革,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的如此透彻,令人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人的聪敏感性与才智过人,来自于智慧和知识的储备,迸发出的具有逻辑性与哲理性的思维结论,一定是通过情感的认知所获得。而挑战人类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情感,能够刺激我们的思考和探索,是认知过程中创造性飞跃的源泉。也就是说当人们面对前所未有的事实或事件时,这种诧异会促使人思考、学习和发展理解能力。或许这就是我通过好友的影视作品和文字的表达,有感而发的一种思考。</p><p class="ql-block"> 霆曦民宿处在赫山道子坪村,据记载它位于赫山区龙光桥镇境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乡村周边拥有周扬故居、寨子仑、笔架山古墓群、碧云峰、以及益阳观竹楼、龙州书院、单刀会遗址等景点景区。还拥有地方花鼓戏、地花鼓、弹词、益阳花鼓戏、围鼓等民俗文化。是一块集聚旅游居住、观光游览、民俗探究和休闲露营的风水宝地,值得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前天在霆曦民宿时,我与画友们喝了许多白酒,加上几天前的酒精过量,本想着静养几天,呆在工作室哪里也不想去;上午追剧《潜行者》下午追看《人生之路》。昨日中午陈礼林主席邀约四位书道挚友,在桃花里 “ 吃到好处 ” 饮酒叙旧,真有些重回过往益阳市书协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和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 《煤油灯亮》抖音视频,是我昨天在寂静的夜晚,有感而发编辑出来的影视作品,借用了《天上的海》音乐。我想到了知青时期的蹉跎岁月,还有人生旅途中,每一次重大转折时的历史画面,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意,急于求成完成的微小视频作品。</p><p class="ql-block"> 小说《煤油灯亮》里,描述的情节历历在目,它像是一篇中长篇小说,更像是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既有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事实,也有一定虚构的故事情节。但对虚构还有一定的限制,可以该是以我的亲身经历和道听途说的事例,以非虚构的方式反映知青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说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改编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日丨花开花谢</p><p class="ql-block">2023.8.6. 鲜活 </p><p class="ql-block"> 好友风中瓶子今日语言:“太阳下山了,沿着海边一路走回来真的很不错,感受着海风凉爽袭来,听着海水拍打岸边的声音,音乐广场的各种惬意生活,还能碰上快开始的演出,终于回来就有新鲜的海鲜吃,虽然累,但美好值也是噌噌往上涨的,瞬间扫空一天的疲惫。”</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段文字后,不由自主地想到前段时间去深圳吃海鲜,畅游夏日高温下大海与白云交映的情景。平静下的海洋辽阔无比,波涛汹涌拍打在海滩之上。我站在海岸沙滩上任凭海风吹拂,烈日灼心身体被高温气体包裹,却又让人心神恍惚于诗与远方的迷茫。</p><p class="ql-block"> 这些天仲夏的微风吹过,依旧是那么火辣辣的,没有半点凉意,甚至像在烤火炉旁被电风扇吹过,一浪高过一浪的向身躯袭来,闷热得我汗流浃背。昨日我邀约几位书画好友去霆曦民宿玩耍,一眼望去几十亩地收割后的稻田返青,溪流旁的树林一排排沿着流水的方向延伸,不远处山谷村庄与群山毗邻。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一团蘑菇状的云彩,令人陶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记得前天下午书友邀约两次,到师专首都体育馆与几位画友茗茶聊天,晚上相聚在 “ 吊锅鱼 ” 喝了半斤白酒,半醉半醒之间就有了昨天霆曦民宿的相聚。在那个宁静的山村,道子坪火车站的痕迹依稀可见,想到了昔日里热闹非凡的场景,流连忘返。一路上我见到了熟悉的乡村小道,田野上鸡飞狗跳与耕牛吃草;更多的是电影镜头里的画面浮现眼前,人们的笑声和火车轰鸣的吵杂声,还有那个年代挥之不去的记忆和抹之不去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我们聚集在霆曦墨人书画院,用书画笔会的形式,寄托心中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馈赠的奖赏。中午原生态的佳肴美馔,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我一时兴奋的不能自拔,又喝了六两老酒。酒后画友们各就各位的玩耍,娱乐的、卡拉OK的、茗茶和创作的,无一例外的徜徉在兄弟般的友情中。郭安邦院长闻讯后携陈总,还有自家种植的蔬菜和酿制的酒赶来团聚。大家品尝烤全羊和丰盛的土家菜。</p><p class="ql-block"> 符曦非常客气,特意从长沙调来了“ 俏湘君餐饮” 的主厨,在民宿草坪上为我们摆酒设筵,热闹的场景,大汗淋漓的快感,热火朝天的氛围,更像是一场亲友聚会沟通、交流情感的盛宴,无比的快慰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我们置身于夜幕下寂静的山野,远处有若隐若现的农舍和犬的鸣叫声,吵杂声停顿的间隙,我似乎听到了山涧溪边流淌的水声,还有绿色田野里的摇曳声。时至夜晚八点半钟我们告别霆曦民宿,我与王恕乘坐陈礼林的车,刘顺湘曹立华黄凯红张月华,以及四位茶道好友乘坐各自的车打道回府。两道车灯照亮前行的山村之路,醉意缠身,留下来的只是回味和兴奋。还有知青时,曾经的梦想,远逝的青春和那《煤油灯亮》发人深思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丨人生路上</p><p class="ql-block">2023.8.4. 鞭挞</p><p class="ql-block"> 微友“摇滚丁”在《人间小恶多悲怆》专刊里有段这样的文字描述:“ 有个人走到路上遇到大雨,看到不远处有个房子,他赶快跑向那个房子。房子主人热情接待了他,让他避雨。后来主人有事出去,他坐在别人家里,等雨小了才走。走的时候,看到屋檐下有个晒了菜的盘子,他故意把那个菜盘子踢到雨中,致使那些晒干了菜被雨淋湿。”</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了莎士比亚说过:“ 人生有如一块用善与恶的丝线交织成的布;我们的善行必须受我们过失的鞭挞,我们的罪恶却又赖我们的善行把它掩盖。” 说得多么的贴切,直面人生的主题。其实再高尚的人也有丑陋的一面,所谓人心叵测,何为善感。有的时候善良并不等于纵容,在鞭挞自己内心不甘的同时,又疑胸襟不够那么的宽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往往来自于所谓高尚外表的掩盖下想些龌龊的亊情。</p><p class="ql-block"> 天气炎热的恶劣程度,真的是让人难以言喻。每天上午无奈的思绪左右着行动,为了避免身体健康不遭遇到尴尬的事,我硬是顶着烈日行走在马路上。有时为了日常的生活,不得已而为之的挑选食物填饱肚子。回到工作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室内温度相对于外面低了好几度。这样灼心的天气,书画创作自然一点儿提不起兴趣,蜗居室内追剧《人生之路》,懒惰的身躯影响到了奋进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该剧改编自路遥先生的经典中篇小说《人生》。故事以八十年代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起点,讲述了高加林、高双星、刘巧珍和黄雅萍等一批青年人,走出黄土高原,只身来到上海,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进的故事。尤其是青年高加林为了改变命运,努力奋发图强,历经世事变迁和命运接二连三的考验后,依然坚挺在时代的浪潮搏击中勇往直前,诠释了平凡人不平凡人生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每天的抖音视频,或许是在高温天气下的一处清凉之地,郁郁葱葱中蕴藏着含苞欲放的生命。在肥沃湿润的泥土之上沾满了苔藓,满山遍野杜鹃花随风飘荡;还有缠绵缱绻的藤蔓心花怒放。我说其实真的不用去远方,脚下的路再长,也丈量不出步伐的深浅;没有思想与灵魂的脚步即使再快,哪来心灵感应的诗与远方。我《走在人生的路上》,随着动人心弦的歌声去游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室丨灵魂安放</p><p class="ql-block">2023.8.3. 筑梦</p><p class="ql-block"> 画友邹建平主席在他的个人专栏《工作室之殇》中说 “ 工作室是滋养艺术家的地方,是精神和灵魂的安放地。在今天,与古典主义者达芬奇认同的小空间己截然不同的是,在超级巨幅的作品前,空间承载了多维的能量,让你在面对一件作品面前,有其他偶发性和突发性的介入,让思想愈发丰满起来。”</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继而又感慨说道“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晓刚认为:工作室是艺术家逃避社会忘却死亡的避难所,又是筑梦发呆与上天通话的私人教堂。我以为,脱离了古典主义绘画和中国传统约制的年轻一代艺术家,放开欲望在工作室撒野,其浪荡形骸在视觉领域得以纵情放肆,不需要忏悔,只要忠诚……至于我,像狗一样的生存,在此无优雅可言。”</p><p class="ql-block"> 说的话行的事是多么的耐人寻味,精辟里见率性,高雅中见疯狂,撕裂灵魂的呐喊中又见孤独的惆怅,这就是当下艺术家的现状与不甘寂寞和示弱的真实写照。读后令人感同身受与拍手称快,却又无能为力的仰慕那些具有海阔天空之城,畅游长江黄河之宏达的工作室。只有望洋兴叹的赞赏,却没有羡慕与嫉妒的狭隘思想。</p><p class="ql-block"> 回到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艺术带给心灵的告慰与遐想,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与何种人相处,只要心中有爱与梦想,一定不会辜负自己对艺术生命的渴望。前段时间好友裴建平兄弟,发来信息说是:“ 贵老师好!我一朋友,喜欢书法,他发了些作品给我,想请人指点指点。请你帮他看看,好吗?谢谢啦!” 这就是文人雅士的风格,事还没有做,谢谢一大堆。看后我回复说:线条的使转与力度,还要讲究变化与气息;草体结构与章法,还要多些严谨与情趣。多临多读多观察,注重笔力与手腕动作的互动,在轻重缓急上多下点功夫!坚持与加油哦!</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我徒符曦利用工作之余,临写魏碑字帖也是有板有眼,经常发来他临写的作品,令人感觉到他的执着与悟性。昨日他又发来了临习作品,说的是:历代碑帖精粹之北魏《墓志铭精选》这本写完了第一遍。” 我说临写得很好!临写第二遍时字体写小点,行笔速度缓慢些,注意行笔与落笔的轻重缓急。对比笔划与字势的关系,还有笔划与结构的取向和架构的变化,讲究点笔意!</p><p class="ql-block"> 崔冰兄弟昨日评语:“ 石鲁代表了一个时代,影响了很多人,是有思想的艺术家,坚持自己的艺术之路,这是成为真正艺术家应具备的素质。贵老师在艺的道路上不断思索,特别是在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的浮躁时代,还能坚持自我,真是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鲁丨虚谷伟大</p><p class="ql-block">2023.8.2. 寄寓</p><p class="ql-block"> 书画道友孔小平昨日寄语:“ 石鲁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怀疑甚至否定的时代,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批曾经留学欧美的艺术家,尝试以西方绘画的理论来改造中国画,这也曾经深深地影响过石鲁先生的艺术创作,但他最终还是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并且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从而成为中国画坛上的一代天骄。”</p><p class="ql-block"> 概括与评价是如此的精准,道出了绘画的本质,那就是必须扎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艺术脉络的同时,学习与借鉴一切先进文化的思想,艺术风格的精髓,所谓中西结合取长补短,融合自身发展的艺术思维模式,就是一次次思想认识与画境推陈出新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你所追求的目标,达到理想的彼岸。</p><p class="ql-block"> 青年时期我热衷于石鲁先生的绘画风格和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绘画刚刚启蒙的阶段,我曾经临摹其线条与墨色,真的是受益匪浅。先生属于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他的画作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近现代书画作品。</p><p class="ql-block"> 石鲁先生是早先投身革命根据地,经受红色经典熏陶的艺术家之一。年轻的时候只身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汲取奋进的力量和创作的源泉。枣园星灯与山颠塔影、皇天后土与古塬狂飙等,成为石鲁主要的创作题材,历经岁月洗礼,在历史变革中依然闪烁着艺术之风。</p><p class="ql-block"> 曾经也有人说石鲁的作品,属于 “ 野怪与乱黑 ”,与中国画的传统相差甚远。对此石鲁以诗应道:“ 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人责我怪我何怪,不屑为奴偏自裁;人为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 充分体现出先生的胸襟,对艺术追求的执着,我秉承这种精神与画风。</p><p class="ql-block"> 石鲁先生是位极具灵气和创新的画家,他的过人之处便是举一反三的境界,把中国山水画的内核,彰显得大气磅礴和淋漓尽致、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极致完美。黄土高原和陕北风情的作品,既寄寓了石鲁对那段革命历史的深情回忆,也表现了他对美和美的价值的全新理解与诠释。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使他成为了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最具反传统色彩的一代大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