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地震

快乐

<h3>由于远古时代燕山山脉的强烈地质活动,北京地区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存在着众多的地层断裂带,影响着北京地区的地震活动。</h3></br><h3>北京市在地质构造上正处于<strong>燕山沉降带</strong>的西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既经过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积;又产生过剧烈的造山运动。特别是中生代,以<strong>燕山运动</strong>为主的造山运动,构成了北京地区地质构造骨架和地貌的雏形。伴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褶皱变形和断裂发育广泛,地震也很频繁。</h3></br><h3><strong>北京的平原下面也是起起伏伏的山。只不过这些沟沟壑壑都被潮白河和永定河冲积上来的泥沙填平了。</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北京地区的地震带在北部山区主要有:</h3></br><h3><strong>怀柔区长哨营-密云区古北口断裂带</strong>,在市界内东西长33公里,宽8公里;</h3></br><h3><strong>密云区沙厂一墙子路断裂带</strong>,市界内长约30公里,宽约20公里,破碎带最宽达200-300米;</h3></br><h3><strong>官厅山峡地区有燕家台至沿河城断裂带和东灵山断层</strong>,长数十公里。</h3></br><h3>北京平原地区凹陷隆起的边缘,都为<strong>大断裂</strong>所控制。<strong>活动大断裂带的拐弯、分岔、两端和交会部位,容易产生地震</strong>。北京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带:有<strong>平谷一三河断裂带</strong>;<strong>河北省怀来-延庆断裂带</strong>;<strong>昌平区南口-朝阳区孙河断裂带</strong>。在这些地带,<strong>历史上都曾发生过较大的地震,是活动较强烈的地带</strong>。</h3></br><h3>据调查,北京地区存在东西方向、北北和北东方向、南北方向、北西方向的3种地质断裂结构。</h3></br><h3><strong>1,东西方向的断裂带:</strong></h3></br><h3><strong>密云古北口-怀柔长哨营断裂带</strong>。</h3></br><h3><strong>密云沙厂一墙子路断裂带</strong>。</h3></br><h3><strong>三河段甲岭-北京断裂带</strong>。该断裂带由河北三河市东的段甲岭-三河市断裂带和北京通州-北京市区断裂带构成。</h3></br><h3><strong>天津宝坻-廊坊桐柏-河北涿州断裂带</strong>。该断裂带从北京南部大兴礼贤、榆垡附近穿过。</h3></br><h3><strong>2. 北北和北东方向断裂带:</strong></h3></br><h3><strong>河北易县紫荆关-北京延庆西北大海坨断裂带</strong>。该断裂带贯穿北京西部延庆到河北易县山区。</h3></br><h3><strong>北京门头沟沿河城一昌平南口断裂带</strong>。该断裂带呈北东方向,贯穿北京西北部山区的东边缘。</h3></br><h3><strong>八宝山断裂带</strong>。该断裂带由<strong>北京房山长沟附近的南大寨-石景山区八宝山断裂带</strong>和<strong>石景山黄庄-顺义高丽营断裂带</strong>构成。后者是<strong>北京平原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strong>。</h3></br><h3><strong>密云-北京断裂带群</strong>。其中有城区<strong>车公庄-德胜门断裂带</strong>,<strong>宣武区莲花池-西城白塔寺断裂带</strong>,<strong>房山良乡城区一前门断裂带</strong>,城区<strong>崇文门-日坛断裂带</strong>等等。这些断裂带大多分布或穿过北京城区,<strong>对北京城区影响较大</strong>。每当北京周边地区发生较大地震时,连带引起的这些断裂带的活动都会给北京城内的民宅和建筑造成损坏。</h3></br><h3><strong>大兴南苑-通州断裂带</strong>。该断裂带是<strong>北京地质凹陷区即北京城区和大兴隆起区的分界线</strong>。</h3></br><h3> <h3><strong>通州永乐店-河北天厂夏垫-北京平谷马坊断裂带</strong>。该断装带是<strong>大兴隆起区和河北大厂回民自治县凹陷区的分界线</strong>,是<strong>河北井陉一内蒙古宁城地震活动带</strong>的一部分。清朝康熙十八年(<strong>1679年)北京地区发生的以平谷、三河交界地区为震中的罕见大地震</strong>,主要就是这条断裂带活动的结果。</h3></br><h3><strong>3. 南北方向断裂带</strong></h3></br><h3>北京<strong>延庆西</strong><strong>二道河断裂带</strong>。</h3></br><h3>北京怀<strong>柔青石岭断裂带</strong>。</h3></br><h3>北京密云区东北<strong>娘子水断裂带</strong>。</h3></br><h3>北京东部天津蓟州区北黄崖关断裂带。</h3></br><h3> <h3><strong>4. 北西方向断裂带</strong></h3></br><h3><strong>北京门头沟三家店永定河断裂带。</strong></h3></br><h3><strong>北京昌平南口-朝阳区孙河断裂带</strong>。这是北京平原地区<strong>西北向的最大断裂带</strong>。</h3></br><h3><strong>北京昌平德胜口-小汤山断裂带</strong>。</h3></br><h3>北京平谷与密云交界的20里长山断裂带。该断裂带也是<strong>密云隆起和北京凹陷的分界线</strong>。</h3></br><h3><strong>(2)北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地震灾害?</strong><br></br></h3></br><h3>北京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地震多发区之一。</h3></br><h3>与北京地区有关的<strong>最早地震记载</strong>,是发生在<strong>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大海啸</strong>,黄骅、天津宁河等地都发生了严重海侵。近在附近的北京当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h3></br><h3>不过,史籍中直接记载北京地区的地震,是在<strong>西晋惠帝元康四年(294)</strong>地震。八月,上谷地震,水出,杀百余人。居庸(今北京延庆)地裂,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出水,大饥。上谷的地震是在今北京延庆和相邻的河北怀来地区。北魏郦道元《水经·垒水注》记载,在今北京<strong>延庆境内有地裂沟</strong>,故老相传是晋世地震所致。</h3></br><h3>历史上今北京<strong>平原地区发生地震</strong>的记载,<strong>始于辽、金时期</strong>。《辽史》中记载:“<strong>清宁三年(1057年)</strong>七月甲申,南京(今北京)地震,赦其境内。”(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仁宗嘉祐二年(辽道宗清宁三年,公元1057年)四月丙寅,北界幽州地大震,大坏城郭,覆压死者数万人。</h3></br><h3>这次地震的震中在今河北固安,所以死亡数万人不会是辽南京(今北京)一地,但由于地震强烈,且固安在北京南面不远,所以北京地区还是受到强烈波及。</h3></br><h3>《元一统志》记载:“大悯忠寺(今法源寺)有杰阁(高台),奉白衣观音大二石塔对于前……辽道宗清宁三年摧于地震。</h3></br><h3> <h3>元朝末《元史·顺帝》记载:“<strong>至元三年(1337年)</strong>八月大都地大震,太庙(朝阳门内)梁柱裂,各室墙皆坏,压损仪物,文宗神主及御床尽碎;西湖寺(今北京西北郊玉泉山东)神御殿仆,压损祭器。地震学者将这次地震确定为6.5级,烈度为8度,震中在今河北怀来。</h3></br><h3>明朝初年,明太祖<strong>洪武九年(1376年)</strong>九月丁卯,<strong>北平府宛平、大兴二县</strong>地震。此时明朝定都南京,今北京时称北平府,是燕王朱棣镇守之地,故史书记载时比较直言不讳。此后,明成祖、宣宗、英宗、宪宗历朝也都有地震发生,间隔三四年或五六年,震源地大多是<strong>北部燕山山脉</strong>。其中明宪宗<strong>成化二十年(1484</strong>)震感比较剧烈。是日,<strong>天寿山(今北京十三陵)、密云、古北口、居庸关一</strong>带城垣墩台驿堡倒裂者不可胜计,人有压死者。</h3></br><h3>明代属于今北京境内的地震,主要以北京周围<strong>昌平、密云、延庆</strong>为主。清代,据史籍记载,北京地区共计发生地震 <strong>36</strong>次,平均约<strong>每7年发生一次</strong>,其发生频率明显低于明代。</h3></br><h3>清圣祖<strong>康熙十八年(1679年)</strong>,北京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何止百年?)的大地震,震中在今<strong>河北大厂回民自治县夏垫潘各庄</strong>,震级为<strong>8</strong>级,烈度为<strong>11</strong>度。学术界通常称之为“<strong>三河-平谷大地震</strong>”。</h3></br><h3> <h3>清朝人董含所记:“己未(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巳时初刻(约9时许),京师地震,自西北起,飞沙扬尘(地震风),<strong>黑气障空,不见天日,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未几,田野声如霹雳,鸟兽惊窜</strong>。是夜连震三次。平地圻开数丈,德胜门下裂一大沟,水如泉涌。<strong>官民震伤不计其数,至有全家覆没者</strong>。二十九日,午刻(11-13时),又大震。八月初一日,子时(23-凌晨1时),复震如前。自后时时簸荡。十三日震二次。十九日至二十一日,<strong>大雨三日,衢巷积水成河,民房尽行冲倒</strong>。二十五日晚,又大震二次。<strong>内外官民,日则暴处,夜则露宿,不敢入室,昼夜不分,犹如混沌</strong>。朝士压死者则有学士王敷治、员外郎王开运、总河王光裕、通冀道郝炳等。<strong>积尸如山,莫可辨识</strong>。<strong>通州城坍塌更甚,空中有火光,四面焚烧,哭声震天</strong>。<strong>有李总兵者,携家眷八十七口进都,宿馆驿,俱陷没,只存三口</strong>。涿州、良乡等处,街道震裂,黑水涌出,高三四尺。山海关、三河地方平沉为河。<strong>环绕帝都连震一月,真亘古未有之变</strong>。</h3></br><h3>清人叶梦珠根据官方的邸报记述说:“七月二十八日庚申,京师地震。自巳至酉,声如轰雷,势如涛涌,白昼晦暝,震倒<strong>顺承、得胜、海岱、彰仪</strong>等门(在今宣武门、德胜门、崇文门、广安门等地),城垣坍毁无数,自<strong>宫殿以及官廨、民居,十倒七、八</strong>。压伤大学士勒得宏,压死内阁学士王敷政、掌春坊口口(此二空疑为右庶二字)子翰林侍读庄冏生、原任总理河道工部尚书王光裕一家四十三口,其他文武职官、命妇死者甚众,士民不可胜记。二十九、三十日,复大震。<strong>通州、良乡等城俱陷,裂地成渠,流出黄黑水及黑气蔽天</strong>。有总兵官眷经通州,宿于公馆,眷属八十七口大多被压死,只存三口。直至八月初二方安。<strong>朝廷驻跸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凡三昼夜</strong>。臣民生者露外枵腹,死者晦气熏蒸。近京三百里内,压死人民无算。十九至二十一日,大雨,九门街道,积水成渠。二十五日晚,又复大震。”</h3></br><h3>这次大地震的波及面非常广,<strong>北至锦州,南至河南彰德(今河南安阳),东至山东威海,西至山西汾阳和陕西乾州(今陕西乾县)纵横数千里</strong>。若以地震灾情程度而论,数省中当首推震中所在地的河北省。<strong>震中区通州、三河、平谷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城垣、庙宇、住舍等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全境夷为平地,死亡人口约占原有总数的50%,人数在5000-10000人不等</strong>。</h3></br><h3>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六月癸卯(初八)北京地区再次发生强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北京西北约100公里的<strong>怀来县沙城</strong>(今河北怀来县城),震级为 <strong>6.75</strong> 级,烈度为<strong>9</strong>度。这次强地震主要是河北易县紫荆关-北京延庆西北大海坨断裂带的活动造成的。据居住在北京天主教蚕池口堂(在今中南海内中海西岸)的法国传教士殷洪绪记述:初七日早7时许,北京地震约两分钟。第二天初八日下午7点半开始大震,达6分钟之久。“天色阴黯时发亮光,不时有雷声发出(地震时出现的地光、地声)……墙垣屋顶时有倒塌压人的危险。”“我从屋中跳出,立即被邻屋倒塌的灰尘蒙住,差不多被埋在土中了……我看到教堂的墙东倒西歪,心中十分害怕。钟楼的大钟摇摆不定,发出杂乱声响。全城听到的是呼号惨叫的声音……夜间还有十次震动,但威力远不及上面说的凶狠。天破晓时,一切都安静下来,大家一看,灾害没有想象的厉害。在北京有一千人压死……随后的二十天,时常仍有轻微的震动发生。离北京一百多里的地方,情形相似。”</h3></br><h3> <h3>与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破坏力相似的,就是雍正八年(1730年)的强地震。震级为<strong>6.5</strong>级,烈度为<strong>8</strong>度,震中在<strong>北京西山</strong>。<strong>这次地震的震中距北京城,比通州到北京还近,所</strong><strong>以北京城内遭到的破坏十分严重</strong>,大致与康熙十八年169)相似。</h3></br><h3>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记述说:“京师地动,<strong>儿辈恐惧忧煎,觉宇宙间无可置身处</strong>。”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绝望心情。这种恐怖感绝不是雍正皇帝口中的“轻微地动”所能造成的。张廷玉还记述说: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全家人不敢到屋里睡觉,只能露宿于外。第二天,雍正皇帝派人赏赐蒙古包一座,安置于院中;并赏修葺房屋白金一万两。可见地震之剧烈,连大学士的“豪宅”也被破坏得如此严重。<strong>至于雍正皇帝本人也不敢在乾清宫内居住,“身居帐幕之中”达一个月之久。</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清人刘寿眉《闻见录》记述亲身经历说:“八月十九日,早餐,赴友人约,路经狭巷,<strong>觉足下如登舟,摇摆不定,两壁从身后合倒,急踉跄奔出,而巷口已迷,墙屋皆倾,复头目眩晕,身不自主,坐地,地掀动,街市房宇东歪西仆,方知地震</strong>。”刘氏形容的这种情况,这次地震波及北京城至少相当于5-6级的地震灾害。据学者统计,这年北京城内及宛平、大兴县居民住宅总计倒塌16435 间,墙壁颓塌 12622 堵,压死男、妇 457 口。此外,还倒塌石板屋 206间、石墙397堵。</h3></br><h3> <h3><strong>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发生强烈地震。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strong><strong>当时的震级是8.5级,地震波及17省市,有面积达到251万平方公里,约中国面积的1/4,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strong>。据报道,12月16日2时左右,北京忽然地震,电灯摇动,令人头晕目眩,旋得中央观象台方面报告,谓16日晚地震,自20点12分起,约震1分钟,其势非常剧烈。以北城为最,东南城次之,为民国元年(1912年)以来未有者。震级大约4.9级,烈度6度。更远的上海“时钟停摆,悬灯摇晃”,广州则是“掉绘泥片”,甚至在香港都是“大多数人感觉地震”,其有感范围覆盖大半个中国,甚至在越南的观象台上,也有“时钟停摆”的现象。<br></br></h3></br><h3> <h3><strong>(3)1949年之后,北京地区地震灾害又是怎样的?</strong><br></br></h3></br><h3>自1949-2000年的52年间,北京地区共发生<strong>42</strong>次等级不同的地震。</h3></br><h3>北京地区的大地震,是<strong>1967年7月28日发生在北京西北山区延庆县的5.4级地震</strong>和<strong>1976年9月28日发生在北京通县的4.2级地震</strong>。北京地区<strong>主要地震区</strong>是西北<strong>延庆山区</strong>和<strong>东南平原地区</strong>,这主要是由于地层断裂带的分布决定的。</h3></br><h3>目前来看,<strong>北京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strong>,说明<strong>北京地区的地震活动目前是处于相对稳定期</strong>。不过由于<strong>地震灾害发生的突然性和破坏力的巨大</strong>,我们不能因此就放松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同时,<strong>北京周边地区的强震有时也会对北京地区产生影响,甚至引起北京地区地层断裂带的活动</strong>。</h3></br><h3> <h3>1960-2000年,北京周边发生的强震,有:<strong>1957年1月北京-涿鹿地震</strong>,<strong>1966年3月22日河北邢台</strong><strong>7.2级地震</strong>,1<strong>967年3月27日河北河间一大城地震</strong>,<strong>1967年北京延庆西部5.4级地震</strong>,<strong>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strong>,<strong>1972年10月12日河北沙河地震</strong>,<strong>1973年12月31日河北河间一大城地震</strong>,<strong>1974年6月6日河北宁晋地震</strong>,<strong>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strong>,<strong>1989年10月19日山西大同6.1级地震,1991年3月26日山西大同5.8级地震,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6.2级地震</strong>。</h3></br><h3>这些地震中,对北京影响最强烈的就是 <strong>1966 年的邢台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strong></h3></br><h3><strong>1966年3月8日5时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strong>,震源深度<strong>10</strong>公里,震中烈度为<strong>9</strong>度强。继这次地震之后,<strong>3月22日在宁晋县东南分别发生了67级和7.2级地震各一次,3月26日老震北鹿发生了6.2级地震,3月29日在老震区以东的巨鹿北发生了6级地震。仅3月8日和3月22日两次地震,就死亡8064 人,伤38000人</strong>。这是一次久早之后的大震。地震发生后,漫天飘雪。邢台地震波及北京。<strong>当时中南海的坚固房屋也发生了严重动摇</strong>。</h3></br><h3> <h3><strong>1976年7月28日唐山的78级大地震对北京影响最大</strong>。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此次地震,<strong>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1公里,死亡 24.2 万人,重伤 16 万人,唐山市毁于一旦,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 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strong>这次地震波及北京,并引发了北京部分地区地层断裂带的活动。9 月 28日通县发生4.2级地震。在唐山大地震的波及下北京通县、大兴等地区灾情严重。<strong>全市共死亡900多人(包括茶淀等在市区以外的单位和外出死亡的700多人),伤700多人</strong>。农村房屋损坏 50多万间,城市房屋损坏800多万平方米,其中倒塌平房3万多间,水利、交通等设施受到一些破坏。密云水库白河主坝出现大滑坡,直到1977年9月26日白河主坝抗震加固工程竣工。北京市的文物和古建筑共有<strong>41</strong>处遭到不同程度破坏,<strong>故宫砖墙、瓦顶、门楼倒塌、倾斜、开裂。北海白塔受损,颐和园的建筑也受到轻微损坏。人民大会堂顶部的一扇墙震裂,北京展览馆上的红星震掉,王府井百货大楼一角震塌。</strong>从遭受破坏的程度来看,相当于北京遭受了一次5.6级地震。</h3></br><h3> <h3>无论北京八宝山地层断裂带,还是密云地层断裂带,都贯穿北京城区的许多地方。此外,北京城区还有一些小的断裂带。因此,对于北京城市防御地震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例如,在大的工程建筑项目选址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地层断裂带的分布,避免在地层断裂带上修建建筑物特别是大型建筑物。例如,<strong>位于北京玉渊潭公园西边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塔就正处于八宝山大断裂带上,显然在施工前缺乏考虑</strong>。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筑业大规模进行市场化操作,众多建筑开发商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建筑工程公司也纷纷改制,大大小小的包工头林立,北京自城中心区到郊外,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有见缝插针之势。在各种售房广告中都只是强调环境幽雅,似乎没有人再关心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更有甚者,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牟取不正当高额利润,竟强使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就减少使用钢筋的数量,百姓称之<strong>“抽筋楼</strong>”。在市场化的环境里,似乎没有人再关心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建筑工程中忽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甚至有意降低抗震标准,无异于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是一种犯罪行为。当人们听到有关部门负责人说<strong>中国近年盖的大楼的保质期只有20-30年的时候</strong>,不能不对目前建筑的安全性感到担忧。<strong>伪劣建筑无异于杀人凶器</strong>。</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yqW1xI26F4w9MvBrVwr5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