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远古巴渝》

日月星辰

<p class="ql-block">  一个城市,最能代表它的历史、风俗、文化的就是它的博物馆。而在重庆,三峡博物馆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在这里收藏着17万余件文物,包括陶器。暑假期间,我们从贵州大姑家返回时,来到了重庆,热情好客的表弟国威、倪妮夫妇,领着我们参观了三峡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三峡博物馆坐落在重庆最具特色的人民广场对面,与重庆人民大礼堂遥相呼应,是建设在山坡上的“山水园林式现代建筑”。进去后,一抬头,就看到了大厅顶上气派的中式花灯。我们在历史沧桑的气息中感受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从远古的石器陶瓷、夏商周的青铜器、春秋战国的玉器武具、秦朝的货币,到汉朝的雕刻陶俑、唐朝的书法字画、宋朝的纸币、元明清的瓷器。一片片瓦,一尊尊兽,曾经凝结着祖先们多少智慧结晶?那一个青瓷花瓶,一个五彩陶盘,是祖先的能工巧匠们挥洒着怎样的辛勤?</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伫立着一尊雕塑《三峡纤夫》,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纤夫的故事。 我国水路运输历史悠久,以木作舟,航行水上。但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遇上急流险滩,或是要逆水行舟时,便是纤夫以肉身与大自然搏斗,合力拉船,助船前进。他们经验丰富、技术高超,“争牵百丈上崖谷,舟子快捷如猿猱”,拉着长长的纤绳,于山崖间快速前行;他们敢与大自然比拼勇气与力气,“逆挽劳百夫,十步九倒行”,在险象环生的路途中负重前进。 </p> <p class="ql-block">  “可怜牵船人,水湿半头裤,一步千滴汗,双手攀石路"。随着三峡工程的完工,纤夫拉纤已成为历史,船工号子也成为了江上绝唱,但那些千百年来,三峡两岸崖壁上纤夫用纤绳和血汗磨出的道道沟痕和凹槽的纤夫石,永远记录着这段劳动人民智慧与勇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走出三峡博物馆,我不禁为重庆沧桑漫长的历史岁月而感慨。如果说重庆人民大礼堂是20世纪50年代重庆的标志性建筑,那么,重庆三峡博物馆将是21世纪初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一颗镶嵌在山水园林的山城重庆心脏的璀璨明珠!</p>