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井沟种菜忆

布衣

<p class="ql-block">一位从北京退休回归家乡旅居的朋友,经常“晒”他的田园收获:翠绿的黄瓜、鲜红的西红柿、艳紫的茄子……他的“显摆”让我眼馋不已!他说他种的不仅仅是菜,而是健康,更是回忆,是对曾经田园生活的眷恋!羡慕之余,勾得我儿时种菜的记忆卷土重来了!</p><p class="ql-block">那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还在生产队,我们村地少土贫,收成微薄。家家粮食短缺,蔬菜还算丰盛,因为有自留菜地。那时种菜关乎肚子,必须精心伺弄,大人小孩都明白!</p><p class="ql-block">家乡山区干旱少雨,大多地区缺水,有活水是我们村的优势。我们村南有一条两坡夹着的小河沟,叫南井沟。沟内常年溪水潺潺。沟坡两侧修有梯田,东侧坡缓,有很多水井,浇水方便,用来种菜。</p> <p class="ql-block">从我八九岁起,自留地种菜的活儿,就主要归我。因为父亲教书常年不在家,母亲在生产队干活顾不上。给菜地浇水是比较累的活儿,尤其在高温天气,那些需水量大的菜,比如角瓜(西葫芦)、君达菜等,几乎每两天就得浇一次水。虽然地头就有水井,可那时浇地都得人工从井里把水拔上来。用扁担钩钩住桶梁在井里一摆一按,水就装满了桶,然后提上来。这个过程很考验“功力”,最初我老是把桶掉到井底,急得直哭。后来熟练了,浇地虽然累得胳膊酸疼,浑身冒汗,但心里很开心。因为知道只有菜能“喝饱”水,我才能“吃饱”菜!</p> <p class="ql-block">种菜要根据“菜性”管理。比如:西葫芦喜水,茄子怕涝:西红柿生长需要光足风透,新移栽的小苗最怕晒;知道了施肥不能离根部太近,以免烧根;移栽幼苗要在傍晚进行,可以“缓劲儿”,还要用大树叶给小苗撑起“遮阳伞”;种土豆要切开,每块都得带有一个芽眼,种之前在柴灰里滚一滚,穿上“消毒”衣。诸如此类的种菜小常识,学到不少,让小小年纪的我,也能种出像样的菜,且不断收获夸奖,心里很得意,很自豪!</p><p class="ql-block">鸟语花香和蔬果丰盛的田园生活,早在儿时,我就天天拥有了,只是那时,很少有欣赏自然美景的闲情逸致,只关心生计问题。觉得鸟鸣是聒噪的;也不欣赏蝴蝶的“美丽”,因为她的“孩子”毛毛虫们老把菜叶子啃得千疮百孔;对于菜地里长出的野花草更是“恨之入骨”,只想把它们“斩草除根”!</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我,早已脱离了农门,可随着光阴的流逝,竟然不知不觉地常常怀念起了以前的岁月,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儿时种菜,收获的那些认知和体验,还有责任与担当,赋予我的关于生存、生活、土地的记忆一直都在心里,从来未曾忘却!</p><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觉得人生亦如种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