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刻葫芦 方寸著乾坤-崇文小学五年级四班家乡非遗项目考察活动纪实

郭文静

<p class="ql-block">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p><p class="ql-block">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p><p class="ql-block">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临邑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近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我校开展了《走进家乡手艺人,走进家乡文化魂》的“七彩教育·七星逐梦”特色暑假作业。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音近“福禄”,同时,葫芦里面长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芦。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葫芦文化涵容天地与人生。正值立秋之际,崇文小学五年级四班的孩子们踏上了考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雕刻的路途,<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受非遗文化,体验别样乐趣。</span></p> <p class="ql-block">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活动开始之前,班主任及家委会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上午八点,孩子们在学校集合。</p> <p class="ql-block">伴着清风,伴着秋阳,我们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临盘营子,见到了和蔼可亲的任德斌老师。</p> <p class="ql-block">雅色素而黄,</p><p class="ql-block">虚心轻且劲。</p><p class="ql-block">岂无雕刻者,</p><p class="ql-block">贵此成天性。</p><p class="ql-block">小小的葫芦上浓缩着中国文化,构思奇妙独特,图文生动清晣,做工精致传神,集美观、吉祥、祈福于一体。各式各样的葫芦,让孩子们惊呼连连。</p> <p class="ql-block">任老师向给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讲了万世师表-孔子的小故事,诵读雕刻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古典文化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齐声背诵《大学》。</p> <p class="ql-block">在孩子们的注视下,任老师现场雕刻了送给崇文小学的作品。先画,再刻,最后涂色,孩子们兴致勃勃,惊呼连连,惊叹于非遗文化的奇妙与精细。</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向任老师敬献锦旗,感谢任老师为孩子们带来的传统技艺。</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撰写考察报告,绘制思维导图。</p> <p class="ql-block">用一把刻刀、一份真情,在葫芦上刻出天地万物、精彩世间。在今后的日子里,崇文小学将积极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精神,让非遗传承人在传承路上不再孤单,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勠力同心之下发扬广大。</p>

葫芦

孩子

文化遗产

崇文

文化

老师

雕刻

小学

传承

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